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不断完善,与建筑相关的计价政策进一步加强,为了适应新的市场体制,建筑行业招标投标采用的工程量计价体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为我国的建设市场提供一定的保障,并且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体现公开、公平的竞标原则。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建筑行业中存在的一些现状问题,探讨实行工程量清单计划及其管理的措施,旨在为我国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业;工程量清单;招投标与管理
引言
在建筑工程的招标过程当中,将工程量清单计价纳入具体的文件当中,以为建筑工程的招标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依据。实际上,在建筑工程招投标的过程当中,工程量清单计价将作为投标企业报价的统一依据,各企业根据该数据来制定其综合单价。通过这样的计价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建筑工程计价的科学合理性,还可以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来开展相应的计价工作,以真实有效的反映建筑工程的实际造价,有效提高投标人的中标几率。因而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来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转化,使得建筑行业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以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清单计价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1.1清单计价模式的概念
清单计价模式是指有工程的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按清单报价及签订合同承担建设资金,竣工后结算的一种工程招投标模式模式。在清单计价模式中的清单计价是指招标人公开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自主报价或招标人编制标底及双方签订合同价款,工程竣工结算等活动。在清单计价模式中涉及到工程内几乎所有的费用,包括措施项目费、分项工程费、规费和税金以及其他项目费用。在清单计价模式下,包括了工程内的非实体工程费和实体工程费两者,其中以实体工程量为主体,对于非实体工程费而言,在招投标的过程中无需提供实体工程量的情况。
1.2清单计价模式的特点
对于清单计价模式而言,作为当前在工程招投标中一种新型的计价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其一为工程定价从政府定价转变化为市场定价。在清单计价模式下,对于投标人而言可以基于自身所具备的施工措施、施工方法以及材料、人工等方面的条件,进行工程价格的评估,而无需由政府部门进行定价,真正的实现了市场化的运作;其二为基于清单计价模式的招投标可以进一步体现出投标企业的综合实力,在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对于投保企业而言,需要充分结合招标文件,对其所成列工程量完成费用进行估算,在估算中不仅仅需要考虑工程的情况,同时还需要将自身施工工艺、进度以及管理技术等综合考虑其中,是一种呈现投标企业综合实力的一种最佳途径;其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具备合同化的法定性。基于清单计价模式的招投标活动,在投保的过程中,分项工程单价在进度报报表计价、工程设计变更计价以及工程结算计价结果环节中都是不能更改的。即使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工程量改变的情况,也可以基于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量单价将改变所涉及到的费用计算出来,继而可避免在工程结算环节的争执问题,具备法定性特点。
2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计价方式不适应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在我国的很多建筑企业在招标投标的过程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定额计价的方式,这种工程造价的计算模式是在过去我国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一种有效的工程造价的计算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定额计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环境,所以相关的建筑企业依然采用定额计价模式,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因为定额计价模式的内容和实行计价的时间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建设行业的相关部门会依据现在的经济水平制定新的工程预算定额消费量和费用,而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明显不能充分的反映建筑企业的实际造价管理水平,不能保证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力。
2.2工程项目招标体系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工程招标制度已经沿用多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就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有效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这些问题急需解决。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当中,完善的投标体系能够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但由于建筑工程招标制度当中存在漏洞,进而造成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打断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当中,其最注重的就是公平,公正,公开,但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当中的漏洞,给建筑工程招投标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的和谐稳定。
2.3工程造价管理的体制不健全
我国过去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采取的是定额计价的方式,在进行工程造价定额的时候因为有多级政府和部门的定额参与,且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具体要求又不尽相同,所以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会因为多级政府部门的参与产生大量的冲突和矛盾,造成定额计价工作不能科学的进行,并且很多时候,实施造价管理的主观部门不能对工程造价问题实行仲裁。
3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3.1在建筑管理体系体系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首先要保障其市场有规范的管理体系,且能够构建科学的预审管理制度。同时有效加强对建筑工程开展过程当中的风险评估工作,以将相应的工程风险及责任具体分化到招投标双方,有效减小招投标双方之间的矛盾,加快建筑工程的发展。除了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招投标市场之外,还要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以有效加强对建筑工程招投标双方的管理工作。为了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可以借助工程量量清单计价来构建相应管理体系,结合具体的环境,以科学创新建立统一的管理模式,避免发生各自为政,分区域管理的现象出现。这就需要建筑企业能够结合时代发展特征,以有效转换器陈旧的管理方式及管理理念,以有效构建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以构建和谐稳定的市场。
3.2科学创新、建立统一管理模式
因我国各地所设置的工程管理方式不一致,而导致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建筑与发展出现了不同。针对这一管理现象的发生,导致一些建筑公司为赢取市场份额,不按管理规矩行事,钻法律漏洞,严重制约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当然,要改善这一陈旧的管理模式,必须要构建统一的工程量清单管理标准,这样才能保障市场的稳健性。在我国当前的房屋管理与建筑当面可以做出一定的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建立更加标准化的建筑与管理方针,有利于面向当前的建筑市场走向更加稳健发展的一步,根据不同建筑工程内容作出相关合理的规定,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量清单的招标模式与管理模式更加规模化,施行建筑改革的重要章程。
3.3改善策略
在基于清单计价模式的工程招标管理改善策略上,需要基于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首先需要在思想层面提升市场中企业对清单计价模式的认识,这需要国家政府出面,加大对清单计价模式的推广工作,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提升整个社会对清单计价模式的认知和认可;其二促成企业定额的形成,这需要企业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加紧对工程量单价的核算,继而积极的参与到市场中的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招投标活动中,一方面提升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推广清单计价模式的应用;最后还需要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一方面对于现有的从业人员需要加大对其展开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也需要加大在清单计价模式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持续的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清单计价模式方面的人才。
结语
总之,在建筑企业招投标的过程当中,结合工程量清单计价,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中标几率,同时还能够解决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诚信问题。为了有效加快建筑工程的发展,可以结合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来构建相应的合同管理模式,有效规范建筑工程市场。
参考文献
[1]陈丽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风险管理[J].门窗,2013(12):293-296.
[2]钟永秀.浅议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J].江西建材,2013(6):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