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演播室应急系统设计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周望一
[导读] 本文根据2011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电视中心实施细则
        【摘要】 本文根据2011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电视中心实施细则,充分结合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三号演播室媒体融合方面的实践和节目运行情况,设计了该演播厅直、转播系统的应急方案,主要对发生影响直播安全的事故或故障时能快速处理的方案进行描述,包括“延时系统”“视频系统全链路冗余备份”“监看系统”“提词系统”“音频系统”和“大屏幕系统”等六个子系统。
        【关键词】 融媒体演播室、应急系统、系统设计
        
1.引言
        现代电视新技术层出不穷,受众对于互动性、沉浸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也催生出了融媒体演播室的概念,即在传统演播室的基础上,融入网络信息和IT技术,实现演播室的主持人、场外的记者、嘉宾、观众的互联互通,同时结合VR与AR的应用,将网络的热点形式丰富的展示出来。
        深广电三号演播室是民生新闻中心的主力演播室,也是实践媒体融合的主要场地,充分结合两微一端,开发粉丝经济,引入了整体式大屏幕、虚拟在线包装等系统,实现了网友评论等信息实时采集和展示、专家微信连线、微信多地访谈等功能,演播室内节目形式也增加了主持人走动、转换区域等变化。
        安全是新闻直播的生命线,在丰富节目形式的时候,也对演播厅的安全播出带来了新的挑战,将新的方式和传统应急系统有机的融合起来也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2.演播厅应急系统设计
        演播厅应急系统是指应对直播过程中发生影响直播安全的事故或故障时使用的紧急处理系统,该系统需要有容易操作、能够快速响应的特点。
        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电视中心实施细则(后简称《实施细则》)的要求,对演播室的应急系统设计了较为完善的方案。在方案设计中,将应急系统分为六个子系统来设计。
2.1.延时系统
        根据《实施细则》第五十条规定,有群众参与的电视直播节目应进行延时播出。
        传统的系统设计是将延时器功能放在播控部门的,但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即时处理各种问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的设计遇到了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播控的人员无法实时获取演播厅情况,对那些需要制片人决定的问题无法做出及时反应;二是一旦由播控将信号切走,再回到正常的播出流程比较复杂。
        因此,将延时功能放在了演播室内,并且将关键节点信号在大屏幕显示出来,便于判断如何快速而准确的进入应急流程,下图为三号演播厅延时系统应急流程图:

图1  三号演播厅延时系统应急流程图
        如图1所示,在整个视音频链路外,增加了一台Panasonic P2播放机,循环播出宣传片或者风光片。在出现无法使用的画面声音的时候,用2X1开关进行切换,直接将内容送到播控,等问题处理完毕,再提前20秒进入直播,到延时器输出正常内容时,切回演播室内容。
2.2.视频系统全链路冗余备份
        根据《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视频系统输出的主备路信号应来自于不同的播出切换设备。
        要保障信号源到播控的整个链路的安全,需要消灭所有的单一崩溃点(该节点设备一旦故障,将造成整个链路崩溃,播控无法得到有效信号)。具体的设计中,对关键设备都采用了主备冗余设计,以达到主设备故障,在极短时间内能够切换至正常工作的备用设备的效果,如图2:

图2 简易视频系统图
        首先,用矩阵第一路输出和切换台输出互为主备,并且使用一个开关同时对两个2X1切换板卡进行切换,这样无论切换台还是矩阵故障,都能做到一键切换。
        同时,给所有的信源都设置了备份并且上屏监看,任何一台设备出现故障,都可迅速判断改用备份设备。
        最后,给链路末端的嵌入板卡、延时器、光发都设置了双通道备份,并且在光发前增设2X1,这样无论何时都可以将安全的信号送到播控进行播出。
2.3.监看系统
        演播厅采用矩阵内嵌HVIEW板卡输出8路SDI分割信号+8台三菱电视做为电视墙监看,如果其中的关键电视(显示PGM和PVW的两台)发生故障,将会直接影响到导播切像。
        因此,在应急设计中,增加了一台格非V10 MVS(画面分割器),该分割器支持16路高清信号输入,两路HDMI输出。
        实际规划中,选取了PGM、PVW、5路摄像机信号、3路SVR信号和6路矩阵输出信号做为分隔器输入。系统如图3:

