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28119871211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社会各界都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工程质量也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对于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这就需要建筑企业认识到施工技术及管理的重要性,要不断创新施工技术,加强现场管理。建筑工程工期长,程序复杂,前后工序存在交叉性和连续性,可以说每个环节的管理都可能影响到整体工程质量,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要点及现场施工管理进行分析,为工程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要点;现场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企业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建筑产品的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到工程竣工验收截止的全过程中,围绕施工对象和施工现场而进行的生产事务的组织管理工作,由于建筑管理工作水平与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息息相关,所以在建筑工程开展期间,施工管理人员应当明确自身职责所在,强化监管力度,为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作出保障。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内涵
施工技术管理是指对于在建筑施工中所用到的各种复杂工艺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以保证施工技术的有序科学开展。施工技术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企业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改进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使得对于项目目标的施工能够有序开展,实现工程建设的科学进行,从而实现对建造质量与控制建设工期的把握。
2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
进行有效科学的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在提高工程施工的建造效率,还能使员工能获取更多的施工技术经验,提高员工的建设积极性。对于施工中产生的一些技术或其他问题能够进行合理的预见,可采取一定的方式加以提前地应对或解决,避免因技术问题而浪费耽搁时间。每项施工技术施工工序有序合理开展,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减少施工中的浪费现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建筑工程施工要点
3.1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结构可以说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工程质量及安全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对于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形状和尺寸。配筋统计出结构后由检验人员对各种规格及类型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认无质量问题后交给材料部门组织入场,最后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3.2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材料,目前,大多数的工程均为混凝土结构,在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是关键点,也是控制点。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但会影响到施工成本,也会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然而在实际使用和管理中经常会出现配比不合理、养护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筑企业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做好管理及质量监控。例如: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钢筋混凝土劲性结构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预拌和传送技术等。
3.3桩基技术
一般情况下,桩基技术包括灌注桩技术,管桩技术。两种桩基技术各有优点,各有缺点。混凝土管桩先由工厂生产,出厂前必须对每一个管桩进行全方面的检测检验,确保其强度、承载力、抗弯性符合施工标准,相比于灌注桩施工更易实施机械化施工;此外,管桩还具有吊装方便,接驳迅速,施工速度高,无污染等优势,其缺点在于锤击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与振动。
混凝土灌注桩则不会产生这种问题,也不会使地面隆起或侧移,同时还可以依据实际施工情况调整桩长、桩径、桩顶与桩底高程等,以增加桩的承载力;灌注桩适用于各种土体、岩层,它的配筋率也低于管桩,因此价格相对较低,施工设备简单、轻便,但工艺复杂,机械化不高,其缺点在于在施工中可能出现泥浆渗流及弃土堆积等问题。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技术必须以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适合的桩基技术,进而确保工程质量。
4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4.1健全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企业应当从领导层面提高对于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速管理体系建设与更新,确保管理部门职能充分发挥,为工程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工程企业首先应当完善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并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约束,包括对于各级管理人员明确的责任划分,以及在规章当中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将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工程管理理念应当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完善,才能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企业与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体系,促进管理工作不断趋向现代化、科学化发展。
4.2建设管理团队
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力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在日常工作开展当中,企业应当积极建设管理团队,并提高对于工作人员的选拔和培养意识。由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下,管理人员除却应当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外,更加应当具有创新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才能确保管理工作能够稳定开展,所以企业应当将培训工作常态化,持续加强工作团队整体水平,通过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并以行业案例进行宣传教育,实现管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提高。
4.3应用先进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成果日新月异,其中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而对于建筑工程事业来说,如果能够在施工管理工作当中深度融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无疑能够改善工作条件,增强工作水平。首先,通过在施工现场布置和安装监控系统,有助于管理人员对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实时动态化监管,进而便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管理人员通过与各级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构建高效快捷的网络沟通平台,能够加强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一旦施工现场存在意外情况,则能够及时追查源头并予以解决。此外,以BIM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工程,并通过简单的操作,模拟工程施工状况,以便于预先制定应急方案。
4.4完善施工现场管理规划
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时,制定相应的现场管理规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不断地完善,使施工管理规划能够合理安排施工中的材料、人力与设备,促使建设的有序进行。在施工开始前,需要考察现场的情况,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来完成管理规划的制定。管理规划必须对于预算、工期、工作分配等做出妥善合理的安排,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所面对的工作环境极其复杂,为了更好地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同时结合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实施全面细致的管理、控制,层层把控,将现场管理贯穿整个工程,对于出现问题的环节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进而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厚闻.建筑工程施工要点及现场施工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1381.
[2]邓东升.建筑工程施工要点及现场施工管理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2480.
[3]陈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1363.
[4]刘文涛.建筑工程施工要点及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