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施朗龙山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未来主要的建筑形式,是我国经济、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较为简单,成本投入较低,具有较强的防震性能,同时空间灵活性较好,可有效降低建筑的自重。与传统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在工厂进行生产,然后运送到施工场所进行安装施工,这样极大的减少了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的污染,符合当前倡导的节能环保发展理念,因此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与此他给你是,装配式建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问题 ;对策
以前的施工方式花费的时间比较多,而且效率还不高,除此之外,还很不安全,然后还很消耗能源。因为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看重,因此这种节能的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被推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它受到了其他原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症下药,打破传统的束缚,使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起来,让我国建筑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 装配式建筑工程现在的发展状况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装配式建筑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远大。这些年来,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积极开展研究,提升其技术。和一些发达国家比较而言,还是有差距的。存在问题最严重的地方是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在设计的过程中,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较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能及时找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过程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最后才会有设计管理,这样就把设计工作量加重了,难度也随之提高。(2)信息管理的效率低。很多地方现在还是采用手工记录这个传统的方法,时常出现信息有误的问题。难以有效运用信息化管理。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方面,各个管理部门联系不紧密,缺乏健全的管理政策,对施工的进度和效率的影响很大,同时也难以确保质量。
2 影响装配式工程向前推进的主要因素
对于影响我国装配式工程向前推进的主要原因的调查显示,我们要先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找出问题的关键点,针对这个问题制定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因为我国的建筑行业的标准正在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在对于装配式建筑这方面的标准和行业的规范还是比较严格的。目前,我国还有很多建筑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和优势,许多地区依然采用古老的手工建筑方法,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我国政府并没有下达对装配式建筑行业的相关的合理正确的政策,在装配式建筑方面的政策文件几乎没有,政策的落实也很差;第二,我国政府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发展没有给予资金上的支持。装配式建筑在进行发展的时候,需要不断创新,购买新设备,所以资金流动很大,所以当中需要大量的周转资金。当企业发现选择的项目出现风险的经济难题时,一般只会选择传统的手工建筑方法,走保守路线,而不会去选择装配式建筑工程,缺少一定的冒险精神;第三,我国的质量监管政策不够完整,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检测,没有统一规定的、合理的标准,建筑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那么装配式建筑就不能进行推进,同时也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那么为居民提供一个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的伟大目标就不能得以实现。
3 提高装配建筑发展水平的策略
装配式建筑是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行业采取的新型施工方法之一。它在应用时,可以加快工程的施工速度,提高工程的质量和保护环境。但是因为我国起步较晚,所以在管理方面难免会受到一定的制约,所以,需要结合这些制约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解决和提升。
3.1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
除了顶层政策外,政府还应该改进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为企业提供相关的福利政策,以确保技术研发和降低成本。例如,在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来发展预制房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中国各地应根据预制建筑的发展趋势,开辟绿色通道,减少烦琐的审批程序,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在国家体系下建设经济适用房,优先发展预制建筑项目。施工。它可以由政府领导。所有建筑公司都可以参与并积极参与各种经济适用房或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如房屋拆迁,自用,廉租房,公厕等。
3.2对市场的资源进行整合
市场因素是阻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发展的一大因素,要解决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必须健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产业链。要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必须进一步扩大装配式建筑工程市场的产业链。进而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扩大生产。还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对装配式建筑展开逐步推广。可以从现实出发,提高生产的标准,全面落实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扩大生产的需求量,提高生产率。装配式建筑生产率逐渐提高的同时,其成本将减少,对提高市场的需要量是十分有利的,这样可以实现发展的可持续化。不过,要全面把握市场的发展状况,并结合现有的发展条件和有关政策,做好相关的工作。
3.3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标准进行创新
在对国家政策进行完善之后,就应该对技术标准进行重点创新,要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这样,才会为装配建筑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准备和支撑。第一,要对建筑技术设计工艺进行重点创新和发展,形成技术集成体系,对技术标准进行全新升级和完善。第二,要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主要是技术和管理层面。这样才会为建筑的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在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对其技术进行全面的优化和升级,让服务变得更加优质。建筑中要着重关注预制件的质量,能够对其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展现出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比如,从尺寸和质量等多个层面出发,要完善规定,并以具体的装配式建筑情况作为出发点,保证其变得更加科学和完善。
3.4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1)在用人标准方面,建筑单位要适当的提升标准,对综合型专业人才进行选拔并科学的引进,可直接对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以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整体水平进行科学有效的提高,对发展中国特色的装配式建筑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2)要确保政企施工现场人员,都要对其专业技能进行有效的培训,并且在岗位上工作都要持有相关证件,可确保在岗人员都拥有高超的专业技术与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便于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具体操作可按照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以及项目管理规范来进行。从而丰富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性能,与建筑质量进行合理的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结构有其施工工艺的优势,国家正在大力推广,对住宅项目都有住宅装配率指标的要求,但是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相配套的实验室待完善提升,施工经验不足,工艺的安全性还没有规模性的成品建筑在足够长的时间段加以验证,因此,工程相关各方针对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查找原因,不断优化设计,细化施工方案,积累宝贵的经验,进而促进装配式结构向更优、更快、更节能、更安全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大力. 装配式建筑主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9(8).
[2]何佩华.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居舍, 2019(15):137.
[3]谢志英, 彭杰. 浅析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四川建材,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