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传染防治管理对预防和控制感染临床护理中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刘双
[导读] 目的:分析传染防治管理对预防和控制感染临床护理中的影响。

        【摘  要】目的:分析传染防治管理对预防和控制感染临床护理中的影响。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206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选的奇偶数顺序划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103)。参照组行常规管理,实验组行传染防治管理,比较两组病患的院感发生率及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院感发生率是0.97%,参照组院感发生率是7.77%,实验组的院感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实验组病患的病房管理、安全管理、基础护理及消毒隔离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两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染防治管理可预防和控制感染症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传染防治管理;感染;临床护理
        医院感染的诱发原因较多,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严重情况下可能会致使患者死亡[1]。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能够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2]。近年来医院侵入性治疗、检查增加,抗生素滥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致使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不断上升,需要提升临床研究的重视程度。文章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206例患者,根据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展开论述,评估传染防治管理的价值,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206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选的奇偶数顺序划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103)。实验组男女性别比例是53:50,年龄21-73岁,均龄值(48.03±7.83)岁。参照组男女性别比例是53:50,年龄21-74岁,均龄值(48.29±7.71)岁。不同组内基线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可比较观察(p>0.05)。
1.2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管理,实施病房清洁、消毒及隔离等常规管理,主要检查患者的情况,加强病房巡查。日常坚持无菌操作,发现患者异常则快速通知医生。实验组行传染防治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成立传染防治管理小组
        由感染科专家3名,各科室2名医师组成传染防治管理小组。结合医院常见的传染性疾病,院内感染的类型等,制定医院传染防治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科室管理的内容,传染防治的流程及标准等。
1.2.2 定期培训传染防治知识
对各个科室成员实施传染防治知识的普及,介绍传染防治的必要性、防治的方式,院内感染常见的原因、预防的方式等等。培训结束后,对护理人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日常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循传染防治标准,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1.2.3 加强日常细节管控管理
        传染防治管理小组需要加强日常细节的管理,比如抗生素的使用情况,需要在抗生素使用前,对患者实施菌种鉴定、药敏实验,预防抗生素滥用问题的发生。感染科内部也需要加强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定期对病房、空气等消毒处理,保证手术器材、医疗设备得到全面消毒。
1.3 评价标准
        比较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对患者的体液标本进行培养。邀请患者自主评价护理质量,选项包含病房管理、安全管理、基础护理及消毒隔离[3]。评分0-100分,分数高则护理满意度高。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实施数据统计,单因素以t或者x2计算,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参照组病患的院感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出现1例院内感染症状,院感发生率是0.97%;参照组出现8例院内感染症状,院感发生率是7.77%,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实验组与参照组病患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病患的病房管理、安全管理、基础护理及消毒隔离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两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传染防治管理主要是对常见的院内感染诱发原因,病菌、细菌传播条件等进行分析,制定完善的防治管理制度,其目的在于预防医院内疾病的传播,降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院感发生率是0.97%,参照组院感发生率是7.77%,实验组的院感发生率相对较低。在传染防治管理的方式下,能够对常见的感染群体进行预防性管控,加强专业护理及健康指导,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较于常规护理的方式,传染防治管理方式下,能够成立专业化的管理小组,按照规定的流程及护理标准实施全面管理。为患者及其家属普及感染疾病发生的原因,防控的方式及必要性等,对抗生素的应用进行管理,且加强病房安全、清洁消毒及隔离工作质量的检查,尽可能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病患的病房管理、安全管理、基础护理及消毒隔离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分数对比的结果证实了传染防治管理的价值,是提升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可避免患者院内感染症状的发生,促进患者症状的快速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传染防治管理可预防和控制感染症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姚青.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名医,2020(10):226-227.
[2]邱月群,黎淑珍,赵佩英.医院感染控制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研究[J].名医,2020(10):274-275.
[3]陈雪燕,郭履平,欧高文.以护理敏感指标的PDCA循环管理对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影响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20,20(03):407-411.
[4]李军,王瑞英.传染防治管理对预防和控制感染临床护理中的影响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4):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