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制装配式结构产品回收率高、质量易于保证、建设周期短,因此在当前的工程建设领域当中备受青睐。基于此,文章就将在分析其具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探讨其应用策略。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结构;发展现状;应用
引言:
预制装配式结构主要是指在事先在预制构件厂当中生产出成型的构件,再将其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的一种结构形式,这是实现工程建设领域工业化的重要措施。同时它还有效改善了传统施工周期过长、质量无法保证、大量应用劳动力以及安全性较低的问题,使整个领域发展水平上升了到了新台阶,有效满足了当前社会发展对于工程建设的基本需求。同时在倡导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该项结构还能够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因此重点针对其进行分析具有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现状
(一)主要优势
1.可以提升产品质量
在加工厂当中,温湿度、模板以及作业平台等方面都极易得到良好保证,且砼材料的配比、钢筋品质以及块体的含水量都能够被有效控制,因此整体上可以保证构件的品质。
2.可以有效节约成本
由于这类构件可以实现集中化和规模化生产,对于大规模采购和运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能够有效减少材料损耗。同时它还可以降低现场模板以及其它辅助工具的应用,节约现场支模和拆模的时间,加快整体安装施工进度。预制厂当中的模板能够实现重复应用,技术的娴熟和批量化生产也能够降低材料运输及加工损耗;高效率的施工对于整体建设周期以及施工人员数量的需求量也会有所减少,因此能够有效节约成本[1]。
3.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由于相关构件都是在工厂当中制作,现场安装过程中减少了砼浇筑、钢筋加工以及模板安装和脚手架安拆,整体噪音低;同时各类建材的运输、装卸和堆放减少也使扬尘和固体垃圾有所缓解,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此外现场应用的木板和水资源减少,使得工程建设中资源消耗过大的问题有所缓解。
(二)存在的问题
1.缺乏设计深度
对于预制装配式结构而言,它与现浇砼结构不论是从基本模数、结构体系,还是平面定位方式及设计指导思想都存在较大差异,对于设计技术的要求较高。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设计都没有将模数化和标准化的基本思想应用进去,构件和装配节点设计不够深入,同时构件其标准化定性及装配节点的构造图样等都缺乏完善性[2]。
在该结构设计过程中,相关规定要求其必须满足建筑、机电和结构等相关专业的要求,所以在设计时必须要对构件参数、箍筋、结合面、饰面以及预埋管线等内容进行充分权衡。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设计基本上都是由预制构件厂家和施工方开展的,还需要开展二次深化。
2.预制场投资高
要达到工程建设工业化标准,就必须要建设专门的部件部品加工厂,这些厂房建设时往往要投资上亿元,整体投资较大,如果建成之后整体采购量有限,投资回收期过长就会给厂家的健康发展带来影响。不仅如此,这类构件通过工业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之后必须支付较高增值税,因此也给其厂家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一定影响。
3.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力较弱
在该结构当中使用的各类构件必须通过专门的加工厂生产,同时还要有专门的装卸队伍和安装设施,因此从最开始的规划设计,到生产制作,再到运输安装等工序都具有极高的技术和管理要求[3]。然而当前的施工企业基本都已经习惯使用现浇施工的方式,无法适应该结构的施工难度。同时和现浇施工相比,该结构对于抗震、防裂等方面都有着极高要求,因此不管是从管理方面还是施工方面对于当前企业都是一个挑战。
4.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虽然我国对于该结构的相关技术规范都做出了规定,但一直以来都没有完善统一化的部件部品库,给规模化的应用和生产带来了阻碍。虽然各个地区都出台了相应的质量验证规程,但全国范围内缺乏统一化的标准,很多地方的标准和国家标准之间存在严重的不一致问题,整体质量评价体系亟需完善。
三、应用探究
某一建筑工程地上20层,地下1层,防水和防火等级都为一级,整体面积大约为3.5万㎡。其主体结构除了地下室到二层楼面和屋面使用现浇之外,其余都使用预制装配式结构。主要构件包含了砼框架柱、叠合板、叠合梁、梯板、阳台板、栏板、分隔墙板以及装饰水平板。
(一)落实准备工作
在落实准备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要先对预制构件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化设计,同时依照具体的构件信息选择适合的吊装机。在深化设计当中,其重点主要放在预制构件的位置以及数量方面,包含了预制构件位置和数量关系、吊装顺序图、装配图以及现浇层埋件位置图等等[4]。接下来则需要依照工程实际选择适合的吊装机具,重点包含了起重机具、钢丝绳。
(二)安装构件
1.吊装预制柱、栏板与阳台隔板
1.1准备工作
一是在操作之前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彻底清理操作面上松动的骨料、垃圾以及浮浆等内容,同时进行凿毛处理从而使接触面积增大。并用水进行操作面冲洗,在保持湿润度的同时不得存在积水。
二是定位放线。应用全站仪或者经纬仪从底层原始基准点向上对各层控制线进行测量,校核结构层上的控制线,如果闭合则正确。
三是深度检查预制柱和阳台隔板上插筋的地方、规格和数量,同时根据控制线的位置检查验收可调支撑和构件连接的预埋件位置。
1.2就位
在吊装过程中,现场所有指挥和作业人员都必须进行紧密配合。当其吊装下降到楼层预留插筋顶部10cm时,对构件位置进行重新调整,从而确保插筋和构件预埋钢套筒可以对准,然后再缓缓下降。
1.3可调节斜支撑安装
使用可调节斜支撑对构件进行临时固定同时对垂直度进行校正。具体操作时当勾践初步就位后,先使用螺栓将斜撑上端和构建内侧预埋件进行固定,再把下部和楼板上预留埋件进行固定(图1)。
![](/userUpload/31(3710).png)
图1 可调节斜支撑
1.4校正
当构件固定完成之后必须要和现浇板上的控制线进行对比,使用撬棍等工具对其进行调节。在调节垂直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可调节斜支撑实现。
1.5注浆
注浆过程中下部灌浆口开始以比较快的速度出浆时就需要马上使用橡皮塞将其进行封堵,同时敲打牢固,一直到所有灌浆孔都溢浆且封堵完成。
2安装预制楼梯
将楼梯吊运到安装地点后先用撬棍对其进行微调,使上端定位孔和梯梁挑耳的预留插筋对齐,在调整之后撤去吊钩并使用木板等材料全面覆盖楼梯,完成后通过给定位孔当中灌浆以实现整体固定。
三、结束语
总之,该类结构作为我国建筑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当前的绿色建筑理念相适应,因此这就需要充分控制各个环节,依照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性技术,提升建设效率,在确保质量的同时,满足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 朱东阳.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J]. 建材发展导向, 2019(2):98-99.
[2] 周天才. 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现状与创新[J]. 信息周刊, 2019(14):0012-0012.
[3] 魏蜻. 试论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12):4478.
[4] 吴永新, 李明, 郭伟强.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应用现状[J]. 建材与装饰, 2019, 000(0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