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检测实验室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9期   作者:王霞
[导读]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此同时,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相比以往也有了巨大的提升,其中,检测实验室对于制定标准与质量检测具有非常关键性的意义,检测实验室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本文从测量管理体系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工作策略与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技术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测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发展策略
1检测实验室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与测量过程
        在检测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必须要确定计量要求,这是基础性工作要素,只有确定清晰明确的计量要求,才能够有的放矢,围绕要求来开展工作设计。计量要求通常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不确定度、测量范围、分辨率以及操作者技能要求,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因此,必须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从而让检测满足计量要求[1]。除此之外,部分要求是针对使用者,部分要求是针对测量设备,部分要求是针对测量过程,要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和测量需要,对检测过程加以优化与实施。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技术指标检验规范,并且确保其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执行性,其次,要明确和细化指标需求,并且进行相关的理论计算和数据验证,确保测量要求能够被满足,最后,要将测量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计量要求,通过相关的设备进行初步实验,确定设备是否符合工作需求,被测量对象是否与设备能够完好配合等等[2]。
2对测量过程的设计确认,实施形成文件并加以控制
        在开展具体的计量实验时,要根据技术工艺的计量需求和测量设备计量特性开展工作,因此,相关的实验人员要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就工作细节进行讨论,从而确保选用合适的测量设备。要根据实验室检测业务的特点,对测量过程的整体环节进行设计确认,并且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可实施性,形成相应的文件,并且对所有技术细节进行清晰的呈现,每一个测量过程的设计都要符合相关的科学原理,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要设定相应的检测体系,及时发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纠正措施。对于每一个测量过程,都要严格执行控制变量法,重视包括操作者、设备、环境条件、应用方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要根据文件化程序开展测量过程,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开展测量,应用标准化测量程序和测量软件,保障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标准性[3]。
3在设计的受控条件下实现测量过程,确保量化的科学性与精确性
        为了充分满足计量要求,需要根据设计所确定的受控条件开展实验,并且严格对测量过程进行精确的控制,所使用的设备必须要有标准化性能,同时,测量程序要符合需求,环境条件要在设备的允许范围之内[4]。最后,要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检测,并且出具标准化的结果报告。测量过程是检测工作的核心环节,其性能特性包括测量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可重复性、操作者的技术能力等其他要素,因此,操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方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质量和检测效果。通常情况下,对于任何一次测量过程,都要评价测量不确定度,要通过控制变量手段对所有已知影响测量变化的来源进行分析,并且出具相应的报告文件[5]。


4测量管理体系在检测实验室中的实践
4.1明确相关方的测量要求
        在一个样品的检测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检测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而言,检测实验室需要考虑到测量范围、测量偏差、重复性、稳定性、准确性分辨率、死区、误差、零点漂移等要素,在开展具体的测量工作之前,要对以上内容进行周密的计算与分析,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要素,并且确立最为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和评定程序,从而保障相关的测量需求。要充分与客户技术进行沟通和交流,满足客户技术的测量需求,对产品技术规范、合同书等内容进行充分的研读,确保重视各项细节[6]。
4.2建立实验室的计量方针和测量目标
        在检测实验室中,测量管理体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要结合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条件和服务项目,构建符合需求的测量目标,明确测量体系。要确定测量过程以及相关计量职能,包括管理职能、资源管理以及持续控制方法、检测技术、结果后处理等等,确保各个过程之间的环环相扣。在检测过程中,要严格保障运行程序的有效性,实施精确化的控制,并且对操作过程加以监控,对关键部分和特殊部分实现个性化管理,由人工操作与机械操作进行有机结合,确保检测的有效性。最后,要结合实验室现状,将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信息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构建高效透明的云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息文件的高效传输,以及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7]。
        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与改善。在传统的检测实验室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情况,往往进行一定程度的复验和控制,但是却淡化了对于不符合的认知,因此,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对于测量结果的评价工作,要构建科学的测量管理体系,一旦发现检验结果的误差,要深度寻找原因。其次,要重视测量设备的标准化程度,对于那些疑似损坏或者产生故障的设备,要及时进行返修或者更换,从而让设备满足标准化使用需求。最后,需要加强对于测量过程的管控,使工作流程更加规范,防止由于人工操作不标准而产生的测量误差。
        总而言之,实验室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不断改善工作思路,革新工作方法,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规范化工作流程,从而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保证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1]毕言锋,曲国晶,程广剑. 浅谈实验室测量仪器设备管理[J]. 中国检验检测,2018,26(02):55-56.
[2]贺园园,杨瑞娟,梁腾飞. 强化高校测量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J]. 住宅与房地产,2018(07):172.
[3]付克璐. 工程测量实验室环境建设与管理研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5):24-25.
[4]李萌萌,陈为公,岳丽宏,周凯. 基于COWA的高校工程测量实验室安全管理灰色聚类评价[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8,39(06):116-121.
[5]张国奇,魏丽琢,段惠芳. 检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全过程管理[J]. 中国检验检测,2019,27(03):38-39.
[6]徐进. 基于工作中的实验室测量仪器的管理维护探析[J]. 才智,2019(28):226.
[7]张新东,韩越.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室开放建设管理对策探究[J]. 建材与装饰,2019(34):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