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变电站的设计配置一体化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进行一体化的改进工作,保证设置与配置信息的一致性。相关人员要研究可以通用的智能软件,解决信息不能共享的问题。对于网络分析方面要做好相关的准备材料,以便于准确分析。加强各个模块的功能准确定位,合理运用。还要对我国智能变电站的现状进行分析、改进。本文对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进行研究,设计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一体化技术;工作原理
一、设计配置一体化的工作原理
设计配置一体化需要线设计出相关的蓝图,然后在经过设备进行操作测试,相应的配置是由智能装置ICD 模型进行工程实例来研发的,再通过一定的映射,来创建一定的装置间的联系来进行具体工作。装置的图模设计与实例是相对应的,装置图元间的拓扑联系是建立装置虚端子映射表的条件。装置图元对于各种输入、输出已经有了准确的定义,并且有了标准的命名。智能变电站的装置图元是和装置的 ICD 模型相互对应的,有一定的联系,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尽量要用些标准的定义,对于不太明确的尽量不用,减少碰撞问题的发生。图模的创建很简单,就是把一些文件输入进去,如果发现不良的反映就要发出警示,应检查问题,停止输入,图模对不同的电压,显示出的信息会不一样,所以厂家不应该提供一样的同一种 ICD 信息,而且现在 ICD 文件的相关准确的规范还没有规定,厂家对一些设计标准不了解,想要设计出标准的设备很困难。智能变电站主要采用光钎的方式传输信息,取代了光缆传输。并且传递出的信息准确性相当高,无误差。对于采集一些资源,发生的浪费的问题也不存在,减少了重复采集资源,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还采用了比较的特别的应用方面的功能,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建立智能变电站的使用面积也变少了,布置合理。
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与主机设备实行分离的政策,保证了工作环境的问题,一些重要的设备均放置在主控制室内,与其他设备用 KVM 相互连接着,屏位的设计也合理,尽量多把装置放在屏位里,合理运用屏位,面积运用合理。对操作站的监督相对多一点,主控制室相对少一点,这样操作员也起到了监视作用。对于二次电缆的研究,得出了工作原理,最开始的图标设计问题、连接问题、校队问题等,到最后的总体蓝图设计,还有一些配置问题,做到设计与配置一体化。还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导入一些文件,对一些告警问题,找出问题所在,正确的导入文件,图模库是建立标准化设计的关键问题,是对二次设备的检验。对于一些输入输出,通过标准化的设备进行工作。装置之间的连接需要先工作人员绘制出标准的图,在进行实施,做出虚端子映表,在进行具体的操作,这个过程对智能化变电站奠定了基础。数据库的类型需要精心选取,通过工具和对一些文档的研究进行选取,还要进行一定的维护。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与配置一定要达到一致性,才能顺利的运行设备,在设计中需要在图纸上进行标记,然后通过设计的方案进行具体实施。最后的工作是达到信息的共享,把设计与配置所收集的信息实现共享的功能。
二、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的应用现状
智能变电站中的顺序控制也称为程序化的操作,其中包括为两种:单间隔、跨间隔操作。因为厂家不同,所以设计出来的方式也不同的。
其中的应用间隔层的工作方式,不需要向外部收集一些信息、数据就可以运用系统进行工作,可以增加工作效率,但是这种工作工作方式注重设备的配置,如果某一设备出现问题,那么所以的装置都得重新进行配置,所以这个方式也是有不利于系统运行的地方,这种装置如果采用了多家的设备,会导致实际操作与理论定义不匹配,这也是问题之一。现在的变电站都已经智能化,以后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好。顺序控制标准化的设计有两个前提条件,有控制、状态模型。状态模型起到了监视的作用,对顺序控制的工作全过程都能全面掌握,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以了解到,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对其操作,使其停止工作,能够掌控顺序控制的状态,起着很大的作用。控制模型是重点,它是顺序控制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其实在配置工作中,工作量是非常大的,需要具体的工作步骤和方法,模型配置就发挥了作用,它把后台和所有站点的设备联系起来作为起点,进行关联的工作。当然顺序控制也有不足的地方,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如顺序控制需要从后台运行的设备中获取信息和数据,与后台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只是一家的这样运行是可以的,但是要与多家进行运行,就产生了不足,对关联控制问题就不太容易解决了。虽然控制顺序程序能够在全站进行运行,但是它有两个客户端,就使系统运行起来比较复杂,后台系统用到的地方就很多了,与后台系统相连接,做一个专用接口。顺序控制的实现方式有多种,选取任何一种都可以实现。采取远动、间隔层装置相结合的方式,再加上后台控制功能,相互配合,就能实现顺序控制功能。再通过组合、分解等操作使其更加操作标准化。对变电站扩建的需求,需要对各种智能操作进行分析、实践,然后总结出最合适的一套。后台控制中采用间隔曾模式是不可行的,不具有任何优势,这就需要采取单间隔的顺序控制,实现增加工作效率的优势,被广泛运用。状态模型是一项监视的项目,它对顺序控制整个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出现差错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使操作达到整体、标准化,达到了预想的效果。而控制模型则是程序运行的中心,对整个运行程序起到了总体匹配的作用,它的具体操作过程是非常庞大的。设备与后台控制的关联问题需要解决,如果多厂家进行配置, 就出现多个客户端,导致工作的复杂性,不能达到一致性。
三、智能变电站网络分析
智能变电站离不开网络,这就需要对网络进行全方面的分析。智能变电站是需要大量的数据,并要创建很多模块,但最后都会发送到故障模块中,进行解决发生的问题,并要做到存储,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加以运用,还要采集可靠的数据,对各个网络模块进行检测、记录,做到无损记录,使其得到一定的评估功能,还能对发生的故障运用录波、波形进行记录,起到监控的作用,合理管理工作系统的运行,并且能够快速启动电流系统,可以为 CPU奠定一定的基础,起到送达到 CPU 时标的作用。还设有分析的站点,对站点的状态进行分析与执行,提供各种信息,有利于系统的正常运行。智能变电站中网络分析方面为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网络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各种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其自己的作用和特点,有报文、解析故障录波模块,还要对这些模块进行监督,使其发挥最好的作用。分析站的作用是对网络的一些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对一些故障进行检测,发现故障的根本问题,还可以进行在线的监督,收集各种信息,进行总结性的分析。
四、总结
对于智能变电站存在的问题缺点正在逐渐改正和修正,达到了更好的工作效率。通过提出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的设计方案后,使工作进入一体化状态,实现了站内信息共享,减少了工作的付出的成本和工作量,成为了综合性的智能变电站,建设智能变电站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工程,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发展也越来越来好。
参考文献:
[1]胡道徐,沃建栋.基于IEC 61850的智能变电站虚回路体系[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17):78-82.
[2]王凤祥,方春恩,李伟.基于IEC 61850的SCL配置研究与工具开发[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0):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