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检修质量与验收模式设计 凌权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凌权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针对变电站变电检修中的状态监测、诊断技术,提出工作要点包括故障排查、设备维护与性能检测、变电检修的关键。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6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针对变电站变电检修中的状态监测、诊断技术,提出工作要点包括故障排查、设备维护与性能检测、变电检修的关键。分析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优化对策、控制体系、规范流程、业务再造。
        关键词:状态监测;变电检修;质量验收
        1 引言
        变电检修工作是变电站的一项复杂程度较高,且要求变电检修人员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流程。供电系统的使用效果与变电站的运行质量存在很大的关系,变电站的检修至关重要,以下对如何加强电力检修以及变电站电力检修的工作要点和验收模式进行探究。
        2 我国变电站检修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科学合理的检修管理制度,电力检修工作流程不够标准化
        目前,我国的变电站检修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检修人员在具体实践中操作行为不够规范,检修工作的操作步骤也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流程,从总体上来看,变电站检修管理工作不够精细化,检修效率较差,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不利于我国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多年以来,我国电力系统主要采用工作票制度开展管理工作,这一制度对于检修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要求的不够具体,针对检修工作的覆盖面不够,其中部分规定较为模糊,缺乏统一性和灵活性,容易产生分歧,在具体执行中存在一定困难,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检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检修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风险,检修人员的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对变电设备实施检修的现场环境、设备状况以及人员操作水平等各种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检修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如果事先对变电检修现场的具体状况不够了解,在检修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引发安全事故,危害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一些检修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专业技能素质较差,对电力检修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进行电力检修时态度敷衍、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开展工作,以至于出现操作失误进而导致电力事故发生。部分电力企业对人才培养不够重视,缺少对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一些新进员工对检修方法及设备构造不够了解,在进行检修时动作不规范,操作不合理,因此好设备被修坏的事件屡有发生,这些情况极大地降低了设备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变电站变电检修技术
        3.1 设备状态的监测
        变电站是一个复杂的整合集成系统,涉及用于输变电的一次设备及CT探头之后的二次设备和自动化物联网设备,智能电网条件下,还部署了基于IDC的私有云系统。运行在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信号模式下的变电站设备集群,使用不同的工作原理并依赖不同的运行环境,所以其监测方法和监测需求较为复杂。变电站监测技术涉及传感器技术、可抽取结构、信息转换模式、信息传输模式、信号模式、数据治理方案、数据仓储方案、数据分析方案、数据预警方案等,不同监测需求下这些技术的组合模式不同。随着当前智能电网技术的逐步推进,电站建设水平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数字滤波技术作为电器监测的依托技术,且在云端使用数字化监测和大数据分析的监测系统,可以保证电气监测效率的不断提升。
        3.2 故障设备的诊断
        采用设备状态比较法、震动监测法、红外温度监测法等可以对设备的故障状态进行有效控制测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对物联网探头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治理和数据分析,最终得出预警数据。


        4 工作要点分析
        4.1 设备故障的排查
        变电一次一般运行在工作电压上,而二次的电压体系较为复杂,信号回路在绝大多数变电站已经形成了全光信号,并无电压等级的限制,但其设备供电需要使用12V直流电进行供电,也有部分变电站使用220V单相交流电对信号设备进行供电。所以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一般超过3个,甚至大型变电站拥有7个以上不同的电压等级。考虑到不同电压等级下的设备特性,以及相同电压等级下设备的运行模式,所以应该对变电站所有设备的可预见故障模式及故障临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设备故障的排查方案。
        4.2 设备的维护与性能的检测
        根据检修周期设定,变电站设备必须采用全面且科学的监测模式进行状态监测并判断检修窗口,实现设备的状态检修。在对设备故障的定位判断方面,必须精确定位故障的发生点及发生原理,以便于操作票的合理编制。
        4.3 变电检修的关键
        发热故障处理方法。变电设备的发热故障属于大部分故障的根源和直接原因,过度发热不但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起电气变性导致次生安全事故。所以设备的质量因素和正确安装方法也可减少设备的发热。可采用紧固压力控制装置对刀闸触头进行电力复合脂的防氧化处理,通过降低设备的运行发热程度,对设备运行状态提供安全保障。带电工作。根据设备特定,在设备带电作业中根据设备的使用要求、使用方法并结合当天的天气状态对设备进行状态判断:(1)检修人员首先按作业要求穿戴好安全帽、屏蔽服和了解安全带等防护工具的使用方式。(2)检修人员通过合理使用绝缘劳保和均压劳保,保障人身安全。(3)检修人员如在当天出现明显精神和体力不适的情况,监督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换作业者,不得强行要求作业,避免发生意外。(4)检修期间密切观察空气湿度、气压、风力定天气状态,合理选择特殊天候下的作业模式,避免因天气造成空气电离环境导致意外。
        5 检修工作的优化对策
        5.1 完善变电检修的安全控制体系
        安全是变电站带点检修过程中第一目标,不断完善带点检修现场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现场安全监督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带电检修的安全性。在具体的检修过程中将安全生产控制体系落实,可通过对变电设备的风险识别、设备分析、设备评估以及控制方式排查出安全隐患。针对变电站设备的动态风险和静态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形成更完善的检修作业体系。
        5.2 对于外在因素的合理考虑
        强化对于施工过程中安全性教育,设置相对应的预警提醒的设备,对于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合理的解决,注重新材料的应用和使用,使用备用电路和实际电路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由于供电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对于国家经济或者是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方便了在日后的管理和检修的过程。设置多层的保护系统,对于变电站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作为一个拥有独特历史背景的国家,有着数量庞大的人口,对于电力的要求较高,同时由于国土面积广大,人们居住的比较集中,也有小范围的分散,这样就造成在电力供应铺设过程中的困难,这就要求国家有着合理的施工计划,设置对应的施工团队,同时对于施工人员进行在施工前的培训,每一次施工前都有着对于此次施工对象的基本了解。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进而确定其电力设备的电力容量。
        6 结语
        变电站运维检修管理的有效对策应该全方位地考虑,例如人力调控、管理模式等,这些都应该进行研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检修工作作用更加突出,国家需要注重变电站变电检修的工作,积极展开革新。
        参考文献:
        [1]肖平凯.变电站一次变电设备检修与试验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7,23(5):100.
        [2]贺海龙.当前变电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8,33(3):77-78.
        [3]马勇.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与管理方式[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7(22):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