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电力企业施工如何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和监督 王永钢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王永钢
[导读] 摘要:现行安全生产法及生产规范,均增加了安全标准化的内容,本文以电力施工企业为切入点,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展开了研究,主要内容涉及以下方面,首先,企业管理现状,其次,安全标准化分析,最后,企业实施与监督措施,希望能够给人以积极影响,为日后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6
        摘要:现行安全生产法及生产规范,均增加了安全标准化的内容,本文以电力施工企业为切入点,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展开了研究,主要内容涉及以下方面,首先,企业管理现状,其次,安全标准化分析,最后,企业实施与监督措施,希望能够给人以积极影响,为日后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生产;电力施工企业;安全标准化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之一,其需求量与日俱增,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生产中如何保障安全是每一个供电企业都需要高度重视的突出问题,而做好电力安全监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其工作开展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是否能够得到保障。
        2 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2.1 有助于保障电力安全生产
        电力安全监察起到的主要就是一个排查隐患的作用,我们都知道电力能够帮助人类做到很多事情,但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性。尤其是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不能科学合理的进行电力安全监察,不仅会使得供电企业的生产设备出现故障,更为严重的还会使得企业的正常生产受到影响,个人的财产遭到损坏,甚至会给用户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处置不当的很有可能会带来安全事故,对供电企业的声誉和资产造成严重损害。而严格的电力安全监察可以将一些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在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安全生产。
        2.2 有助于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我们常说“责任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这对于电力行业来说更为重要。一个健全的电力安全监察制度可以使得其他各个环节的工人能够心无旁骛的从事自己所承担的职能,避免手忙脚乱、一人多责而使得安全生产抓得不严、不细。如果每一个环节的负责人都能各司其职,就能明确责任到个人,使得负责安全监察的人能够更加明白自己所肩负的重要责任,从而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电力安全监察是电力安全生产运行体系之中的重要一环,做好此项工作无疑会增加承担监察工作部门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3 电力安全管理现状
        3.1 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首先,有的电力企业领导层及管理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重视不够,有些电力企业虽然设置了安全管理部门,但该部门的人员大部分身兼数职,无法专门从事安全管理,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并且这些企业领导缺乏对工作人员电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并未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导致整个企业从上到下安全管理工作并不严格。其次,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一些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知识缺乏,安全培训交底不到位,片面追求任务完成进度,而忽视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最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是当前电力生产企业存在的一大问题,人员在生产施工过程中缺乏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一些人员在知道存在安全问题的情况之下,仍然违反规定展开工作,例如在没有挂地线、验电的情况之下进行作业。根据相关数据调查,60%的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都是违章操作,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也危害了员工自身生命安全。
        3.2 管理制度不到位
        制度约束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电力工程系统覆盖面积广泛、生产环节众多,从设备采购、制造、验收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制度的监督与管理,但目前一些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机制,即便有的电力企业建立了规章制度,其作用只是为了应对上级检查,难以发挥其实质管理监察效果。

管理制度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缺乏安全责任落实制度,工作人员对自身职责任务并不明确,出现问题之后经常发生推诿扯皮的现象,内部人员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②巡视检查制度不到位,电力系统涉及省市乡镇的各个角落,需要定期开展巡视检查与设备检查,掌握系统的运行效率及状态,排除任何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但由于检查制度不到位,很多偏远地区长时间得不到安全管理,在出现问题之后才亡羊补牢。在工作过程中不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严格执行,存在无票作业、违规作业等问题。
        4 企业实施与监督措施
        4.1 落实主体责任
        电力企业应以“预防为主”和“安全至上”为原则,确保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将排查隐患、防治职业病、安全管理作为切入点,结合责任制强调的内容,完成对管理体系进行设立的工作,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确保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这样做所带来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缩小生产绩效和预期的差距;②尽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③为人身安全提供有力保障;④使生产活动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事实证明,对主体责任进行落实,关键是以管理体系得到建立与落实为前提,以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为指导,通过全过程、多角度管控安全生产的方式,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确保上述目标得以实现的核心,则是对安全生产目标加以制定,以组织机构的设立与落实为前提,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个人,借助制度管理的力量,完成对安全文化进行建设并完善的工作。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所开展工作的重心均为“全员参与”,具体表现如下:①组织动员,扩大影响范围;②定期组织培训,加深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知,从而树立安全观念;③通过实战演练的方式,使现场措施的安全性获得有力保障,为标准化作业注入前进所需的动力;④对样板进行树立,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确保员工热情被充分带动;⑤整合现有约束与激励机制,对员工建言献策持鼓励态度,通过对奖惩进行严格落实的方式,为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4.2 建立监察工作制度
        电力安全监察的专业性极强,每个人的个性和技术也参差不齐,必须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监察工作质量稳定。首先要明确责任分工,使得人们都能在自己负责且更为擅长的环节做到精益求精。其次要创新监察方式,采取日常监察和突击监察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监察力度和监察频率,确保监察工作常态化。最后要科学制定奖惩标准,不仅要对出现安全隐患的环节给予适当的惩罚,还要对工作负责的人给予奖励,奖罚分明,最大限度的激发工作积极性。总之监察工作人员不仅要强化监察,还要承担起提高电力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隐患排查能力,确保隐患能够得到全面清除。
        4.3 提高电力安全监察工作者专业性
        电力安全生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人们的正常生活,电力监察工作者必须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在专业技能上,监察工作者要熟练掌握常发生的安全隐患,并且具备相应的排除能力,同时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冷静的处理问题。在职业道德上,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将国家利益摆在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之上,践行电力为人民的宗旨。电力企业要适时的组织培训,鼓励电力安全监察工作者到各个岗位中轮岗,帮助监察工作者了解生产的各个环节,及时更新知识,确保科学的监察和处置电力安全问题。
        5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可知,无论是对电力企业,还是对其他企业而言,开展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工作,均是确保自身获得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另外,相关工作被赋予的价值,还体现在为社会进步提供动力等方面。由此可见,作为一项兼具前瞻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特点的工作,生产标准化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应当尤为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洪斌,张惟中,李海峰,等.电力施工企业安全质量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8(9):97-100.
        [2]钱梦迪,赵雪骞,穆克彬,等.层次分析法在电力施工企业安全质量信用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经营与管理,2018(9):101-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