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改善,更多的人开始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而当前阶段,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我国最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强化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成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对此,本文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几点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提高其安全性的几点措施,旨在为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措施
近些年来,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事件层出不穷,不仅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更违背了生产农产品的初衷。在此种背景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逐渐受到广泛重视。因此,有关部门应不断强化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以此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健康,为维护社会和谐奠定扎实基础。
1.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存在的不足
1.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未落到实处
当前阶段,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未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大多环节停于表面,没有真正开展到农产品田间、生产车间等,导致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效率未能显著提升。同时,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缺乏及时的预防手段,通常在发生农产品安全事件后,才开展调查与处理工作,进而导致农产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
1.2农产品安全生产缺乏健全制度
尽管人们提升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视度,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农产品生产制度依旧不够健全完善,大部门地区的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也没有明确的生产规定,导致较多农产品在无依据的情况下进行生产,其质量与安全自然得不到有效保证,此种生产制度令人担忧。
1.3消费者缺乏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目前,一些群众依旧缺乏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具体可分为三大方面:第一,过于注重农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忽略了农业投入品标准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第二,一些销售者在进行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只看重经济效益,对销售产品的安全性缺乏严密考虑,未能细致分析产品是否符合人体食用标准;第三,部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未给予足够重视,在购买农产品时未能认真检查农产品是否符合食用标准。
1.4农产品生产工作存在一定问题,增加了监管工作的难度
就目前情况而言,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导致监管工作面临一定的困难与挑战。首先,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内容较多,涉及农产品种植前后等多个环节。其次,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涉及多个方向,包括企业、农业大户、农业散户、农业合作社等等。再次,在开展实际的监管工作时,其过程极为复杂,涵盖了农产品生产、销售以及消费者购买等多个环节。最后,农产品监管工作需要监管多个对象,其中包括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的储存、农产品运输,以及违法销售的商家等,这些都影响着监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2.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几点措施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直接影响我国的生存与发展,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依旧存在一定问题制约了我国农业发展,甚至产生较多负面影响,极为不利。对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刻不容缓。下文立足五个方面,阐述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2.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力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即监管工作不到位。
管理部门各个层级过多,导致权责不明确,甚至存在发生问题相互推诿的情况,进而导致农产品监管工作效率低下。当前阶段,我国已成立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食品的安全卫生工作,同时明确了农业部门的相关职责,使其不断优化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而在未来的展望中,各级部门应不断加强相关职责,严格落实各项工作,避免发生问题相互推脱责任的现象发生,以此提高监管工作的质量。
2.2全面推广标准化农产品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1]。
应积极推广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模式,使各大企业的生产环节更加规范化,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应严格要求其使用标准化的农业投入品,企业全体人员应坚持绿色生产理念。同时,应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加快农产品生产转型,最大限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除此之外,应加强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工作,大力培养农产品企业,使其更加优质,为保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奠定良好基础[2]。
2.3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意识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力度,全面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在开展宣传工作时,可以三方面为切入点:一,加强与新闻等互联网媒体的合作,采用多元化渠道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进一步加强广大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二,监管部门可采用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在公共场合悬挂标语、不断加强生产企业的规范化等方式,在根本上确保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三,监管部门可大力开展培训工作,使更多的生产者与经营者明确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进而督促生产者合规合法使用农业投入品,可采用科技培训、讲解农产品安全知识等手段,全面保障农产品的安全[3]。此外,若发现违法违规的经营者及单位,有关部门应严格按照制度惩处,针对诚信经营的商家,可进行一定鼓励,以此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构建更加安心的农产品生产环境。
2.4在根源杜绝污染,设立无公害化农产品基地
农产品会受到土壤与空气等污染,因此需要有关部门不断加强治理农业污染源的工作,结合各地区的重点问题与重点企业,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督监管,最大程度确保农产品的安全与质量。除此之外,农业部门与畜牧部门应加强整地、治水工作,同时注重管理肥料、农药等工作,以此减少对农产品的污染与损害。同时,应大力监管种植基地与养殖基地,以及合作社与批发市场等,在源头上加强监管力度,进而确保农产品具备良好质量与安全性[4]。
2.5相关领导应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监管部门的领导层,应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将其作为管理工作重点,并不断完善相应的工作计划,针对涉及单位进行重点排查,确保无死角、无隐患,同时建立健全监管工作小组,将工作权责明确规划,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与工作方案,全方位,多渠道地确保农产品生产质量与安全性消费。
结束语:
总结上文所述,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不断强化管理手段,通过多方面的协调合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有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岗位职责感,深刻意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与责任,进而在各个环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保障消费者食用到放心、健康的农产品,为广大消费者造福。
参考文献:
[1]雷兆其. 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途径与措施[J]. 基层农技推广, 2015, 000(006):P.64-69.
[2]李海滨.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途径与措施[J]. 农技服务, 2017, 034(024):202.
[3]谢琪凤, 刘子忠, 曾建中.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J]. 湖南农业, 2016. 000(005):112-113.
[4]张雪红.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探讨[J]. 农家科技(上旬刊), 2019, 000(00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