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弥渡香酥梨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自海涛
[导读] 摘要:弥渡香酥梨是云南弥渡县特有独具醇香的梨类水果,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与前景。
        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大理  671003
        摘要:弥渡香酥梨是云南弥渡县特有独具醇香的梨类水果,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与前景。近几年的栽培中,由于树体老化、退化、气候变化、种植管理水平偏低等因素,导致果实品质下降。对此,结合弥渡香酥梨物候期情况,针对研究弥渡主产区,调查栽培过程中突出影响果实品质的问题,提出解决参考方案,主要研究方面:整形修剪、花果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云南弥渡;弥渡香酥梨;栽培技术;
        弥渡香酥梨主栽植区在弥渡县新庄、红星一带,该地区水分良好、气候温和,其中尤以朱坊、黄矿厂品质较好,其地所产香酥梨皮薄味甜、香脆细嫩,口味极佳,闻名于省内外。弥渡香酥梨周年栽培管理一般分为八个时期:休眠期,芽萌动期,花芽露白期,开花期,幼果期,花芽分化期、果实速长期,近成熟期和采果后期。在周年栽培管理中应结合八个时期特点,以科学平衡管理为原则,实现香酥梨水肥气热周年精细化管理,应特别强化地下优化管理技术模式如诊断施肥、果园覆盖、节水灌溉等和花果精细管理技术的普及推广。
        1 品种特征
        弥渡香酥梨是砂梨红皮杂交栽培品种,树枝条较开张;枝条紫褐色或暗褐色;叶窄卵圆形至卵形,革质,具芒状锯齿,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两面无毛;花冠粉红色或白色,中等大小;花瓣倒卵形,5-6片,平均每序花朵树4-5朵;香酥梨果实呈现扁圆形,横向直径可达 5.7 cm,纵向直径约 3.5 cm,单个果实重量约95 g,可溶性固形物13%,可食率达 80.2%。花期 2—3月,果8—10月成熟[1]。
        2 栽培地概况
        弥渡香酥梨盛产于气候温和、水分充足的弥渡县东山新庄、红星、山高村委会一带。该产区地处亚热带地区,温度非常适宜种植香酥梨,其年平均最高温度为 22.0~23.5 ℃、极端最高温度为 31.5~34.3 ℃,最低气温为 0.2~1.1 ℃,年平均温度在 14.8~16.5 ℃之间。该产区年日照时数 2 400.0~2 516.3 h,平均每年≥10 ℃的活动积温为 4492.1~5276.9 ℃。且无霜期较长,其年均无霜期长达 264d,年均有霜日数为 53 d。其年均降水量在630~750 mm之间,平均湿度约为 67%。弥渡县产区的土壤以石灰岩、玄武岩发育而成的红壤为主,pH值在5.0~6.5之间,呈弱酸性。土壤厚度薄,只有20~40 cm。大部分果园建立在上坡上,坡度大,地表植被破坏较为严重,雨季土壤流失严重,常年干旱、温热,基本无灌溉条件。
        3 弥渡香酥梨栽培技术
        3.1弥渡香酥梨嫁接砧木选择
        经调查,弥渡主产区大部分果园中的香酥梨树是由小红梨、棠梨、深窝 梨、巍山红雪梨、苍溪梨、早酥梨、金花梨等为砧木嫁接而来。造成生产果实经济性状差异较大,缺乏标准化生产。通过在弥渡新庄取样,选择梨园管理水平一致,接穗一致的园地,分别采摘以深窝梨、红雪梨和棠梨为砧木嫁接的大小成熟度一致的弥渡香酥梨各20个,作为不同砧木品质测定的样品对比研究证实,采用深窝梨和红雪梨为砧木嫁接弥渡香酥梨能保证其果实的品质,棠梨不宜作弥渡香酥梨嫁接的砧木[2]。
        3.2 花期管理工作重点
        弥渡香酥梨花期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此时期重点完成盛花期硼肥施用、疏花疏果及蓟马、蚧壳虫防治工作。
        为保证弥渡香酥梨坐果率和预防梨果畸形,可施用一次0.2%—0.5%的硼砂水溶液,施用时雾化程度低则在全树大约25%开花(2月下旬)时候喷施;雾化程度高,增在全树80%以上开花(3月上旬)喷施,尽量单独喷施,不要和其他农药混合喷施。
        疏花疏果是提高果实品质,减轻大小年的重要措施。弱梨树或采用促花措施以后,常常形成过量的花芽,花果过多,应采取疏花疏果措施。否则,会加重大小年现象的出现,压折大枝,树势衰弱,易感染干腐病。梨树花序的开花顺序是边花先开。一般先开的花,其幼果较大,发育良好,应予以保留。花芽多的树或枝组,疏花疏果时,根据枝果比(3:1),把过多的花序上的所有花朵或幼果疏除,保留幼叶和果台副梢,作为翌年结果的预备枝。保留结果的花序,疏花时如一花序有5~6朵花,可以保留每花序外围的3~4朵,而将中心花摘除;另外,对花柄短的花朵、瘦弱的花序、病虫危害的花和无柱头的花也应疏除。疏果时,对大年树在坐果量多的情况下,每花序留3~4个果。小年每花序适当增多。强壮果枝可多留,瘦弱果枝可少留或不留。对病虫害果、两枝恶化伤果、大枝摩擦果应疏除;尽量保留壮果、大果、端正果和边果。
        经调查,蓟马、蚧壳虫是此时期主要影响弥渡香酥梨果实品质的因素。可在弥渡香酥梨盛花期(3月上旬)后,主要采取:(1)农业防治:早春清除田间杂草、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蚧壳虫若虫。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为害。(2)药剂防治:使用25%噻虫嗪、吡虫啉、甲维盐、大功牛喷雾,但要提高使用量,如800倍喷雾,同时可以微乳剂类的阿维菌素桶混使用。
        3.3 果期管理工作重点
        弥渡香酥梨果期一般在3月中旬至10月中旬,8—10月成熟。

此时期主要做好:
        3.3.1弥渡香酥梨黑斑病预防
