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质量是施工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建设效益。为了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开始出现大批建筑工程项目。地基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合理选择桩基注浆施工技术,可以维护工程建设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后注浆技术;技术原理;应用
引言
建筑工程中桩基础的后注浆施工技术是一项相对较先进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有减少桩的沉降,减少泥沙的产生等优点,既节省了施工成本,又提高了桩基的实际承载力,具有实用性强,技术操作简单,应用效果好等优点。
1后浇筑施工原理
建筑工程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原理是:在桩身施工过程中预先对注浆管进行预埋,将预制好的浆液通过注浆管注入桩底的土层中,经过各种物理和化学反应后,周围土层的力学变化增加了桩端的阻力,减少了桩基的沉降,并增加了桩基的承载力,提高了整体的施工效率与质量。
2准备工作
2.1应用设备
建筑工程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环节是注浆,需要应用到压浆管设备,压浆管也是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环节中最核心的应用设备。建筑工程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中使用的压浆管,最常用的为通过超声波检查的声测管,如果是桩底注浆,需要在注浆管底部开一个直径6~8mm的孔,如果在桩侧注浆,则需要在桩顶下8m每间隔9m开一个直径6~8mm的孔,并用胶布缠裹好开孔部位,并使用橡胶皮做好外套密封[1]。
2.2压浆管制作
压浆管管材可以使用直径为25mm的无缝钢管,通过超声波检查,压浆环管管材选用直径为20mm的优质塑料管。压浆管可以通过焊接或丝口连接。压浆管的上端需要用丝堵密封,三通在底部焊接,以便将压浆环管缠绕在钢筋笼上并连接到三通上,形成压浆管道系统。在压浆环管上,上下排浆口需要设置为4-6cm的间隔,排浆口直径为5mm。注浆直管的全部接头需要进行密封处理,避免因为连接质量问题导致管道堵塞,影响注浆效果。
2.3压浆管布设
注浆管的布置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操作要点确定。钢筋笼内需铺设两条直径为25mm的无缝钢管,钢管底部需要延伸至桩底标高下端400mm处,并设置灌浆环直观地进行灌浆连接。在桩基的顶部,每12m需要设置一个注浆环管,一端连接到其中一根注浆管,另一端连接到另一根注浆管。
3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要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时,首先需要做好施工前准备,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工程设计和图纸规划等,提前制作好注浆管,并与钢筋笼进行焊接连接。同时,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施工操作要点进行明确,根据工程实际合理配比静态泥浆,保证孔壁稳定性。同时需要对注浆量、注浆压力、注浆时间等进行准确计算和预测,并针对注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预防处置,保证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可以高效应用,发挥真实的施工作用,提高整体的施工效果。
3.1确定注浆速度
砂砾层为桩端持力层,渗透系数比较大。由于注浆压力比较低,必须明确注浆泵额定工作压力,将其控制在8MPa。在具体施工时,选择固定注浆泵开展施工操作,采用移动注浆灌注方式,不断缩短注浆辅助作业实践,以此加快注浆速度。
3.2控制注浆顺序
在注浆施工作业中,应当采用承台群桩开展施工,实现一次性注浆操作。先开展四周施工,之后再开展中间施工。通过此种施工顺序可以防止水泥浆流失。在具体施工作业中,必须做好相关记录工作,记录内容包括施工注浆起始时间、注浆量、突发问题等[2]。
3.3开塞控制
如果成桩时间和注浆时间间隔比较短时,说明桩基混凝土的强度比较低,将会直接影响注浆施工作业安全与质量。基于以上方面,在进行开孔施工时,必须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2d内开工,在施工现场实时观测高压注浆泵压力,准确记录开塞情况。
3.4控制桩端注浆水泥量
在施工过程中,桩端注浆水泥量应当大于2t。在水泥浆搅拌之前,准确计算水泥浆配比水用量,做好相关标记。水泥浆控制后,放入过滤网,以免注浆管内部存在水泥颗粒,从而导致管路堵塞。在连接注浆管和注浆导管时,必须确保接口位置的密封效果,严格控制注浆压力精确度。在开展注浆作业后,当注浆压力比较大时,必须实时观测浆液注入状态与压力表,同时做好记录工作。当注浆量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当停止施工。关闭三通下阀门,开启上阀门,以免注浆导管内溢流水泥浆。
3.5注浆管连接与安装
开展注浆管施工时,需要应用丝扣连接方式。孔口安装时,通过管箍连接注浆管。与孔口连接时,必须注重注浆管焊接质量,满足验收标准后,开展下一阶段施工。使用铅丝捆扎和固定钢筋笼与注浆管,将捆扎点均匀设置在加劲箍位置,保证纵筋底部的平整效果。在进行空孔段注浆管焊接时,应当保证密封效果。在钢筋笼下放期间,杜绝晃动和冲击问题,也不能对下部注浆导管进行悬吊处理。工程监理人员应当注重监测注浆施工过程,确保其满足施工质量。
4建筑工程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4.1注浆管方面
在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注浆管的制作、安装和性能试验等。注浆管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端部花管、中部直管以及上部接头,是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制造注浆管的时候要根据工程实际合理选择管材,并做好注浆管的连接与安装,在安装注浆管时,通常需要将两根注浆管焊接在钢筋笼内圈上,以此提高注浆管的稳定性。
4.2技术应用方面
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操作简单,技术应用效果好等特点,但仍需做好技术应用保障,加强施工技术应用监管与控制,加强对钻孔施工、注浆管制作和安装、压水试验以及注浆施工等环节的质量管理,保证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高效应用,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其中,压水试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检查注浆管的安装质量和使用效果,主要检查注浆管的密闭性以及通畅性,及时发现注浆管堵塞或者漏浆等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注浆质量问题,影响施工效果[3]。
4.3现场管理方面
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做好现场管理,包括人员原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以及技术管理等,根据施工计划优化人员配置,准备好桩基后注浆施工所用各种材料、浆液、注浆管以及注浆设备、钻孔设备等,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4.4质量控制方面
施工企业需要加强质量控制意识,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检测,开展施工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等,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在注浆施工完成后及时开展各项质量检查,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质量标准评价注浆施工技术应用效果,检查其施工质量是否满足建筑质量要求,及时发现注浆施工质量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提高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技术支持下,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全面考察施工现场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工艺,以此维护工程建设质量。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桩基施工方式,可以缩短工程周期,还可以加强工程质量,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虞春华.房屋建设中桩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检测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8):19-20.
[2]王骏.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4):28-29.
[3]谢志专,李慧明.后注浆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桩基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8(0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