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犊牛腹泻(DYA)是哺乳期犊牛胃肠消化机能障碍的统称。此病的特征主要是明显的消化机能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腹泻。
关键词:犊牛 腹泻 诊治
一、病因
主要原因是母畜与幼畜饲养管理不当,对幼畜乳头或喂乳期不洁,人工给乳不足,牛奶饲喂过多,乳的温度过高或过底,牛奶成分突然改变或妊娠母畜的营养不全,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可使母牛的营养代谢紊乱,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出生后犊牛体质衰弱、抵抗力下降,均可引起该病的发生。
饲喂不规范:饲喂犊牛时,由于奶量饲喂过多,饲养员不固定,奶温不定,忽高忽底,饲喂酸败变质奶等,常见将呈腐块样奶饲喂后,犊牛大批腹泻发生。代乳品质量低劣,也是犊牛腹泻发生的原因之一。
饲养环境卫生不佳:饮食用具不清洁,消毒不严,当犊牛采食时,将大量病原微生物随食物进入消化道,导致本病。
外界环境的改变:如气温突然变化,寒冷,阴雨潮湿,运动场泥泞,皆可促使犊牛抵力的降低,为腹泻发生的诱因。
二、临床症状
患病犊牛,病犊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头底耳塌,眼球凹陷,被毛粗糙,皮肤弹性下降,粪便呈灰白色,粪便稀薄如水样或稀粥样,稀薄呈水样,排粪次数明显增多;尾根部由粪便污染;具有腐败恶嗅味。对腹部进行听诊发现肠音高朗,有轻度的腹痛表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脱水性休克是导致腹泻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
暴发性犊牛腹泻的特点多为急性大量水泻,脱水,迅速消瘦,酸中毒。酸中毒严重的病例,有高血钾症或低血糖症,可于几天内死亡。
弄清复杂的致病因子是非常重要的,但在临床上往往难以区别几种常见的、不同类型的犊牛腹泻,对此要进行鉴别诊断。大肠杆菌病:出生后10d内发生,病初体温升高达40℃,数个小时后下痢,粪便初粥状、黄色,后呈水样、灰白色,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凝血及泡沫,有酸败气味。病的后期犊牛排粪失禁,常有腹痛,用蹄踢腹壁。病程长的,可出现肺炎和关节炎。轮状病毒:幼龄动物的急性肠道性传染病,以腹泻、脱水为特征。多发生在1周龄的新生犊牛。潜伏期15~96h,病犊精神沉郁,体温高于正常,厌食和腹泻,粪便黄白色,液状,有时带血液和黏液。恶劣的寒冷气候使许多病犊在腹泻后爆发严重的肺炎而死亡。犊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引起的,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为特征。
目前犊牛腹泻的有效防治和控制还有很多困难,原因是难以找到真正的病因。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表明,犊牛腹泻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腹泻是犊牛与环境因素、营养因素、治病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现在广大农村的奶牛饲养量增加,但农民的缺乏饲养管理经验和技术不足等方面的原因该病处于增加的趋势。对养牛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损失。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尤其是预防在犊牛的成活率方面有一定实际意义。
三、诊断
根据畜主提供的情况和临床表现,即腹泻、脱水、尾根粪便污染、粪便稀薄呈水样酸嗅味,粪便带有未消化的奶块、黏液或有时鲜血,里急后重等症状可为诊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做实验室粪便检查。此外,在兽医临床上应注意与大肠杆菌病、轮状病毒病、牛病毒性腹泻、硒缺乏症、黄曲霉毒素中毒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免误诊。早诊断及鉴别诊断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若不及时诊断和延误治疗,可导致自体中毒,严重时引起死亡。
大肠杆菌病:产生后10d内发生,病初体温升高达40℃,数个小时后下痢,粪便初粥状、黄色,后呈水样、灰白色,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凝血及泡沫,有酸败气味,病的后期犊牛排粪失禁,常有腹痛,用蹄踢腹壁。病程长的,可出现肺炎和关节炎。
轮状病毒:幼龄动物的急性肠道性传染病,以腹泻为脱水为特征。多发生在1周龄的新生犊牛。潜伏期15~96h,病犊精神沉郁,体温高于正常,厌食和腹泻,粪便黄白色,液状,有时带血和黏液。恶劣的寒冷气候使许多病犊在腹泻后爆发严重的肺炎而死亡。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引起的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为特征。感染犊牛表现体温升高41~42℃,持续4~7d,淋巴细胞增多,精神沉郁,厌食,鼻眼有浆液性分泌物,鼻镜和口腔黏膜表面糜烂,舌面上皮坏死,流涎增多,呼气恶臭,口腔损伤后严重的腹泻,呈水样以后带黏液和血液,病牛常有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
硒缺乏:生长发育明显的受阻,典型的运动障碍和心功能不全,并有持续性或顽固性腹泻。
黄曲霉中毒:该毒素主要引起肝细胞变形,坏死,出血,胆管和肝细胞增生,临床上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肿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犊牛对黄曲霉毒素较敏感,死亡率高。表现特征性症状外,出现磨牙,前胃弛缓,瘤胃臌气,间歇性腹泻,药物治疗无效等。
四、治疗
采用强心、解毒保肝、止泻、抗菌消炎、保护胃肠黏膜和补充电解质等治疗方法。
为轻胃肠负担:缓泻后内服干酵母片30片,大黄苏打片20片,磺胺脒0.6g混合内服,一天一次连用3天。
为了强心补液:用复方氯化纳溶液300ml,5%碳酸氢纳溶液150ml,维生素C5ml,安钠咖10ml,静脉注射,一天一次连用3天。
为充电解质:用口服补液盐一包分三份,每份加3kg温水(36~38℃),一次1/3,一天三次,连用3天。
为恢复胃肠功能:用胃复康5ml皮下注射,一天一次连用3天。
五、预防
预防该病的发生,应加强饲养管理、犊牛圈舍要卫生、舒适,冬季防寒,干燥温暖,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每周两次用2%的火碱液对圈舍及运动场地等环境进行全面性的消毒;限制精料给量,增加青干草喂量和维生素A等。
作者简介:麦合木提江·木沙,男,1976年5月出生,1997年7月毕业喀什农校畜牧兽医专业,2000年7月毕业新疆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1997年11月参加工作,中级兽医师
迪力木拉·吐鲁洪,女, 1985年 5月出生, 2009年7月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动物医学卫生检疫专业, 2010年1月参加工作,助理兽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