        黑斑病是在弥渡香酥梨主产区爆发严重的病害之一,重点危害梨树叶片,导致影响果实营养积累,进而降低果实品质。黑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点,后期中部呈灰白色,密生小黑点,周缘褐色,最外层黑色严重时病斑互相融合成不规则形斑块,造成提前落叶。在5~7月间,天气多雨、潮湿,发病重。树势衰弱、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也多。病害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发生,5月中、下旬盛发。发病严重的,在5月下旬就开始落叶,并危害果实,7月中、下旬发病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4月下旬开始喷第1次药,以后可视病情,结合防治黑星病、轮纹病每隔10~15天喷1次药,连喷7-8次,至7月中旬结束。药剂可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10%宅丽安可湿性粉剂1000~15m倍液,80%大牛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2:240倍液波尔多液。
        3.3.2 结合夏季修剪做好梨园规范管理
        通过调查,弥渡的新庄、红星、长坡、山高村委会主要种植弥渡香酥梨区域,大部分农户田间管理粗放,多数果园水肥跟不上,舍不得修枝、疏花、疏果。从而导致果园郁闭度高,容易爆发梨树疫腐病等,造成果实品质降低。
        在6月因根据果园情况,采取扭梢、拉枝、环割等夏季修剪手段,使梨树的枝、叶、花、果在树冠合理均匀的分布,能够合理充分有效的利用阳光,改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减少树体无用营养的消耗。通过夏季修剪平衡树势、培养结果枝组、调整枝组角度和枝条的疏密度,改善树体的光照条件,达到使果园通风透光的目标。
        3.3.3 果实套袋意识加强
        弥渡县东山栽植区环境较好,产区附近没有工业污染源,为弥渡香酥梨无公害生产和优质果生产提供了天然的优秀条件。但很多农户忽视了对梨果套袋的工作,很多人认为没有污染源则不需要套袋,造成了梨果果面农药残留量过高的问题。
        果实套袋可防治病虫害、减少用药次数,进而减少果面污染,提高果品安全和梨果质量,同时还可减少机械损伤及灾害天气危害。
        套袋应在疏果后立即进行,时间愈早愈好。套袋前喷杀菌剂和杀虫剂,杀除果面附着的病菌虫卵,喷药后 3 ~ 5 d 内完成套袋,未套完袋的要再喷杀菌剂和杀虫剂后再套。
        4 采果后管理工作
        采果后的管理主要指果实采收后至第二年果树萌动此段时间的工作管理,目的主要是为次年的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弥渡种植区此时间一般从10月中旬至1月中旬,但在缺乏技术指导,农户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等因素影响下,直接影响了下一年果实品质的提高,严重的出现大小年问题。针对弥渡香酥梨栽培区情况调查,采果后主要应完成工作:
        4.1 根据果园情况深翻树盘
        10月中下旬,在果树下深翻 20~ 30 cm, 注意要打碎土块。这样既可疏松土壤, 增加土壤空隙, 促进微生物活动; 又可促进根的呼吸和发育, 有益于促发新根; 同时也破坏了在 地下越冬害虫的生活环境, 在低温下杀灭病菌、害虫, 从而减少越冬基数, 减轻来年的危害。
        4.2 施足基肥
        基肥可分2次施入: 采果后先施1次, 以氮肥为主, 株施尿素1. 0~ 1. 5 kg,可以延长叶片寿命, 提高光合作用; 第2次在落叶后进行, 以含有机质较多的农家肥为主, 包括腐熟的圈肥、堆肥、各种动物的粪便等。施肥量应根据品种、树龄、树势而定, 一般秋施基肥量应占全年施肥量的60%~ 70%, 有机肥可按1kg果2kg肥施入。
        4.3 越冬病害处理工作
        冬季可重点采取树干涂白:此方法既可减轻冻害, 又可消灭树皮下裂缝中的越冬害虫。涂白剂的配制: 生石灰10份, 石硫合剂原液2份, 食盐1~ 2份, 黏土2份, 水40份。先用凉水化开生石灰并滤出渣子, 将化开的食盐、 石硫合剂、黏土和水倒入石灰水中, 边倒边搅拌均匀即可。涂白的时间最好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
        5 结束语
        弥渡香酥梨作为云南弥渡县果树种植的重要品牌,今后应以稳定栽培面积和产量,调整区域布局,提高果品质量,提高产业化管理为目标,从而实现品牌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忠文.弥渡香酥梨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09):113+115.
        [2]罗建学,罗红伟,杨忠文,赵泽滨,自海涛,毛春霞,杨锐铣.砧木及成熟度对弥渡香酥梨品质的影响[J].西部林业科学,2016,45(06):148-151+160.
        [3]邵君,邓岩林,杨永林.梨树栽培管理技术[J].农家参谋,2020(17):131.
        [4]李洪宇,刘万科,李俊强.梨树夏季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9(06):37.
        [5]杨吉华,崔著江,庞福生,赵明光,马居宝,程国臣.红香酥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水土保持研究,2001(03):102-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