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对水文 资料的影响浅析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9期   作者:曹春燕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水文、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多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水文、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多,规模逐渐变大,使得相关水文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变得十分重要。由此,本文首先从水文监测技术、水文监测环境、水文监测设备等方面分析水利工程对水文资料质量的影响,然后探讨推动水文资料质量提升的策略,包括提高水文检测技术、建立健全水文管理制度、加强水文检测设备管理及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水文测验工作对水文资料质量的不利影响,保证水文资料质量。
        关键词:水文监测;水文资料;质量提升
        1 水文监测工作对水文资料质量的影响
        水文监测工作对水文资料质量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文监测工作可能会因水文监测环境的改变、水文监测技术水平的限制、水文监测装备的性能及水文监测工作人员的水平对水文资料的质量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因素对水文资料质量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使相关人员能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而提高水文资料质量。
        1.1 水文监测技术对水文资料质量的影响
        水文监测工作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水文监测技术,如果技术水平不足以支持工作的开展,那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在进行水文监测工作时,需要首先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然后才能设计与推进相关工程建设。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缺乏技术支撑是难以将众多数据进行整合,并得出精准结果的。此外,水文监测技术还会对数据的延续性以及完整度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水文资料的质量。
        1.2 水文监测环境的变化对水文资料质量的影响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水文监测环境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文监测环境朝着更为复杂、严峻的形势转变,这使得水文资料的收集更加困难,质量也难以保证。
        1.2.1 水资源污染问题。近年来,随着工业及农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不断加剧。对于一些重点水域污染区域以及污水排放口,相关人员必须做好定期与不定期的监测工作,保证水文资料收集的完整性、持续性以及正确性。水污染问题的加剧,导致水文监测作业量大大提升,工作人员需要搜集和编制的水文资料量也相应增加,加大了水文资料搜集和编制工作负担。此外,在具体的数据收集和编制过程中,易出现数据漏记、误测、编制质量下降等问题,进而降低水文资料质量。
        1.2.2 水利工程修建带来的影响。水利工程的修建,影响了河流水量或河道周边地质状况,导致其发生变化。在该情况下,水文监测工作人员如果未根据水利工程建设产生的影响提前作出监测工作设计的调整,必定会降低所监测数据的代表性,进而降低水文资料质量。
        1.2.3 土地使用方式转变速度提升带来的影响。土地使用转变速度的变化与城市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城市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因而,也要加快土地使用方式的转变速度,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例如,城市公共设施中的不透水路面以及配套排水管网的建设,会降低雨水渗透量,从而使地表汇流量增加。这种情况也会对水文监测工作造成影响,增加了水文过程模拟的难度,不利于水文资料质量的提高。
        1.3 水文监测设备对水文资料质量的影响
        当前,不同地域的水利勘测工作中仍存在水文监测设备更新缓慢、维修保养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在水文监测过程中所测得的水位、流量、降雨量和泥沙量等水文数据的精确度较低,进而对水文资料的汇总、分析及编制产生不良影响。在部分重点水域内,水文监测工作中还未实现自动测定系统的全覆盖,且缺少相应的应急保障体系,进一步降低了所测水文数据的精确度,无法满足水文资料编制的要求,降低了水文资料质量。


        2 推动水文资料质量提升的战略
        2.1 提高水文监测技术水平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动力来源,水文监测工作也是如此。进一步提高水文监测技术水平,能使得水文监测工作进一步迸发出活力。水文资料的高质量、高水准必须有高技术水平的支撑,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天方夜谭。对于如何提高水文监测的技术水平,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2.1.1 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重点水域信息系统建设,使收集来的水域资料能得到完善保存。同时,建立信息监测系统,帮助水文工作人员对水文环境开展实时监测,进一步推动水文资料精准度与连续性的提高。
        2.1.2 改良监测方法。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工作条件、要求等选择合适的监测手段。例如,如果要进行流量监测,必须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要求确定与布置工序,必要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删减或者补充步骤。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工作,更要如此,以在不断修改中,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2.1.3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水文监测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如航空监测、激光监测以及超声波监测等,以获取最准确的水文数据。
        2.2 建立健全水文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水文监测管理体系
        水文监测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合理开展工作的前提,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由专人进行水文监测数据质量检查和监督,加强对水文监测现场的监督管理,若发现监测工作中存在违规行为,应及时上报,并进行整改;按照任务书要求建立水文测站防汛值班制度,并制订水文监测方案和水文应急监测方案等;建立“巡測优先、驻巡结合、应急补充”的水文监测管理体系,实行点、线、面全方位监测,监测内容向水质、水生态、土壤墒情等多要素拓展;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制订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按照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台账;定期对水温测站运行管理成效及相关人员进行考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岗位责任、人员分工、操作运行、检查维护等规程,按照统一要求设计、制作,并在规定位置悬挂;根据监测项目制作各类常用水文专业技术资料,并汇编成册。
        2.3 加强对水文监测设备的管理
        ①加快设备更新,淘汰老旧设备。通过更新监测设备,能提升监测工作效率及监测的精准度,推进重点区域自动监测网络的全面覆盖,最大程度上实现水文监测工作质效的提升。在更新设备时,应选择实用价值较高的监测设备,以保证所测得数据的精准度。
        ②加强水文监测设备的维护。安排专人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细致检查,对人工测量值与设备遥测值进行校对,如发现设备监测精准度下降,应对设备重新进行校准;对于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的设备,应及时联系原厂家进行维修或更换;应准备好备用设备,以免设备无法使用时影响水文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2.4 提高水文监测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为了保证水文监测工作的开展效率与质量,还应提高水文监测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水文监测工作人员在水文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各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并对其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其责任意识。
        3 结语
        水利工程对水文资料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技术、环境以及人员素质,都会对水文资料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当前,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也是人们在经济发展同时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旭华,余敏琳.浅谈水文测验工作对水文资料质量的影响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17):58-59.
        [2]西尔艾力·卡米力.水文测验工作对水文资料质量的影响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8(2):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