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技术在景观评价中量化分析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王博
[导读] 景观评价需要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对拟建地区景观环境的现状进行考察和评价
        摘要:景观评价需要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对拟建地区景观环境的现状进行考察和评价,既需要科学的研究方式,也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这样才能使景观评价更加全面,更加合理。传统的景观评价大多数是从专家叙述和群众感知的层面上完成的,所以并不能保证景观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无法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拥有了更加先进的技术,譬如GIS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功能,补缺了以往景观评价体系中的空白,在可视化表达的同时能够实时产生关联数据,为景观评价带来了更加科学的平台,有利于景观评价进行量化分析,为设计师拓展了更多的评价视角。
        关键词:景观评价;GIS技术;量化分析;应用;研究
        一、概念叙述
(一)景观评价
景观评价需要综合运用社会学、艺术、建筑学、美学等多门课程和观点,它是在不断地考察和分析下得出来的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发现拟建地区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会给景观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并且客观的评价景观资源,从而提出有利于景观环境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措施。我们能够通过评价反映出景观质量的好坏,让人们对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般来说,构建一个全面的景观评价体系,能够减少人们在景观评价中的主观色彩,有利于我们科学、可持续地开发利用丰富的景观资源,满足人类对生存环境和生态建设方面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将一些风景和城市风貌的资源优势体现出来。我们要以事实为依据,综合整个资源评价,达到平衡景观发展和生态维护的目的,充分体现出景观评价的作用和价值。
(二)GIS技术
GIS技术也是多门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它是在计算机的基础上,结合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对空间数据进行收集、管理、贮存、检索、处理、描述和分析,在资源利用和环境应用领域上有着技术先导的地位,它的核心功能体现在分析与管理,能够快速完成决策制定,并且进行客观合理的标准评价,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及确保可持续发展带来技术支持。虽然GIS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不容小觑,它已经渗透到我国的各行各业,与社会生活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能够很大程度地提升生产活动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景观评价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它的研究涉及到景观的各个组成部分,而GIS技术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恰好能够满足景观评价的需求,可以利用GIS技术推动景观评价研究的发展,让景观评价工作更加有效率。
(三)量化分析
量化分析其实就是将一些不明确、较模糊的因素用实际具体的数据来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方便和直观的看出各个因素的变化趋势,从而达到分析比较的目的。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实现景观评价量化分析的前提,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我们已经能通过量化分析的方式推动景观评价研究的发展,能够在短期的观察之外,综合长期的数据信息和经验,从中分析出可能的脉络,准确的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达到分析研究的目的。客观环境量化主要是对构成景观环境的客观因素进行定量化的展现,譬如山川、河流、植被等,而主观感受量化就是给相对应的主观因素进行定量化的展现,譬如动感、美感、色彩感等。


        二、GIS技术在景观评价中量化分析的应用
(一)GIS技术在客观环境量化分析评价中的应用
景观评价涉及的空间数据包括山川、河流、植被等,影响景观评价的因素较多,GIS技术可以充分展现自身的空间分析能力,在原有的地形图和相关规划图纸等资料的基础上,构建地理模型,综合运用影像分析识别的方法,在计算机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达到景观浏览的目的,让景观环境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主要是通过解析卫星影像,进而判断出各个区域的山川河流植被的分布情况,确定潜在评价的景观节点,完成前期资料整理阶段。
视觉吸引力的含义是景观环境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仍能维持自身特性及结构的稳定,在受到侵害后的自我修复等方面的能力。一般来说,景观环境抵御不良外界因素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越强,相对应的视觉吸收力就越大。可以选择地形起伏度、土壤稳定性、植被丰富度等方面作为评价标准,在GIS技术的支持下构建完善的景观视觉吸收力评价体系,更好地指导有关部门进行景观规划。要合理利用GIS平台的数据分析工具,加强景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评价,对各评价要素进行空间错位,结合景观节点进行分类分析,在探讨和整理后,得出景观环境视觉吸收力的评价结果,希望有关部门能作为参考,尽快制定出景区开发决策。
(二)GIS技术在主观感受的量化分析评价的应用
景观环境主要是由自然景物构成的,它能给观赏者带来美感,那么景色质量就是景观环境的美学质量。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景色质量是人们对景观环境的总体印象,它的评价往往与实际的景区景点关系密切,主要受参观者的心理活动和景观环境自身因素影响,共同构成景色质量评价。所以,为了更好地描述参观者在景观环境的视觉刺激下产生的反应,需要先评估景观引发的美学反应的质量,当然,评估指标是复杂且特殊的,需要GIS分析平台的技术帮助,从而达到研究意图,构建景色质量评价体系。群众作为景观评价的主体,他们的参与和反馈一直是景观评价的重要方面,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等设备发布信息,而GIS平台则分析整理群众对场地景观评价的结果,让大家更加了解并且自愿关心栖息地景观保护,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全面提升社会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这也对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积极意义,十分有价值。人们在主动参与景观评价讨论的过程中,也能促进景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对社会文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语
综上所述,GIS技术能够为科学合理地量化分析提供帮助,有助于实现景观评价研究的科学化发展,也会使分析评价更加细致具体。GIS技术在景观评价体系中应用广泛,可以在景观评价数字化和量化的数据信息形成后加以处理,从而得出准确的评价结果,使其更有说服力,让整体的景观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有助于有关部门作为参考,从而快速制定出景观环境的有效开发利用策略,挖掘丰富的景观资源,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能进行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景观评价,需要一种整体观[J]. 宋立民.  设计. 2016(21)
[2]景观评价——从感性走向科学[J]. 宋立民.  设计. 2016(01)
[3]当代科学技术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学[J]. 成玉宁,袁旸洋.  风景园林. 2015(07)
[4]走向循证的风景园林:美国科研发展及启示[J]. 陈筝,帕特里克.A.米勒.  中国园林. 201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