中国对外建设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发展下,建筑行业整体经营水平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为此社会各界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在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拓宽下,建筑施工周期越来越长,这就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很多潜在隐患,因此,必须通过各种科学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分析和处理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整体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文深入探究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整体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设计建筑施工、项目规划以及监工等多个方面工作。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进步发展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比如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部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够扎实等问题,从而较为严重地阻碍了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不但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威胁广大业主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所以,本文进一步通过分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以参考的有效解决措施,希冀合理提升我国建筑施工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1 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1.1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建立严谨、科学和高效的施工管理制度,是灵活应对建设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的基础,是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的前提。然而,随着管控要求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建设项目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一些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人员和技术管理体系,给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和优化带来了诸多困难,导致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合理的指导,工作质量和效率达不到应有的要求,进而导致许多建设项目无法规范、有序地进行。
1.2员工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我国建筑业蓬勃发展过程中,对施工管理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因从事建筑行业人员广泛,数量极多,且参与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但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又是资源整合和人力、财力和物力集成的过程,要求极高。这就使得很多管理者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没有全面掌握正确管理流程、知识和管理制度,很容易在实践工作中存在管理漏洞和疏忽。目前,我国还没有足够的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才,许多管理者只根据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管理,虽能解决许多问题,但尚未能从主动变为被动,从解决问题到预防问题的管理跨越,不能从事后补救转型升级到事前预防,事中主动控制好,以规避因为管理的滞后导致损失无法挽回的矛盾。此外,还有企业管理的不合理,以及少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松散,贪图小利,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容易受到诱惑或作出错误的决策,导致整个建设项目管理应有之角色作用丧失。
1.2 项目质量管理目标不清晰
工程质量管理目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然而,许多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建设目标认识不清楚,使得建设目标无法落实到实处。例如,在建设项目进行建设过程中,往往受到地区水平或管理者自身水平限制,导致工程建设目标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一些施工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未能合理利用项目结构图、组织结构图(管理组织结构图)、合同结构图、工作任务分工表、管理职能分工表、岗位责任制的岗位责任描述书和工作流程图等图表管理工具,提升管理水准和实现目标的水平。且在建筑工程开发期间,由于各部门之间缺少共同的管理目标和实现各参见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自目标的有效实现措施。缺乏有效沟通和管控,进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1.3 工程项目决策不科学、不规范
在施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环境不断变化,管理工作亦须做动态调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因为施工环境涉及到众多方面,其中包括人文环境、施工环境等多个方面因素。如果正式施工前,没有全面深入调查和评价施工环境,各单位所拟定的实施方案与实际情况将会无法做到实事求是,如果一开始就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则实施过程中就难以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和施工要求执行,必然会导致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而无法实现进度、质量和费用的管理目标。
2改善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策略
2.1注重提升建设项目管理队伍综合素质
施工企业要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施工项目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适材适所。通过高水平的人员素质来保证工作的水准和管理的质量。企业要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培养出专业业务能力扎实,综合协调管理本领高强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参建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公平公正的管理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建设人员的工作热情。
2.2重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
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安全上,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安全管理理念,合理分配岗位,配备足够的施工和安全管理人员,将岗位责任制落到实处,通过检查,以排除安全隐患,及时纠正违法行为。同时,施工企业要做好技术管理,确保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及时对施工工艺和管理方法升级更新,知识经验共享,全员学习,进而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3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做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具体来说,就是要适材适所,适所适用,劳有所得,即做好“引进社会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教育培训人才和为其解决后顾之忧”的工作,让每个员工都能开心工作,发挥所长,建设工程项目,贡献社会。
2.4明确管理目标,加大管理力度
施工前要做好实施的准备工作,明确目标,分工明确,施工过程中,组建QC小组,积极分析施工管理实施的实际情况,通过动态管理,即:通过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对实际值和计划值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偏差,视情况进行应对,如有必要纠偏的要及时、合理和科学纠偏,通过此有序循环的改善理念,定期进行主题确认,明确方法,进行改善活动。使工程项目管理水准越来越高。同时,要加强各部门、各参建单位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加强自检、互检和交接检等工作,确保建设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符合合同、设计图纸和国家建设标准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项目管理体系建设期间,需要站在领导层面,动态改革和调整项目管理体系,明确不同领导的权责。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科学管理,切实增强施工人员责任心。通过组建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团队,不断总结成功经验,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使项目管理的目标得到更加全面、更加高水平和更加及时地实现。
2.5建筑工程管理要规范化
要想保证建设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就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不断汲取国内国外的有益经验和教训的有益部分,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和提升管理标准。在施工期间,要求项目建设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化的流程进行管理和施工作业,从而提升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按期进行建材检验。通过管理工作的质量、施工作业质量和建材合格质量,来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实现按时、保质交付建设成果。只有规范化、科学化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才能合理解决了建设项目中各种细节问题。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筑企业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对自身管理的要求也要不断提高。正如华杉先生所说:“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为社会解决问题的方案”。专注专业是每一个企业发展的有益道路,每个企业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市场,自己能为社会和市场在哪些领域做出合理的贡献,最终不管企业选择在那个领域进行发挥,都需要承担起自己的使命:“拳头产品、权威专家和梦想的化身”。这个拳头产品就是企业的拳头,也是社会的拳头,因为它代表了企业能生产的最好的东西,也代表这个社会能拥有的最好的产品;权威专家,就是要承担知识储备的责任和使命,还要承担知识探索的使命,在未来人类在这方面往哪进步,你来探索,成为这个领域的权威;梦想的化身就是每个品牌、每个企业都是一个梦工场,一流的企业都代表了人类在每一方面追求的梦想,承载了人类梦想的企业就是全球首席企业。只有整个行业的每个企业都专注自己从事领域的专业,注重自身核心实力的积累和提升,顺应时代需求,才能使建筑企业基业长青,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涛.论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J].建筑施工,2014(03).
[2]赵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155+158.
[3]金坛,孟蝶.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四川水泥,2015,(1):72-72.
[4]张红霞.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5695-5695.
[5]张良魁. 六西格玛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4.
[6]郑靓婧,庞俊勇.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06):106-109.
[7]戴世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228-229.
[8]王鹏.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156+176.
[9]华杉.华楠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