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时利和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贫困人口逐年减少的过程中,人民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正上升,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如火如荼地发开展,人民群众也期待更好的居住环境,这为建筑业增添了更多任务和工作,国家及企业的建筑项目也在日益增多。建筑业是个严谨的产业,因此在建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项目的品质。而在建筑管理中,现场管理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本文将主要围绕现场管理方式的难点进行分析,并基于其难点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达到更佳的建筑项目建设成果。
关键词:建筑管理;现场管理方式;难点;解决对策和方案
现场管理是建筑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最后展现出的效果和其整体质量及安全程度。据此,要牢牢把握住现场管理才能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其重点在于找到现场管理方式的难点以及科学的方案加以解决,从而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加快其现代化脚步。
一、建筑管理中的现场管理方式的难点
(一)现场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准较低,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整个现场管理过程中责任最大的是现场管理者,作为领导人员,必须要做好规划和对施工人员的指导,解决一些突发事件和问题。然而,就现况而言,很多工地现场管理人员并没有高度重视好现场施工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一些安全隐患,大多数管理者的做法是视而不见抑或是草草了事,极有可能影响到后续工作,甚至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除此之外,大多数现场管理人员并非专业技术过硬,存在着自身能力水平与工作不匹配的现象,以至于达不到合作方要求。管理者的专业水准及管理水平较低,也反映出建筑单位的用人制度存在问题,大大影响了最为基础又最为重要的现场施工。
(二)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忽略安全管理规范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的主要劳动力,但由于施工人员的招聘要求比较低,大学院校毕业出来的应届毕业生大多不愿从事在他们眼中看来“又累又脏”工作强度大的施工体力活,因而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建筑工人逐渐老龄化,相对而言又缺少安全教育。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完成一些比较危险的工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极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亦是现场管理方式中不可忽难点之一。
(三)建筑工程所用材料源头难以追溯,施工器械不够及时
随着人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建筑企业的工作量越来越大。而频繁发生的“豆腐渣工程”事件又将热度推向了建筑工程中的现场管理。在建筑工程作业伊始,要挑选、运输建筑工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材料,“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然而在实际工程作业中,真正能做到追根溯源,是非常困难的。为将公款据为己有,许多采购材料的管理层会选择偷工减料或是采购廉价质量差的原料,为了一时利益,而将群众的安危置之度外,全然不顾。除此以外,还有种本不应该出现在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的时代的现象,在现场管理过程中,也极有可能由于管理层的腐败和不作为而致使施工设备老旧,不仅没能做到及时的更新换代,反而加重了施工人员的体力劳动负担。
二、对应于建筑管理中的现场管理方式的难点的解决对策
(一)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筛选,对其进行专业考察及安全意识考核
管理人员的问题是解决对策中的首要环节,有了良好的领导,现场管理方式会更加精进,亦能推动建筑管理的良性发展。但是由于管理层人员良莠不齐,并且大多数的专业水准都较低,选拔的人员范围狭小,任命管理人员的难度很大。
建筑业需要的不是马马虎虎之辈,必须要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要有良好的安全意识,要勇于创新和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人才。因此,企业在解决选拔建筑管理中现场管理人员的难点问题时,需要时刻关注其性格品质和行为作风。在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筛选后,仍不能放松警惕,还要对其进行专业考察及安全意识的考核。对其进行专业考察是为了杜绝管理人员瞎指导、乱指导的行为,希冀着管理人员能为施工工人提供良好的施工思路,为工人解决一些突发的工程事件。而对其进行安全意识的考核,是因为建筑施工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单纯地完成任务,还需要将安全意识和施工效率有机结合起来,现场管理人员虽然不参与到施工过程中,但也必须要有极高的安全意识,为施工工人起好榜样作用。此外,现场管理人员还需要定期将所有施工工人召集起来,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不仅能帮助一些学历较低的农民工树立起足够的安全意识,还能帮助他们改进技术、节省体力,合作双赢。
(二)制定工程具体安全准则,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全面素质
在近几年来,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施工工人呈现老龄化趋势,知识水平不高,整体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二是由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未被及时地发现并且清除,主要问题在于负责人管理不善。如何营造安全的现场施工氛围,针对以上因素,首先要制定好施工工程的安全准则,其次要重视提升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案和现场管理来制定大同小异的安全准则,其中最核心的是要求全面排查设备的安全隐患、及时维修和更换;要求端正每位参与到施工工作中的人员的安全态度,在工作时,必须佩戴好安全帽;要求工作人员深刻理解“安全第一”的理念并建立起一套与安全意识相关的奖惩体制,将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落到实处去。除此以外,要提高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例如,每周周五中午开例行安全总结大会,在食堂墙壁上粘贴“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大于天”类似字样的横幅或在公告栏张贴宣传画等,对于违反安全准则的员工进行惩罚甚至是开除,对于举报者提供奖励,每周随机开展安全检查等等,潜移默化中强化其安全意识。另外,现场管理人员也要对工人进行一些素质上的培养,在闲暇之余可以多多组织谈话会、看电影等等活动,增进工友间的情谊,与此同时,也能减少工人互相之间发生口角以致使严重后果的几率。
(三)及时对施工器械进行更新换代,重视好采购材料管理及其来源和去路
工程的材料管理的重要性广为人知,“豆腐渣”工程引起的伤亡事件令人痛心,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一旦忽视了材料管理,便很容易被一些唯利是图者钻空子,因此,现场管理要重视好材料的来源和去路。除去材料来源或是质量不过关的问题外,采购材料时的关键点还有要注意工程对不同材料的需求量,以免发生工程还未完成就缺少材料抑或是工程进度已满却有许多材料多出来的状况,都将会对工程的实际进展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在材料采购完毕后,需要选择良好的环境来贮存,使得材料保持其原有质量,不受潮不生锈。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现场管理要对施工的器械做好了解,及时做好更新换代。在此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地排查机械的安全隐患,在更新器械后亦能大大提升工程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施工工人的压力。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度和综合性,而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建筑业的发展,必须要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提升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善于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突破建筑管理中的现场管理方式的难点,才能逐步提升建筑业整体质量,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韩国波.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及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2]郭涛. 我国建设监理执业行为及行业委托代理机制的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3]廖奇云. 基于业绩评判的国际项目经理职业资格标准体系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