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雍泉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农村地区供水管网的建设和维护与城市地区相比,有着自身特点,文章就农村供水工程管网建设和维护的主要问题,从规范技术要求的角度提出应对措施,依照农村地区特点,对技术要求进一步细化,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实践参考,希望通过加强农村供水管网建设和维护,提高我省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关键词:农村供水工程;管网建设;维护;问题;对策
1农村供水工程管网设计现状
在今年2月20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污水管网工程基坑坍塌,4名施工人员罹难,根据实际的网络数据统计现实,我发现工程坍塌事故并不少见,严重的居然有8死4伤。尽管现阶段我们一直强调要加强工程质量,但是工程事故仍然屡见不鲜。针对这个案例,我认为主要责任还是在施工单位,比如锚杆长度不足,未注浆,挂网喷射混凝土厚度不足,排水孔堵塞,钢筋直径不足或者间距过大等都有可能引起基坑坍塌。其次是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甲方。设计单位责任肯定最小甚至没责任,因为出图的时候绝对是按照规范来的。监理单位和甲方应该负起较大责任,因为正是他们工作的松懈或者是默许才会出现施工单位这些偷工减料的行为。同时我们也应当关注到自然原因,因为本来正常天气情况下不会出问题的,一旦遇到极端天气那也就很难控制了,施工方敢偷工减料也是抱有这个侥幸心理。
2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日常维护任务繁重
农村的供水工程数量多且管线长,有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导致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设施老化、管网压力不够、跑水漏水等,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供水工程运行维护的负担。
2.2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
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人员多是水利工作站工作人员,而这些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供水工程运营维护方面的经验非常少,不能胜任供水工程运营的日常维修一职,致使供水工程的运行和维护得不到保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供水设施问题,也不能确保供水服务的顺利开展。
2.3计量收费难度大
由于农村存在的贫富差异,故农村供水工程开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农民节约用水的意识非常淡薄,很多农户依然认为自来水就是“福利水”,计量缴费的积极性非常低,农户的用水量和供水量之间损耗非常大,致使农村供水工程收入远不及支出,严重阻碍了供水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3改进农村供水管网建设和维护的对策
3.1管线布置方面
管道布置应避开易受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影响的区域。主要是:(1)不得沿河道迎水侧和堤防铺设,因自然条件所限必须沿河道铺设的,应在地质稳定地段铺设。2016年安徽遭遇洪水灾害。笔者在检查洪灾损失时,发现不少地方为了方便过桥或过河,部分管道铺设在河道堤防内侧,一般年份没有问题,遇到较大洪水就极易被冲毁。(2)不宜沿乡村道路铺设,必须沿道路铺设时,距离路肩不小于1m。乡村道路通常比较狭窄,遇到大型客货车交汇时,重载车辆不可避免会碾压到路肩外,此时,若管道离路肩过近,就容易受到损坏。实地检查中发现,有些农村供水管道紧贴路肩且埋深较浅。(3)在村庄内铺设时,应避开重载运输、土壤扰动频繁等区域,无法避免的应采取加装钢套管,加大埋深等措施。村庄内的管道通常口径较小,常常穿越村内土路,埋深也较浅,遇到重载车辆,极易损坏。(4)在农田中铺设时,管顶覆土应大于农作扰动深度。(5)不得在高大乔木林地内铺设。若在高大乔木林区铺设管道,极易受到树木生长影响,因此应该在禁止之列。(6)自来水厂供水出口、输配水管主要分流处及入村干管处应设立计量装置。供水管网主要节点和集中供水户处应设立检修闸阀,输配水干管每2km间隔宜设置1个检修阀,不到2km的设置1个检修阀。
笔者在调研农村供水工程时,发现供水管网计量装置和控制闸阀配置严重不足,若不是水利部门出于征收水资源费而给水厂装设水表,许多水厂连出口水表都没有,因此应该在主要节点装设水表和检修闸阀,一是便于计量管理,二是便于分析漏损情况和管道维修。
3.2管线开挖和回填方面
(1)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单管敷设沟槽底部开挖宽度不得小于管径Φ+300mm,双管同沟敷设时管道间距不得小于400mm。《埋地塑料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中提出一个双管敷设时的计算公式,笔者认为双管敷设时管道间距与管径关系不大,农村地区应该满足至少达到常用铁锹的宽度即可。
(2)埋设方式。人迹罕至地区遇到基岩出露或覆盖层很浅的地区,可浅沟埋设或露天明设。露天明设管道应加设保温层并采取保护措施。农村供水管道在山区敷设时,经常经过人迹罕至且开挖困难的区域,为了节约成本,可以考虑在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减少开挖深度。
(3)熟土堆放与回填。在农田开挖沟槽时,熟土应集中堆放,用于表层回填。主要考虑水土保持要求,便于农田开挖后的耕作。
(4)管顶覆土。穿越道路、农田或沿道路铺设且管道距离路肩2m以内时,管顶覆土不得小于1.0m。这是考虑减少车辆运输和农业耕作影响
3.3入户工程
(1)管沟槽深度。入户段管道指从主管分接到户的管道,入户管沟槽深度应根据用户地形具体情况确定,尽量避开车辆运输通道,无法避开的应加装钢管护套。因为这是管网中最薄弱的地方,笔者多次看到入户管道随意敷设,埋深很浅,甚至裸露在外。(2)配置。入户工程应配置安装闸阀、水表的水表箱,水表箱应为硬质矩形箱体,便于开启并具有用户标识。笔者看到的用户水表设置五花八门,随意摆放,标识不全,不少水表用空心水泥砖简单围挡一下。(3)水表箱安装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是:①放在方便抄表和维护的区域;②具有保温条件;③沿地安装的,箱顶应与地面齐平;④不得影响交通。(4)管材。连接水龙头的户内水管外露段应采用PP-R、PVC或钢管等硬质水管,固定良好,并采取保温措施。农村居民不少都有将自来水龙头安装在院子或门口的习惯,不少连接管采用软性的PE管,存在隐患。
3.4穿越工程
(1)穿越方式。采用下穿方式穿越河底、沟渠时,应在两岸设置标志牌、阀门井,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沟口宽度小于等于2m的,可不设置阀门井。农村供水管道穿越河道、沟渠时,标志牌和阀门井设立很少,不便于维修和管理。对于农村常见的小河小沟可以不设阀门井,以节约投资。(2)保护。采取管桥跨越时,管道应采取防晒和保温措施。利用已建桥梁穿越时,应进行荷载计算,编制施工方案,在不影响交通并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实施。借助已建桥梁穿越河道是农村供水管道建设的普遍现象,但是部分工程在利用桥梁时十分随意,个别项目甚至将管道直接敷设在桥面上,占用交通路面。
结论
如今,我国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模式可谓是各种各样,运行管理体系也越来越全面,如何确保供水工程的不断发展进步已成为现在和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核心。农村供水工程中普遍运行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饮水工程安全顺利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然而,随着农村供水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户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提升,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企业化自主管理水平的提升,供水工程的日常运行维护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用户的参与性更高,水费收缴更加规范、合理等,这些都给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途径和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维平.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优化方法与应用研究[J].乡村科技,2016(35):67-68.
[2]高玉姬.农村供水工程设计问题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