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社会下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已经走向了世界,逐渐往世界化方向发展,所以对机械产品零部件的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着重对机械零部件的研究开发,充分发挥机械零部件创造人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我国先进的科学理念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创新设计,自迈入信息化社会以来,我国的机械零部件研究越来越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制作零部件模型时的困难,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在计算机辅助下生产出来的零部件与实际需求还是存在着很大的误差,因此继续探索有关机械零部件的创新设计是目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机械零部件;创新设计;分析与研究
引言
机械性能的高低与零部件的精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零部件精度不合格,不仅会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增加机械的消耗,使得机械设备使用年限减少。所以,提高零部件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而如果想要提高零部件的质量,这就需要提升零部件的精度,这样才可以使得零部件合格,提高机械的使用年限。
1机械零部件设计的创新思维运用
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对整个机械设备行业的创造和革新,但是出于各种原因,我国急需大量的机械设计人才。目前社会上大部分的机械零部件设计人员缺乏一定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忽略了创新思维这一重要思想,进而就导致了很多机械零部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发挥出其应该有的作用。对于设计者而言,零部件设计者应该充分的运用自身所学和自身的思维创造能力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创新研究,把自己的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融入机械零部件生产当中。同时设计者应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设计理念,进而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要求集合起来,从而完成自身的思维创新,再通过日常的工作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突破自己思维的局限性,以自己的创造能力为主要生产技术,以设计标准为核心,从多方面角度对机械零部件进行思考,进而才能根据不同内燃机的不同要求生产出相应规格的设备。要想完成对机械零部件的创新设计就要严格地要求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保证在正常的基础操作之上进行设计研究,设计人员需要明白内燃机机械设备的产品规划,明白内燃机的原理,对相关零部件进行技术上的设计,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不断地改进设计,还要熟练地掌握现代科技设计装备,用专业的技术操作,制作出合格的零部件产品,在此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思维与创造力完成对机械零部件的创新设计,追求零部件的新功能、新设计、新结构、新工艺,从多方面实现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创新
2影响机械零件加工的因素
2.1计量误差
我们在进行车削铣削加工时,经常会因为一些人为原因导致一些计量的误差。比如看错数据,计算出错了或者工人们的操作不是非常规范,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和安全要求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这些都会造成误差。比如说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可能会用到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测量机床的零部件的时候可能就会因为一些螺丝没有拧紧,你这次测量和下次测量的结果就会出现非常大的区别。测量的误差也是在计量误差的范围之内,也会在很大程度影响机械零件加工的精准度。
2.2热变形的因素
在机械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只有提高对机械零部件加工流程的重视度,才可以提高机械零部件加工精准度。根据相关调查发现,热变形因素可以分为加工、机床机构和刀具等。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如果零件之间的距离较大,这就会导致零件表面温度上升,从而使得零件内部和外部温度温度过大,继而引发热变形。通常情况下,行业人士将其称作工件热变形。另外,机床结构热变形为两种自身变形和结构变形。如果当机床机构运行时间变长,就会使得零件温度升高,进而影响机床结构之间的咬合度,破坏零件加工的精准度。
除此之外,在进行零件加工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是刀具切割,这就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而摩擦力产生的热量会导致零件变形,这样也会使得零件的技工精准度受到影响,进而造成刀具热变形。总之,在机械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应要注重加工流程,进而提高零件加工的精准度。
3现代机械零部件的创新设计分析
3.1科学地把握机械设计内容和要求
对于整个机械设计过程和机械设备而言,机械零部件设计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生产出合格的机械零部件,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功能,实现设计的机械性能。因此科学地把握机械设计对整个制造过程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分析,把所有的设计要求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把每一个部位的零部件的性能、参数和设计要求都要铭记于心,精确地把握零部件的结构、材料和精度。
3.2科学控制加工中的温度
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确保零部件加工能够达到图纸要求,必须要科学控制加工中的温度。机床设备以及零部件都会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到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在进行温度控制时,要根据温度产生变化的根源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说零部件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调整冷却液用量来控制温度。此外,在使用磨床加工零部件外表面时,高速旋转的砂轮会和零部件产生相对运动,进而出现大量的热能,当温度过高时,会使零部件产生膨胀,影响加工精度,所以要采取水冷的方式控制温度。
3.3机械零部件设计的全面优化
在现在机械零部件的设计中,除了保证设计标准之外,还要根据相关的科学标准、机械学理论方法对机械零部件的全面优化。比如机械动力学、机构学、摩擦学等等,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械零部件生产技术被开发出来,无论是国家还是机械工厂都要及时的引进这种技术对目前的生产情况进行改进和优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就是显著代表,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工厂中的应用保证了机械模型设计的精准性和立体形,更加方便设计人员进行机械设计从而提高了机械零部件的设计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3.4零部件初创期的创新策略
在零部件初创期,零部件制造企业市场影响力相对较小,客户不多,市场占有率比成熟企业低,所以在这一阶段,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目标就是使本企业生产的汽零部件得到客户乃至市场的认可。这一阶段的零部件创新策略,主要是进行零部件的产品创新。创新的主要内容是保证零部件生产的产品质量,提升本制造企业的信誉与树立企业形象。这一阶段零部件企业的创新方法是引进市场上最先进的设备(要注意引进装备的实用性与先进性)与技术,引进专家型、技术型人才并建立零部件企业人才培养机制以避免零部件企业出现人才断层,推动零部件的新产品研发以适应市场高标准需求,进行零部件产品宣传与市场拓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工程制造领域也随之得到了进步发展,要想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效果就必须加强对机械零部件的创新设计研究,这直接决定着机械设备的功能和效果。只有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好的专业性人才,研发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科学设备,进而促进我国机械领域的不断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唐伟.创新设计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22):15+26.
[2]孙菁.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22):142.
[3]许磊.现代机械制造加工新技术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9(19):138-139.
[4]赵烨菊.机械零部件设计的创新理念关键要点[J].山东工业技术,2019(03):20.
[5]张以良,张以理.机械零部件设计的新构思探索[J].南方农机,2018,49(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