图3 监视墙系统
        当故障发生时,比如电视4坏掉,可以立刻将电视3和6的输入源从SDI更改为HDMI,这样,演播厅关键信号的监看不会受到影响,6路矩阵信号也能够起到灵活调度的作用。
2.4.提词系统
        因增加了观众留言、嘉宾互动等环节,提词内容会不断变化,因此三号演播厅的提词系统是使用独立X-BOX做为提词控制器和输出设备,可以实时通过串联单实时刷新提词内容,并且主持人和责编都可以控制提词的速度,方便的同时增加了控制器这个故障点。因此在演播厅中为主提词电脑配置了备份电脑,同时增加了一台笔记本电脑+VGA转换器的方式,可以迅速跳过原来的整个提词系统,让提词恢复正常,如图4:

图4 提词系统图
        如图中所示,主备两个提词电脑可以互换,而图中的BNC双通头用以在原提词系统和笔记本系统之间进行物理切换。在实际工作中,曾出现主提词电脑死机后无法开启的情况,最快速的应急方案还是用备份笔记本电脑对整个系统进行替换。
2.5.音频系统
        根据《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音频系统输出的主备路两路信号应来自于不同的调音设备。
        在实际设计中,音频应急系统主要考虑了三个方面,一是为主调音台配置一个数字备台,二是根据节目流程配置备用的有线和无线麦,三是增加导播和主持人之间沟通渠道。
        三号演播厅主调音台是STUDER OnAir3000,在该调音台旁边热备了一台SOUNDCRAFT的Si EXPRESSION 1数字调音台。所有的信源都经过跳线和音分分别接近主备两个台子,若直播过程中主调音台故障无法继续工作,则由2X1按钮一键切换到备调音台继续工作。经过2X1操作以后,所有的监听、到嵌入板卡的音频信号都会一并同时切换。如图5:

图5 简易音频系统图
        由于节目的多样化,在新闻直播过程中,主持人会处于站播和坐播来回变化中,因此直播过程中的麦以无线麦为主,并将有线话筒做为无线麦的热备。具体配置为坐播台上配置2个Neumann的KM184有线话筒,站播区则配置1个Sennheiser MKH 416超指向电容话筒。这样,当无线发射机电池耗尽或者故障时,在楼上的音频人员便能快速切换到备用麦继续直播。
2.6.大屏幕系统
        演播室的康佳大屏系统和在线包装系统是融媒体直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融合后最大的改变,新闻热点、观众留言、投票信息、嘉宾互动等多个内容都是通过该大屏呈现,大屏显示效果由节目组、新闻制作室、网络技术室、在线包装团队等多部门工作人员协作实现。为了及时应对大屏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应急方案。
        大屏幕系统的构成如图6:

图6康佳大屏幕系统图
        设置了两个互为主备的在线包装服务器,分别将信号输出到RGBlink X3服务器的两路输入,再有切换台根据每个栏目抓取背景关键帧,并由AUX母线将关键帧送至X3服务器的SDI输入口。然后,在X3的页面布局中存了3个快拍,分别对应3路信号,若主服务器有问题,则切到备服务器,若两个服务器都出问题(实际工作中出现过),则切至静帧图片继续直播流程。
        在X3处理器之后,设置了4台LCD监视器分别监看X3输出的4路DVI信号,再进入RGBlink X2处理器,转换成12路信号送给6主6备12台光发射机。大屏端同样由6主6备光接收机组成。这24台互为主备的光发光收能够实现即主机掉电的时候,会自动选择备用机无缝接替,增加了安全性。
        在实际工作中,这套系统还存在以下问题:
1)有若干单一崩溃点:X3、X2、大屏本身
2)导控室在3楼,主机在导控室隔壁的机房里,大屏幕则是在2楼,若出现问题,无法及时作出响应。
        因此特别增加了一台备用机位。在使用大屏的时候,该机位负责避开大屏,以实景为背景拍摄主持人,大屏出现严重问题时,主持人直接转身面对该机位,继续进行直播。若大屏系统暂时无法恢复,为了节目内容需要,另设置一个访谈区域,提前布置好台麦和三台电视,每台电视都可显示不同的内容,通过矩阵的直切功能,可以快速更换内容,效果如图7:

图7站播区应急机位和访谈区效果
3.总结
        这份设计方案结合了广电总局的相关规定和大量的实践工作经验,并在媒体融合过程中进行了多次修改。以优先快速处理,再判断解决问题为原则,优化出了一系列系统的应急设计,以及恢复直播流程的应急方案,在三号演播室直播过程中遇到几次故障的时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当然,方案的制定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培养,只有在日常工作中能对照方案多培训,多练习,才能真正的落实总局关于安全播出的精神,切实的实现播出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11年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电视中心实施细则 [S]
个人简介:周望一,1981年1月,男,汉,四川省成都市人,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