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矿采取哪一种通风方式,与其矿井开拓布置有着密切的联系,即矿井的通风方式必须与其矿井的开拓布置相适应,否则,会严重影响矿井的通风质量和通风效果,甚至会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所以矿井的开拓布置基本上决定了该矿井通风方式。下面,我就对曾经工作过的重庆市宝华实业有限公司长山岭煤矿两次通风方式的变化作一简单介绍,长山岭煤矿随着井田范围开拓系统的变化,通风方式也随之变化,两次通风方式的变化都合理,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矿井通风;开拓;通风方式
一、矿井的基本情况
长山岭煤矿隶属重庆市宝华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市宝华实业有限公司于1998年由国营荣昌县大石堡煤矿改制而成)于1999年购买原永荣矿务局双河煤矿八井改建而成,企业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长山岭煤矿是重庆市宝华实业有限公司的二级非法人生产单位,矿井证照齐全,安全等级为A级,安全信用优良。
二、矿井第一次开拓布置和通风方式的调整
长山岭煤矿开采年限已有50年,1999年以前由永荣矿务局双河煤矿管辖,年生产能力30万吨,主斜井落至+250水平泡炭层为井底车场,东西走向开采,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东边界)。经过长达约50年的开采,资源逐步枯竭,井田范围内的储量逐步萎缩,原煤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1995年以后的生产能力在10余万吨,这种生产能力与国营大矿极不适应,原煤生产收入入不敷出,年年亏损。在此情况下,永荣矿务局与重庆市宝华实业有限公司协议,于1999年10月将长山岭煤矿全部出卖给重庆市宝华实业有限公司经营。重庆宝华公司属地方煤矿企业,开采国有煤矿遗留下来的残余井田,需要对矿井的开拓与几大系统重新调整。由于长山岭煤矿开采年限久远,资源枯竭,开采范围较大,采掘作业点较多,现有的生产能力与开采范围极不适应,点多面广,极不安全。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只有压缩作业点,淘汰一些产能低下的采掘作业点,只有密闭一些作业点,重新形成新的生产系统。1999年11月,荣昌县煤炭局对长山岭煤矿井田的储量重新进行了划分,将长山岭煤矿井田东部区域内的部分储量划给双河镇属一些煤矿,长山岭煤矿的井田面积缩小了四分之一。在此情况下,利用原来的生产系统和通风系统既不安全,又不经济,主要是生产系统复杂,运输线路较远,通风网络复杂,耗能高,效益低下。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矿技术科经过充分酝酿和论证,提出了重新布置生产系统,决定关闭井田西区域的采掘作业点,在井田中央和邻近井田中央的东西部区域进行开拓布置,矿井的开拓布置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运输系统随之变化,更主要的是通风系统也将发生重大变化,矿井的通风方式必须与开拓布置相适应。该方案立即报公司,公司讨论后认为:改变长山岭煤矿的开拓布置与通风方式,适合小煤矿的开拓发展,运输集中,系统简单,既安全又经济,该方案可行,由矿技术科立即制定具体的可行性实施方案。公司同意后,我矿技术科立即实施设计,根据井田范围内的实际情况重新布置生产系统,井田东部边界区域由于划给了双河镇地方煤矿,西部区域一些地段进行了密闭,只对井田中部及其相邻区域进行开拓布置,并确保年产量在9万吨左右,根据生产技术要求,我们在一周就完成了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生产运输系统图、井下供电系统图、井下排水示意图等,并编制了生产系统和通风系统改变过程中的具体化操作步骤和安全技术措施等等,特别是对矿井的通风方式作了重大调整,将中央边界式通风改为中央并列式通风,风井利用原矿井的人行道进风井。
该方案完成设计编制后,1999年11月下旬,我们就按照方案的设计布置调整了生产系统和通风系统,经过10余天的努力,生产系统和通风系统都调试成功,在后一周的风量、瓦斯等数据测试中,每一项数据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完全能满足现行的安全生产。在此次的开拓布置设计中,我是技术员,是该方案设计小组的成员,主要是参与了本次的方案设计,提出了个人的一些建议,主要完成了通风系统的设计,基本上独立完成了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图纸的描绘。在系统的现场调试中,我主要是现场的组织管理者,每处设施都亲自安排,亲自验收,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现场一丝不苟的工作,长山岭煤矿系统的调整得到圆满成功,为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矿井第二次开拓布置与通风方式的调整
2006年,国家安监总局提出煤矿必须有三个通往地面的井口,风井不能当作出入井的人行通道,出入井要有专门的人行副井。鉴于上级要求,我矿当时没能满足这种情况,为了服从国家安全要求,只有重新布置一个井筒,这个井筒的布置必须要与矿井的开拓布置相适应,必须要从矿井的长期服务年限考虑。矿井自1999年开始进行生产,每年产量在10万吨左右,采掘作业点逐步从井田中央向西部区域扩张,加之矿井后期的采掘作业点主要在井田中部和西部区域,那么重新布置一个井筒必须考虑后期的矿井开拓布置。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论证,2006年12月,我们提出了在井田西部重新掘进一个井筒作为矿井的西风井,将现在的中央并列式改变为中央边界式(西边界),把中央并列式的回风井改变成专用人行进风副井,该方案既服从了国家提出的每一个煤矿必须有三个井口的要求,又满足了我矿后期的开拓布置。此方案初步确定后,2007年1月,长山岭煤矿立即成立了长山岭煤矿西风井设计方案领导小组,我在该小组中任副组长,主要工作是具体负责方案的设计、编制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等,我在一周内就完成了方案的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等,并描绘成图交由永荣矿务局设计院审核,由我主编的长山岭煤矿西风井设计方案很快获得永荣矿务局设计院顺利批复,并上报主管部门备案。2007年2月,在西风井设计方案批复后,我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前期的测量工作,在测量中,我主要负责施镜和内业的计算工作,大量的测量工作由我独立完成。2007年3月,测量工作完成后,我立即组织掘进施工,现场的掘进和技术工作基本上由我独立完成,为了缩短掘进井筒的工期,我经过多次计算,决定西风井的井筒从井下和地面同时掘进实行对接,同时西风井地面的附属设施也同时施工。2007年11月,长山岭煤矿西风井井筒和地面设施全部竣工,2007年12月,荣昌县煤炭局检查并批准实行试运行,在试运行过程中,我主要负责西风井运行过程中通风及瓦期管理数据的测试及收集工作,在试运行过程中,西风井运行正常,各种数据满足设计要求,完全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2008年3月,重庆煤监局渝中分局专家组对长山岭煤矿西风井改造工程进行了验收,专家组通过现场检查和资料查阅,一致认为该工程为优良工程,并顺利通过验收。在此,长山岭煤矿西风井改造工程获得圆满成功,通风方式完成适合该矿井的开拓布置,完全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长山岭煤矿二次通风方式的调整,都与矿井开拓布置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证明,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一个矿井用什么样的通风方式,必须充分考虑其本矿井的开拓布置;反之,一个矿井的开拓布置,必须有其相适应的通风方式,矿井的通风质量才能有所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才有保障。
参考文献:
[1]煤矿通风系统优化研究[J].郑仰伦.?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8(07)
[2]矿井通风技术及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探讨[J].李树军.??机械管理开发. 2016(09)
[3]煤矿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策略研究[J].吕军林.?石化技术.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