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很长的一段时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不仅具有防洪排涝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抗旱和减灾。因此,就需要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步伐适当加快,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更好更快地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将环保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在水利工程方面,基础就是建设,而十分关键的内容则是管理。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程管理
一、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1.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协助业主进行施工招投标和签约;承包商质量体系的检查与认可;设计图纸提供;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施工控制测量成果验收;进场材料、设备检验;业主提供条件检查;发布开工令等。
1.2施工实施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
施工实施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应以合同管理为核心,有效控制工程项目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加强信息管理,并协调建设各方。质量管理单位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施工进度和工程投资费用等目标的控制承担合同责任。合同管理内容涉及合同履行管理、违、变更管理、索赔管理、保函与保险管理等。
1.3工程移交与缺陷责任期的质量管理工作
工程移交与缺陷责任期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监督承包商按计划完成尾工项目,协助业主验收尾工工程;监督承包商修补缺陷、保修工程,督促承包商移交工程资料等。
二、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权限与责任不明确
由于市场意识不明确,导致政府相关部门在管理过程中权限与责任不明确。由于政府的权限过大,导致项目法人的权力虚化,在整个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不突出,也导致项目法人积极性不高,责任意识单薄,一旦遇到问题,政府很难追究其相关责任。
2.2对监理单位缺乏必要的重视
监理单位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项目的目标控制,但由于其市场主体地位不明,与业主处于一种被动从属的关系,无法有效发挥正常的职能和作用。监理单位很多情况下并无实权可言。此外,在相关的法律条例中,对于监理单位的责任和工作权限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更没有规定监理单位与业主之间的明确关系,使得监理单位的处境相对尴尬。
2.3缺乏完善的法治体制
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需依赖于健全的法治社会环境,法律有推动促进市场机制形成的重要条件。部分积极推行市场体制的国家没有获得成功,并且各个市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发展程度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些都与具体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法治环境有极大地关系,缺乏一个稳健的法律体系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2.4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一部分小型的水利工程没有充足的维修费用,出现了严重的老化现象。大多数的水利工程在管理和养护方面没有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极少数的工程甚至没有完成建设,因而发生了破坏的现象。
2.5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忽视后期维护管理
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重建轻管”的现象,这一管理方式,严重阻碍了工程建设及其效益的发挥。大量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导致许多水利工程在面临自然灾害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重建轻管”现象是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手段上的一大漏洞,在工程建设管理上的疏忽更是导致安全隐患的直接原因。所以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既需要国家在各个方面的支持与投入,也需要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建立起专门的工程管理监督部门,特别要注重对于安全管理的要求,加大对除险加固和资金的投入。
三、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强化施工管理,注重环节
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是一个涉及到建设、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工程。在其施工过程中要能够充分重视计划编制、技术要求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质量要求标准,充分调研施工项目地区的特点,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技术。
在对于施工质量的监理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要能够立即进行妥善的处理,将施工质量的控制放在工程的首要位置,切实全面进行工程质量的管理
3.2提高监理人员素质
积极推进监理改革工程监理主要任务是对工程质量、工期、投资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施工单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体制改革,增加监理企业活力,积极引导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开展综合性工程咨询服务业务方向发展。
3.3健全施工图纸的审查制度
提高设计水平严格按照勘察设计的有关条例及规范进行设计;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施工图纸的审查制度,防止随便变更设计图纸。
3.4规范工程项目的验收程序
在验收中要严格遵守验收的操作规程以及相关的质量标准,杜绝出现个人爱好、利益驱动等不良现象的发生。验收要能够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设备,保证验收结果的科学性以及严谨性。在查处出一些质量不达标、材料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及时查明原因,对于一些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套取水利工程建设款项,从中谋取利益造成质量严重不行的,要严格追其责任。
3.5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第一,施工单位要成立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建设管理、安全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详细的施工实施方案及质量控制方案,按合同要求派驻施工管理人员,满足项目施工需要,要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现场进行安全监督,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切实做好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第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代表市水务局对工程质量行使政府监督管理职责,对范围内在建水利工程质量实施监督管理,在范围内新建、扩建或重建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均要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监督管理。未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市或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审批开工。
质量监督机构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全市在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采取抽查、现场成立质量监督组或巡回监督的方式实施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进行整改,对不按规定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建设项目及相关单位,要按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四、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4.1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将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不断加深的历史条件下,应用科技信息技术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发展方向,特别是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将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应当引起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的重视。
4.2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将朝着“法治化”的方向发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做出了全面安排和部署,这也将指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使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步入法治化轨道。
4.3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将朝关“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将形成政府、社会、企业“三方协同”的良好态势,这对于加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国家应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规范化协调机制,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效能化轨道。
结语:
水利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工程建设管理也在不断提高,更好的促进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刁永华,李良,颜雷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9,16(9).
[2]王慧生.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