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对策 许东洋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许东洋 闫胜平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的变化对于建筑工程本身及企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聊城岽信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的变化对于建筑工程本身及企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部分,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的超预算,能提高整个工程的效益,能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竞争力。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对策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所谓工程造价指的是,完成一项工程需要花费的所有资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工程建设所需资金进行充分的调整,进而实现工程造价管理最终目标。从工程前期决策阶段,一直到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始终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与工程的整体质量、企业的经济效益、工程的设计环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重实施、轻决策”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为了让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推行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方法,对工程造价实施及时的修改与调整,在实践中完善管理办法,进而形成符合具体项目情况的造价控制体系。真正的发挥出造价管理的作用,对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完整的施工阶段以及清算阶段进行有效的管理,制定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工程管理制度。
        2 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造价概算编制不够准确
        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是在正式开始建设工程前,确定的工程造价初步费用,结合市场情况及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预算。但是,不少造价咨询企业在编制概预算的内容和实际施工时产生的费用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且大多预算人员都是以概预算编制作为基础,从而进行预算及评估。诸多偏差,致使预算超标,不利于工程的有效开展。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有:(1)概预算编制欠佳,并且在编制概算中未能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结合;(2)编制概算时参考相同地区类似工程概算与目标工程建设数据偏差较大,致使超预算;(3)不可抗力因素,如地震、海啸、动乱、疫情等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会导致预算编制出现费用增加的情况;(4)预算编制人员在进行概算编制时,没有去现场踏勘,对现场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如材料远距离运输、扫障等,造成工程实际投资高于预算编制。
        2.2 现场实际施工和编制的工程造价衔接出现问题
        (1)在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很多施工中的要素,在施工中造价的可变因素很多。比如:国家政策的改变、市场的变化、各种工程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施工条件发生改变等,这些都是在组价过程中不能确定的因素。
        (2)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其实就是成本的控制,它不是一个单独的过程,仅仅在招投标的过程和完工结算时候进行造价控制,它要在施工每一步过程中都要严格控制,如因为施工现场的负责人员监督管理不到位,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下料不合理,现场材料的损耗率就会大幅度升高,导致施工材料损耗率超出预算给出的损耗率,就会造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支。
        2.3 施工现场设计变更的增加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
        建筑工程造价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而做出来的。很多工程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阶段都是参考类似工程的设计而进行相应设计,对施工环境考虑不周到、施工的可操作性太差都会造成设计变更,致使工程造价不易控制。

设计变更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1)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掌握不够透彻,仅仅依靠甲方的设计意愿或类似工程设计,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设计,造成设计内容和施工现场不符,导致边施工边改设计的现象出现。(2)在招标过程中,建设方为了降低成本,找一些资质较低和设计经验较少的设计公司来设计,这样设计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由于设计标准偏低,导致现场施工发生诸多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的措施分析
        3.1 建筑工程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措施
        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来说,首先要从控制阶段入手进行分析,决策阶段作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重点,需要合理的进行调控才能进一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决策极端的造价控制管理需要做好资料收集、市场分析以及调查方面的工作,资料的收集主要是指对于建筑工程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要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主要包括施工当地的地址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等。这些方面的资料搜集工作对于工程造价的确定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不仅如此还需要最同行的经营相关信息进行搜集以及施工周围环境等,最终专业人员需要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由此为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在市场的分析方面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分析,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市场的竞争能力,尽可能减少投资的风险,发挥造价控制管理的积极作用。
        3.2 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措施
        工程的设计阶段可以通过进行设计的招标与优化以及设计的奖惩监理来实现对造价的控制管理,设计招标与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建筑施工过程中引入新的机制,设计者要在此过程中提供方案的设计概算,并要体现出技术与资金的有机结合,二者不能够有轻重之分,都要极为重视。同时在安全方面的设计过程中,要符合施工要求,既要满足安全系数,又不能超过太多,造成资金上的浪费,因而设计造价控制也是比较关键的一部分。在设计的奖惩与监理方面需要体现出限额要求,即建筑工程设计中的概算不能超过工程造价的项目限制,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设计奖惩制度,由此来推进设计监理的市场化,对工程造价实现有效的控制。总的来说,对于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奖惩制度的设置以及设计招标的优化都是重要组成部分。
        3.3 重视工程造价与施工阶段的完美衔接
        工程招标完后,进行施工建设,该阶段为造价管控的关键时期,造价与施工两者需要完美衔接,其主要内容为:(1)建筑施工过程中,造价人员必须把握两个重点,即造价预算中的内容与实际施工内容相符且得到落实,并且在后续的预结算审核、洽谈等环节予以关注。工程结算环节指定专人进行监督,包含人、材、机等费用,做到结算程序规范化、严格化。杜绝超前支付现象;(2)工程管理相关人员要严把材料价格关。依照招标内容、建设要求、施工进度等情况,优化材料的选型及采购,避免资金、材料浪费;落实实际施工中材料的选型及用量,避免材料消耗超标;确保采购的材料性价比最优;在施工过程中造价预算人员应当进行综合考虑。比如设备、材料等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成本浮动,能依照市场供求情况进行预测,编制合理的工程变更;(3)施工交底工作要严谨、准确、及时,保障施工进度有效落实,提高工程造价的可靠性。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无论对建筑工程的数量,还是建筑质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基础。然而,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起点较低,依然有着诸多的问题,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还需要更加全面、科学的管理。基于这样的背景条件,需要工程造价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自我提升,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提升与完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整体水平,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柴苗.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7):102-103.
        [2]杨志魁.工程项目中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7(18):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