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工会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9期   作者:翁栋
[导读] 互联网背景下,借助互联网优势促进工会工作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借助互联网优势促进工会工作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有助于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互联网+”对于学院工会来说,将引起工会组织结构的分化和整合,运行机制及工作方式的变化等。在“互联网+”背景下,学院工会工作应突破原有的运作逻辑,本文旨在研究互联网景下学院工会如何创新工作管理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学院工会;工作模式创新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工会项目研究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工会工作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2020GHYB01)的结题论文。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为尽快完成互联网时代中国工会的转型升级,2017年2月9日全总下发了《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2017-2020年)》和《全国总工会网上工作行动计划》,提出要建成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实现职工入会服务和工会管理网络化,全面实时准确掌握全国基层工会组织和会员信息。对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工会来说,就是要促进教职工相互联系,成为有组织的团体,实现组织认同。“互联网+工会”代表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创新工会业务流程,提高工会工作质量与效率。互联网背景下,借助互联网优势促进工会工作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有助于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
        本研究采用以下四种分析法进行研究。文献分析法:查阅相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收集相关的内容,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实践观察法与问卷调查法:对学院工会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合问卷调查,总结出存在的问题,阐述互联网对工会工作的影响;实践观察与案例分析法:在充分考虑国情、省情、校情的前提下,学习、借鉴成功案例,总结出互联网+工会发展的过程和基本特征;经验总结法: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提炼出加强“互联网+”学院工会工作管理模式平台建设的策略。形成研究结果。
        二、学院工会现状分析
        1、工会工作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学院工会的建设经费额度非常有限,学院配套的行政经费支持力度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和不足。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动态的思维,但是学院目前主要的构建方式有:微信学院公众号、浙江旅游职业学院OA平台、工会QQ群,类别少而且简单的服务推广方式。
        2、工会工作网上平台
        学院工会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上凸显薄弱,其手段与方法主要用于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深层次的应用不足。信息发布以单向传播为主,以“通知”为主要形式,多是以节日温暖、高校党政信息、比赛活动等为主,这一类的信息多是以福利为主,缺少与教职工的互动,在基于“互联网+”的具体落实尚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
        3、工会工作队伍建设
        学院工会的建设和开展主要依托于各个二级系部工会组织,而目前学院工会管理人员都以专职教师兼职为主;呈现出互联网的思维水平欠缺,导致在互联网+工会发展过程中进度比较缓慢。“互联网+”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经费去开发和完善,现有人才队伍在时间和精力上的保障力度存在一定不足。
        三、互联网 + 背景下的学院工会工作管理模式建设的策略
        1、提升品质体验的服务目标
        基于互联网的背景,加强“互联网+”学院工会工作管理模式平台建设,由学院工会、二级系部工会指导的各类社团以及相关教职工个体构成的多主体协同组织,密切联系教职工群体,调动、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意性。
        2、构建协同发展的运行模式
        利用好“互联网+”工具与平台,广泛收集教职工个体的相关需求信息,科学分析并满足教职工的需求,并通过智慧平台让教职工参与到相关项目的决策以及具体工作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增进教职工之间的交流,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营造积极向上、愉悦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互联网 + 背景下的高校工会工作实践方案
        1、依托互联网技术增强职能实效发挥
        学院工会自媒体建设中应坚持五微服务,即:微信息、微矩阵、微服务、微沟通和微维权,在服务过程中应突出民主监督和维权内容,要注重信息的传播,听取学校教职工的意见,在教职工合法权益维护方面,应做好法律法规普及工作,提高教职工维权意识,设置网络意见箱、用互联网论坛等,掌握教职工思想动态、定期在线收集意见建议,做好双向反馈工作。在学校建设发展方面,利用新媒体平台为学校教学科研、校外培训、技能竞赛提供窗口,促进教工交流与信息共享。在教职工党建学习方面,依托新媒体平台作为联系全体教职工的纽带和桥梁,组织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重大方针政策,通过系部调研进行方案提议,进而促进我校党委决策更加科学、高效的民主建设。
        2、依托互联网技术加强网络舆情跟踪
        互联网开放的时代,要时刻警惕外来反面信息侵蚀,工会应该承担着对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及政治引领的责任,学院工会及分工会负责人应该进人到职工群众的网络交流平台,这样可以及时了解教职工的心理状况,学院工会工作内容与教职工切身利益联系紧密,不仅要发挥好服务功能,“互联网+”时代工会的教育应突破单向教学方式,实现随时随地、双向交流的互动式学习,与“微信、钉钉、微信公会、学院工会微社区”等新媒体融合发展,增强工会在教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重要性,使工作与教职工的利益有效融合。
        3、依托互联网技术建设活力型智慧工会
        随着5G 时代的到来,将学院工会工作融入互联网中,工会工作形式的创新及其活动形态,使学院工会工作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微站吸引能够帮助学院工会的好政策和信息更加安全、准确、及时地传播到学院教职工的手上,更好地带动微信官网、微信群和微信社区的推广使用。在微站上可以设计一个服务信息界面,工会可以发布学校的各种优惠活动,享受各种服务政策;以及引入互动窗口,将教职员工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提出的各种提案以及建议举办各种投票。此外,工会微站上可以与杭州市萧山区文旅、住建、人社、广电通讯等部门的信息接口建设,以互联网上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加强互联互通,有效提升工会工作效率,及时填补教职工生活需求,为其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五、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总书记多次就网信事业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不断深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互联网+”业已成为国家战略。通过本文的探讨分析可以了解到随着时代发展、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学院现代化工会工作平台的建设凸显其重要性。研究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工会模式的创新与选择,提出构建“互联网+”时代高校工会模式的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对我国高职院校工会组织如何创新工作管理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卫霞,史军.关于新媒体时代高校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J].山东工会论坛,2018(03)
        [2]戴薪宇.“互联网+”模式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创新研究,2019(12)
        [3]陆明.用新思维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工会工作[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
        [4]张岩.“互联网 + 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
        基金项目:2020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工会项目研究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工会工作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2020GHYB01)
        作者简介:翁栋(1984-),男,浙江杭州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文化传播、市场营销、广告设计
        
        
        
        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作者:翁栋 139******17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鉴枫景6-1 邮编:310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