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理工学院 会计学院 广东肇庆 526100
摘要:随着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旅游正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域旅游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旅游发展的主旋律。本文在此背景下结合肇庆市发展全域旅游的特殊性,分析其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并据此提出相应规划建设意见,以期促进肇庆旅游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全域旅游;肇庆;旅游服务
十三五时期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层面密集发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顺应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战略部署,适应新时代旅游需求,引导旅游行业从优发展。因此,肇庆如何适应旅游新趋势,认清自身特殊性,更好地发挥优势资源,通过旅游统领全区各要素、带动全产业发展,实现景城一体、产城融合发展目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特色旅游地成为其发展的一大方向。
一、肇庆全域旅游发展的特殊性
肇庆市为珠江三角洲城市之一,属于广佛肇经济圈,还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其全域旅游发展背景面临着众多的特殊性。
(一)粤西门户,旅游区位特殊
肇庆市旅游资源富集,位于粤西旅游经济圈的咽喉部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是广东省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城市。随着广佛肇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深入推进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融合,进一步突出了肇庆市的后发优势,为珠三角地区少有的集人文和自然为一体的休闲城市,可以作为大湾区旅游消费基地和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服务粤西,辐射桂东的重要地位。
(二)景城共融,旅游业态特殊
肇庆坐拥粤东粤西交汇地,成为广府文化的承载地和广东休闲旅游形象的展示区。随着泛旅游时代来临和全域旅游兴起,通过旅游带动文化、交通、餐饮、购物、娱乐、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全区重要发展方向,“城区即景区、景城共融”成为本区现实写照。区内传统景点与城市休闲公园、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及郊区乡村旅游点等逐步融合,各类基础设施和商旅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已成为现代旅游和都市生活的聚集区。
(三)产城一体,城市格局特殊
肇庆市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珠三角地带,经济产业发展占据战略优势。近年来,全市以绿色低碳和产业集聚等为导向,重点围绕节能环保、休闲健康、文化创意产业三大核心产业和现代物流、商贸会展、科教服务产业三大支撑功能型,构建“628”(6大产业,28类产业发展领域及方向)产业结构。市内包括旅游在内的所有产业与城区发展紧密相连,和谐共生、产城一体格局更加鲜明,成为宜居、宜业、宜旅、宜学、宜养的特色之城发展支柱和动力。
二、肇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现存不足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要素,随着肇庆全域旅游的开展,对其发展和完善提出了更高更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突破现有瓶颈,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
(一)服务体系不全
近年来,肇庆作为广东省旅游发展极,将不断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大湾区古城文化与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为定位,有序推进全域旅游“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发展、五年新形象”,对其旅游发展的特色性做出目标指引。但目前包括旅游信息咨询、安全保障服务、交通便捷服务、便民惠民服务和行政服务在内等的旅游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无法为区内旅游品牌向高品质、特色型转型提供有效支撑。
(二)设施配套不够
近年来,肇庆市以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把推进全域旅游作为重要突破口,让人民群众共同享受旅游成果,不断凸生态宜居城市主题。从实际情况出发,全市尤其是各县市区公共绿地、公共交通、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较为匮乏,还不能完全满足本地居民的日常休闲生活需求;且针对外来游客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智慧导览等配套设施也不完善,无法满足其多样化个性需求。
(三)旅游服务欠优
随着旅游产业不断调整升级和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方式从传统观光型不断向体验享受型转变。在国家旅游局“515战略”指导下,肇庆旅游发展所追求的不仅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而更注重旅游质量的提升,但由于旅游设施配套不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待提升等,导致旅游服务质量与旅游品质提升之间还存在矛盾。因此,通过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旅游服务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增强旅游各环节的协调性和监管力度,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实现旅游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需要。
三、肇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议
肇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含旅游信息咨询、旅游安全保障、旅游交通便捷、旅游便民惠民及旅游行政服务等,是一项促发展、惠民生的综合性工程,需举全市之力,全面统筹,综合发展。
(一)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旅游信息咨询服务贯穿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涵盖线上、线下咨询服务体系,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的同时,要注重与互联网科技的互动融合,提升游览的便捷性和体验性。包括构建旅游基础数据库,完善智慧旅游系统;配套配全服务设施,完成各级信息咨询系统和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推行智慧导览服务等三个方面。
(二)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
旅游安全是旅游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是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旅游安全环境打造、旅游安全设施配套、旅游安全机制构建等。其中旅游安全环境的打造需要在省市两级政府和旅游委的指导与监督下,对肇庆从市区到各县市、各大景区、旅游区的旅游交通、食品、游览设施、消防、自然灾害等各方面的安全环境进行建设和维护。
(三)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
城乡统筹,完善综合交通网络,配套交通节点设施,优化旅游交通服务,形成全域共建共享的交通便捷服务体系。科学推进旅游交通网络规划,构建“多线互交”的旅游交通道系统,推进干线公路规划建设维护,推进旅游绿道、步游道的建设;注重对特殊人群的照顾,推动无障碍通道建设;优化市域旅游公交,使城市公交服务网络逐步延伸到周边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增加城市通往各旅游景区的“旅游直通车”。
(四)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体系
肇庆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满足外来游客的需求,更能体现对本地社区居民的人文关怀,丰富市民休闲生活,体现城市宜居宜旅的重要方式,包括旅游便民设施的完善、免费游憩场所的优化及系列旅游惠民政策的施行等。顺应大众休闲时代需求,营造休闲氛围。根据各地文化特色和资源分布,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地新建一批、完善一批公园绿地、滨湖绿道、主题街区、休闲广场等公共游憩场所及配套设施。
(五)旅游行政服务体系
旅游行政服务及管理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旅游行业规范、标准制定及相关评定、监管服务、旅游从业者教育培训服务、旅游者消费保障服务及旅游公共宣传等。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主导制定各类服务标准、加强服务质量监管,建立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的旅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分层次的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旅游市场联合监管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市场治理,与各涉旅部门联动,加强对旅游餐饮、购物、娱乐等配套要素企业管理,加大重大旅游违法违规案件查处,规范旅游市场。
参考文献:
[1]李雪婷,符钰英,朱嘉欣,谢飞.广西乡村旅游服务新型服务体系[J].时代金融,2020(18): 15-17.
[2]张钊.以广东肇庆市为例谈旅游标准化实施效益评价的研究[J].品牌与标准化,2019(03): 32-35.
[3]谢雨萍,李友军,孟凡钊.桂林旅游服务标准化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J].度假旅游,2019(04):430-432+437.
作者简介:史亚萍(1990.01-)女,湖北广水人,硕士研究生,广东理工学院会计学院 经济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