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光气田目前是我国最大的气田。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的勘探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普光地区气藏具有埋藏深、温度高和含酸性腐蚀气体的特点,认清气藏地质特征,可以指导该类气藏的开发。
关键词:普光地区 构造 地层划分 裂缝
1区域构造特征
宣汉-达县地区构造明显具有上形变构造层相对简单,中形变构造层复杂,下形变构造层又趋简单的三层构造层以及NE向和NW向两组构造体系。由上、中形变层的构造展布及断裂发育特征、构造应力场分布特点,将宣汉—达县区块分为黄金口复背斜构造带和宣汉复向斜构造带两个Ⅱ级构造单元。由于存在明显的上、中构造层形变差异,因此,上、中形变层分别划分Ⅲ级构造单元,上形变层以NW向断层控制的隆凹构造格局为主,共划分为6个Ⅲ级构造单元。中形变层以NE向断层控制的隆凹构造格局为主,加上NW向构造共划分为8个Ⅲ级构造单元,Ⅲ级的正向构造由Ⅳ级构造单元的背斜、断高、高点等凸起带组成(各级正向构造单元见表1)。
![](/userUpload/77(728).png)
土主-雷音铺NE向构造带 大湾鼻状构造,土主北断高,土主断高,柳池高点,明月场断高。
东岳寨-双石庙NE构造带 普光高点,东岳寨背斜,双石庙断块,君塘断高,羊烈子断高。
宣汉构造带 清溪场NW向构造带 清溪场背斜,北断高,清溪场南断高,清溪场西断高,老君山断高。
宣汉NW向构造带 宣汉西断高,宣汉东断高,宣汉北断高,东林河断块。
普光构造是一个主要发育于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四段以下地层中的断层相关褶皱,在印支期已具雏形,于燕山期在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北东向构造。普光气田主体在构造背景上受岩性控制的构造-岩性复合构造,西侧受断层控制、北侧与东侧受构造线控制,南部受相变带及老君南断层共同控制(见图1)。
![](/userUpload/78(642).png)
图1 普光气田主体构造模型图
2地层划分
依据钻井、地震资料、邻区露头层序地层研究,采用 P R Vail 的层序地层学定义方案对普光气田长兴组和飞仙关组地层进行了层序划分见表2。
3裂缝发育特征
通过对普光气田17口井常规测井岩心、录井和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得出:裂缝密度、孔隙度、张开度、以及裂缝空间的延展性均很小,属微裂缝级别且几乎不相互切割,处于孤立状态;裂缝主要以斜交裂缝和高角度裂缝为主,低角度裂缝和水平裂缝很少,并且裂缝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充填和溶蚀,有的裂缝完全被方解石或其他矿物充填形成充填缝。
4、结论
1)普光主体构造简单。
2)飞仙关组三段裂缝相对较发育,飞一段和飞二段次之,飞四段较低,长兴组钻遇厚度小,不能反映真实的裂缝发育情况。
参考文献
[1] 张景和、孙宗欣等,地应力、裂缝测试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