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9期   作者:肖敏 肖健 吴亚洲
[导读] 气象事业是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行业,通过准确的气象预报

        【摘要】气象事业是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行业,通过准确的气象预报,人们能够预知天气动态,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提供依据。气象事业能够为其他行业提供保障,而短时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它是防范气象灾害,维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对短时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短时天气预报;防灾减灾;应用
        气象事业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许多益处,人们通过研究天气的变化规律来更好的为人类造福。在气象事业中,短时天气预报是一个很重要的类别,人们通过对短时间内天气变化规律的研究能够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而为人们争取应对自然灾害的时间,避免造成更多的损失。
1 短时天气预报的特点
1.1 短时天气预报具有实效性
        多个短时临近分子软件的集合是组成短时天气预报平台的重要部分,短时天气预报平台在操作时非常便捷,工作人员在具备专业的气象知识以及设备操作方法的前提下就可以进行短时天气预报的相关工作。一般来说,在短时天气预报工作中,工作人员一般要通过雷达来控制运行软件以及自动雨量站显示软件等系统,进而在多个方面来预测分析气象状况。而短时天气预报是具有实效性的,在天气预报的传达时间以及空间方面的质量都很高。它能够及时的为人们传递气象消息,同时在空间方面能够为更多的地区进行短时天气的预报,这使得短时天气预报可以更快的通知相关地区地气象情况,为当地人群争取抗灾的宝贵时间。
1.2 短时天气预报具有精准性
        短时天气预报还具有精准性,能够准确的预报天气消息,为人们提供精准的天气预报。短时天气预报的精准性非常重要,若是没有精准性,那么短时天气预报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不精准的短时天气预报即使向人们进行了播报,也是没有用处的,在防灾减灾方面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错误的天气预报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浪费人们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人力与物力,长久下去还会让人们失去对短时天气预报的信任,也妨碍短时天气预报工作的开展。所以,短时天气预报的精准性非常重要,只有精准性得到了保证,短时天气预报工作才能够更好服务于人们。
1.3 短时天气预报具有针对性
        短时天气预报的针对性也非常重要,从时间角度上来看,短时天气预报应该及时的提供气象消息,只有精准的做出有针对性的预报才能够真正的为人们提供帮助。而从空间上来看,短时天气预报应该针对不同的地域开展气象预报工作,每个地域之间的自然条件都不一样,气象也是具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域之间的气象预报工作应该有针对性的开展,针对不同地域进行不同的短时天气预报工作,为当地人们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帮助人们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 短时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1 在城市防灾减灾方面的应用
        短时天气预报在城市的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城市的安全运行、交通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影响。市民能够通过短时天气预报满足自身对气象信息的需求,短时天气预报的预警机制也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好地服务体验。在城市方面,政府可以建立各种发布气象预警机制的平台,提升专项气象服务的能力,为人们带来更加及时的天气消息,以增强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市民们可以通过这些及时的平台来了解天气情况,及时的为防灾减灾做准备,更好更快的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2 在农业防灾减灾方面的应用
        气象方面的防灾减灾工作主要是人工降雨以及人工防雹,通过人工方面的手段来调节天气情况,改善自然气象对人们带来的影响。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农业的生产将会受到严重打击,农作物的生长将会遭到破坏,许多农业生产活动也无法开展,这会给农业生产者带来极大的损失。短时天气预报的存在为人们调节气候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短时天气预报的实效性、精准性以及针对性是辅助气候调节的重要依据,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短时天气预报制定更加精准的气象调节策略,大大提升了作业的效率。短时天气预报的存在为人们建立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以人工降雨和防雹工作为主的体系得以建成。
2.3 在强对流天气预警方面的应用
        一般的气象观测方式更加针对的是大尺度的天气系统,很难识别到强对流中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这也就需要短时天气预报来弥补缺陷。短时天气预报具有一般的气象观测所不具备的优势,它能够依据将常规的观测资料和云观测资料结合起来,针对对流天气实时的进行监测,进而生成包括全国各个地区在内的所有强对流天气1、3、6小时之内的天气预报,然后对观测结果进行综合的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短时天气预报的检测提供了进步的可能性,短时天气的监测将会变得更加简单,同时也会更加准确及时。例如,SWAN这一预报系统,它包含的TITAN算法能够很好的解决风暴虚假合并以及风暴序列簇分离的问题,将对风暴的识别变得更加轻松,更好的对风暴进行追踪以及预警。再比如BJ-RUC快速更新系统则可以依据已有的观测资料,完成对天气的3小时快速更新预报以及1小时的预报间隔高空预报等,这使得短时天气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 提升短时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应用的策略
3.1 建立相关的人才管理监督机制
        相关部门应该更好的完善短时天气预报的人才管理监督机制,如此才能够提升天气预报工作的效率,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短时天气预报行业更好的发展。对于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对于各种不符合工作规范的行为应该鼓励举报,还可以组织各种不定期的检查,严格对违纪行为进行处理。鼓励员工更好地开展自己的本职工作,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更好的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3.2 将定性与定量预测结合起来
        我国传统的短时天气预报一般都是采用定性预测的方法,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短时天气预报工作也应该有所改变,采取定性与定量预测方法相结合方式来开展工作。要更多的研制有关气象灾害的管理方式,建设全新的短时气象业务发展平台,对现有的短时气象系统模式进行创新,提升气象预测的精准性,使气象预测的结果更加准确。与此同时,还应该对模拟预测研究进行加强,将模拟预测的结果与实际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进而寻找更加合理的模拟预测方案,将成功的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短时气象观测工作当中去,提升短时天气预报的工作精准度。
4 总结
        短时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当今时代,各种科学技术都在不断地发展着,在天气预报领域来看,也有了更加先进的观测技术来辅助人们的工作。人们要认识到短时天气预报的三个特点,运用先进的技术提升短时天气预报的工作效率,更好的发挥其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德庆央宗,次仁.论短时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J].科技展望,2015,(27):258-258.
[2] 王媛.短时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应用探讨[J].北京农业,2015,(3):151-151.
[3] 代华光,顾忠顺.浅谈短时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6):196-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