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探索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对“湘妹早糯”产量和生长状况的影响,在“湘妹”食品糯稻生产基地进行“3414”肥料效应试验。经试验结果及产量与施肥量进行三元二次回归分析,建立肥料效应函数,提出“湘妹早糯”作双季早稻栽培每hm2施肥量为N:146.4-164.1kg;P2O5:64.8-72.15kg;K2O:55.5-57.9kg,为基地农户配方施肥提供指导意见。
关键词:肥料效应 “湘妹早糯” 效应函数
为探索糯稻“湘妹早糯”在我县生产基地作双季早稻种植的需肥规律与生产特性,为更好地指导大面积种植配方施肥提供指导意见,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进行了早稻田间“3414”肥效效应试验。
1试验材料
1.1试验地点与品种
设在祁阳县下马渡镇大湖塘村10组阳光明家责任田。稻谷品种为:为自留种——湘妹早糯。土壤为:潴育性,土亚类—灰泥田土属—灰泥田,进行试验,地理位置于东经111.8898,北纬23.6151,海拔84m;气候条件为:年日照总时数为180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7.8-18.4℃,无霜期293天,年平均降雨量1250-1350mm,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养分状况见表1。
表1 试验田土壤养分化验结果
2.2不同处理对“湘妹早糯”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氮、钾正常情况下,施磷与不施磷肥对湘妹早糯的结实率影响最大,说明土壤中磷肥比较缺,尤其是在氮、钾肥正常施入情况,施磷必然增产;氮肥对“湘妹早糯”株高、穗长的影响不大,说明该区域的土壤中施氮量不为偏少;从每hm2有效穗数显示,以MN2P3K2小区最多,其次是MN2P2K2小区,再次为MN1P1K2小区,说明氮磷肥的合理搭配施入有利于提高亩有效穗。而钾肥对在区域内表现得增产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显示该土壤中的钾元素中等水平。
表 2 不同处理对“湘妹早糯”经济性状的影响
![](/userUpload/16(5790).png)
2.3 N、P、K肥对“湘妹早糯”增产效应的影响
由表3可知, N、P、K在早稻上的增产效应以N肥的增产效应为最好,增112.7%;磷的增产效应次之,全肥区比无P区hm2增产2802.0公斤,增63.8%;再次为钾的增产效应,全肥区比无K区hm2增产760.5公斤,增11.8%;单位养分增产效果以P素的增产效果最好,平均单位养分增产700.5公斤;氮素单位养分增产效果次之,平均单位养分增产381.3公斤;钾素单位养分增产效果最差,平均单位养分增产126.75公斤。
![](/userUpload/17(5545).png)
2.4 不同施N、P、K肥水平对“湘妹早糯”效益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施N肥水平以MN2P2K2处理比无N区hm2增产3813.0公斤,净收益20004.0元,比无N区增收10692.0元实现最高产值,MN1P2K2处理次之,MN3P2K2处理最低;不同施P肥水平以MN2P2K2处理比无P区hm2增产2802.0公斤,净收益20004.0元,比无P区增收8106.0元最高,MN2P1K2处理次之,MN2P3K2处理最低;不同施K水平以MN2P2K2处理比无K区hm2增产760.5公斤,净收益20004.0元,比无K区增收1741.5元最多,MN2P2K1处理次之,MN2P2K3处理还出现负亏。因此可知,湘妹早糯要想增产,效益好,必须合理搭配N、K、P肥的施用。
![](/userUpload/18(5365).png)
2.5肥料效应回归统计分析
通过试验结果回归分析,得出产量效应函数:
Y=224.4+12.51N+4.12P+3.34K-0.33NP+0.05NK-0.3PK+0.006NN+0.45PP-0.55KK,相关系数R=0.94,说明产量与施肥高度相关,通过F检验,F=6.77大于F0.05=3.0,达极显著水平,可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经过计算得出:最高施肥量每hm2为Y=7227.0,N=164.1,P=72.15,K=57.9;最佳经济施肥量每hm2为:Y=7204.5,N=146.4,P=64.8,K=55.5。
3试验小结
3.1通过试验,在该类土类上种植糯稻 “湘妹早糯”,应控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肥,对早糯的分蘖和有效穗起到了很大的增产增效的作用,且只有在合理搭配一定磷肥的条件下,施入较其它早稻少点的钾肥,可实现稳产增收效益。
3.2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函数,计算出了每获得最佳产量所需要的施肥量和最高产量施肥量,根据其显著水平,具有生产指导意义 。因此 ,建议每hm2施肥量为N:146.4-164.1kg;P2O5:64.8-72.15kg;K2O:55.5-57.9kg。
3.3根据试验结果回归分析,获得了一些施肥参数,为建立糯稻基地种植“湘妹早糯”作双季早稻栽培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了一年的试验参考数据,为来年进一步试验钾肥对糯稻增产效应作出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