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宋庆亮
[导读] 摘要:自《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颁布以来,全国各个城市、地区均逐步提高了针对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管理力度,优化技术管理体系,为道路运输车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管理保障。
        大庆市交通运输局  黑龙江大庆  163311
        摘要:自《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颁布以来,全国各个城市、地区均逐步提高了针对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管理力度,优化技术管理体系,为道路运输车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管理保障。在这一背景之下,加强对于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对于推动道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存在问题;对策探析
        1导言
        伴随道路运输车辆的逐渐增多,对道路运输车辆加强管理,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和质量,现已成为现阶段道路运输业所面对的重要挑战。现阶段情况下,车辆的技术管理是道路运输业相互提高竞争实力的主要因素。
        2问题分析
        2.1长期缺乏技术管理意识
        在现有的道路运输车辆管理体系当中,运输企业在车辆技术管理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利,原有的强制性维护制度得到了取缔,运输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车辆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相应的、合理的维护方案,自由度相对较大。这一制度的调整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一项改革,但同时也将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管理风险全面转移到了运输企业身上。从某种角度来看,运输企业负责车辆技术管理的工作人员将对技术管理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其影响占比相对较高,这也意味着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素质及从业经验将影响到具体的技术管理效果。而从运输企业的角度来看,车辆二级维护体系得到了大多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并全面强调二级维护的重要性。尽管如此,企业自身依然无法从根本上保障技术管理人员可以在全部工作环节中体现出技术管理意识的基本要求。
        2.2管理岗位的职能弱化问题
        从某种角度来看,道路运输行业发生变化和调整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持续深入,这也是导致行业内部出现诸多运营客体的主要原因,同时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能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从根本角度出发,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多数道路运输企业对于市场经济所造成的变化认识不足,缺乏应变能力,组织机构不够完善,多数道路运输企业一般会将技术管理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混为一谈,交由同一个职能部门去负责,且更加侧重于安全管理工作,甚至个别运输企业没有设置独立的技术管理部门和岗位。其次,制度落实问题也影响到了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例如:某运输企业将车辆选型工作交由机务管理部门负责,而实际选择车辆类型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会更加倾向于从市场经营、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重视车辆的价格及市场需求,而能耗、运营费用等核心参数且相应不够重视。此外,部分道路运输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而采取超载运营的策略,片面强调眼前的利益,忽略了长期利益。
        2.3交通车辆综检站的问题
        交通车辆综检站自设立以来已经拥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交通车辆综检站的存在为诸多道路运输企业提供了专业的技术管理服务,同时也承担着车辆状态监督的工作职能。随着体制的改变和调整,交通车辆综检站的职能定位也发生了一定的问题,多数地区的交通车辆综检站更加侧重于技术管理,其主要业务为接受运输企业的委托对指定车辆进行技术维护,而车辆状态监督、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和能耗核查等工作职能却相应得到了弱化。
        3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3.1构建道路运输车辆健全的准入、退出机制及车辆技术管理体系
        构建健全的道路运输车辆准入与退出机制,完善车辆的技术管理机制,确定车辆的技术管理作用。

车辆技术管理需始终将预防为主、技术和经济相融合的标准,对道路运输车辆实施定期检查、合理改造、择优选配、适时更新、强制维护、规范报废、正确使用等系统性的管理。所以,营运车辆准入制度属于强化道路运输车辆实施技术管理的先决条件,退出机制属于强化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手段,这些工作都与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管理成效存在直接紧密的关系。构建优良的准入与退出机制,能够保证道路运输车辆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从而确保道路运输的安全性。构建三级车辆的技术管理网,在道路运输的管理部门,设置与之相匹配的职能性机构,明确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保证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从而确保车辆技术性能的完整性,全面高效开展车辆技术管理工作。
        3.2加强管理人员车辆技术管理理念
        运输企业领导需对车辆技术管理提高重视度,加强运输企业二级维护,完善与贯彻实施车辆二级维护制度。运输企业中,对于车辆的技术管理专业性要求非常高,与运输生产收入有所不同,运输生产利益可以在每天运输经营当中体现出来,而车辆技术管理效益则是潜在性,不能立即就看到成效,其能够不断的渗透至车辆的技术性能中,可以对技术性能起到稳定的作用,还可提高运输效率与社会效率,所以运输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将眼光放得远一些,进行深入细致思考,将车辆的技术管理工作当作企业不断良性发展的主要工作来实施。从保障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以及企业经济利益角度出发,道路运输企业一定要始终坚持固定时期地对车辆技术加强维护,针对过期没有实施二级维护的一类车辆,运输企业相应管理部门可行验自身权利,在车辆利润当中扣掉维护费用,同时强制性的通知车主进行车辆技术维护。对于未固定时期实施二级维护的一些车辆,调度部门可不对其派遣工作任务。除此之外,运输企业本身还需设置完善的组织管理部门与清晰的岗位责任规定,由此保证各环节各工序均都有健全的记录,由此方便精准地对呈现车辆的技术状态,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降低人为因素所产生的不必要的影响。在设置车辆维护方案时,需依据车辆本身情况来实施,如此对于便于车辆里程考核可以结合运行里程来实施二级维护,便于里程考核的需严格依据日期来实施固定时期的维护,不管是选用哪种方法都一定要将二级维护落实到位。
        3.3重视道路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
        强化维修企业二级维护工作质量,重视企业人才培养,优化调整管理模式。利用招投标的形式,在符合标准的二级车辆技术维护的众多企业当中,选择相应数量具备一定经营资质的车辆技术维修企业,由此将这些企业设置成运输车辆技术二级维护的指定维修点,行业技术的管理部门需对维修企业实施经常性抽检,检查维修车辆是不是依据二级维护规范来逐项实施维护的,是不是存在漏项。加强对维修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与提高业务操作技能水平,保证所有工作人员都是持证上岗工作的,以此降低返修的概率。车辆维修企业需有计划购置实施车辆二级维护的必要检测设备,由此提升车辆维护质量。车辆维修企业需栽培或是引进高文化素养与技术能力的车辆维修技术人员,尤其是需培养年轻的维修人员。针对车辆数量多的运输企业来说,以往手写表格的方式现已不能满足复杂管理标准,如此便需通过计算机来构建车辆管理的相应程序,这样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工作效率,降低纰漏问题的出现概率。
        4结语
        综合来看,重视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问题是道路运输企业的基本责任,企业需要从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技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光尤.当前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汽车维修技师,2017(07):132.
        [2]张俊俊.论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新思路[J].汽车实用技术,2016(12):226-227.
        [3]王春新,胡延军.关于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制度改革的再认识[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6(09):30-31.
        [4]王杰.论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加法和减法[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6(08):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