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资源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及加强措施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曾凡义 彭湘先
[导读]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是重要的基础资源,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对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浙江博睿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是重要的基础资源,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对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才能更好地助力经济发展。
        关键词:自然资源管理;经济发展;意义及措施
        引言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村地区是依靠自然资源来生存和发展的,因此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问题,同时也对社会的安定和谐产生重要影响。在新时期为了进一步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就需要逐步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各级各部门需要相互配合,从而做到法制化管理以及有序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自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做好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能够直接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从而逐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1自然资源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统筹经济发展与用地保障等之间的关系。强化自然资源管理,积极探索科学的管理机制,可以为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有序推进,更好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用地保障等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持。当前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工作越来越重视,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如何加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统筹管理,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相关部门探索的重点。通过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可以更好地在经济发展和用地保障等方面提供科学的规划指导。二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对于人民群众而言土地资源是重要的保障资源,随着国家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想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就需要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而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发他们参与土地生产的积极性,更好地通过生产劳动创造更大的价值,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统筹管理水平。对于政府而言加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科学配置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尤其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和工作的实施,政府也需要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统筹整体发展的大局,进一步加强宏观调配,通过有序的管理进而更好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2加强自然资源管理措施
        2.1应用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关键技术
        2.1.1一体化数据模式驱动整合建库技术
        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必须要按照统一的时空框架、信息分类编码、信息资源目录、面向对象组织等基本原则来进行设计。同时,该平台设计过程中还要以逻辑组织、业务应用、物理存储、数据结构为导向为完成逻辑统一组织、应用服务管理、物理分享存储、数据动态整合奠定基础,最终实现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模型驱动的整合建库。在平台设计过程中,数据动态整合是结合自然资源的源数据的不同结构特征,运用相应的数据建模手段,对各类自然资源数据进行动态化建模,同时还要结合数据模型完成多元异构数据的整合、分析与加工,并通过相应的定义数据字段组成、类型、名称、映射关系等来满足自然资源数据动态整体的具体需要。元数据库是信息数据库中的核心,也是基础。因此,在平台设计时还要结合不同数据的类型特征将各类自然资源数据资源信息以影像、文件、矢量、报表等数据库的形式通过资源目录来完成自然资源数据逻辑统一组织。
        2.1.2跨业务、跨层次的自然数据联动更新技术
        在数据联动更新机制下,可以借助相应的关系模型设计建立、完善相关部门(如测绘、土地、地质)等的数据联系,并将相应的业务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最新的自然资源数据自动沉淀到数据操作区之中,并得到主管部门的确认后,则可以将这些业务数据纳入到数据仓库中,以完成相对应数据的类别、内容等的实时更新。


        2.2强化土地使用监管,加强审批流程优化
        一方面在要围绕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加强违规用地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切实保护基本农田有序开发和利用,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围绕土地使用管理等合力监督,及时发现违规行为并予以惩处。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卫星遥感技术对基本农田实行可视化动态管理,确保土地资源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要围绕土地审批等机制进一步流程优化,推行线上审批和一次办好,加强部门联动,完善相关的大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从而及时提高土地审批效率,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2.3创新完善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法制、体制和机制
        其一,根据形势发展和机构改革的需要,应适时启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修改完善工作。条件成熟时,由自然资源部与有关部门一起,向国务院建议出台“自然灾害(预)防、控(制)、治(理)条例”。最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来(预)防、控(制)、治(理)自然灾害。其二,建议由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的综合部门统筹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具体职能分别由地质、土地、矿产、海洋、林业、草原等业务部门行使。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须有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其纳入各地各级防灾减灾规划和计划,使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其三,防治自然灾害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自然的致灾因子,也涉及人为的致灾因子,消除致灾因子需要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由相关部门来齐抓共管。建议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安全、应急、气象、地震、消防、海警、防疫和发改、工信、财政、应急等部门协调,以形成防治自然灾害的强大合力。其四,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防治风险评估机制、群测群防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协作联动机制、动员疏导机制和受灾保险机制、灾后重建机制等。建议把我国防治地质灾害的经验推广运用到其他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中去。其五,借鉴联合国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年”活动和实施《国际减少灾害战略》的做法,在我国组织开展类似的行动,尤其需要在全民中大力倡导科学的、先进的自然灾害防治文化,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意识。
        2.4推进地球空间网格研究科技创新
        开展地球空间网格研究,是自然资源全要素时空大数据统一组织整合、统一调查监测、统一评估管理的需要。地球空间网格作为一种新型时空关系表达技术,一方面可通过统一空间参考框架,有效关联多源、多维、多尺度信息,充分体现自然资源要素实体在立体空间上的独占性,消除数据间的不一致,避免矛盾和冲突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获取同一尺度下每个网格所承载的全部自然资源要素实体信息,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全要素、全覆盖、全空间的三维空间数据管理,进而对地球空间的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进行空间网格化管理,可实现自然资源“一张图、一平台、一个库”的建设目标,满足统一化、精细化、空间化管理的需要。
        2.5加强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应用
        我们应积极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加强云平台、云计算能力建设,注重人工智能在自动化、智能化影像处理、资料流转、成果质检、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应用,逐步推进测绘生产从物理端转向云端的新型业务模式。
        结语
        我国目前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借助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机遇,凝聚力量,对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进行落实,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减少行政管理成本,提高政府效能。
        参考文献:
        [1]刘欣.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改革的探讨与对策[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5):13~22+29.
        [2]靳利飞.关于新形势下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2017(2):1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