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户供热计量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思路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李侃
[导读] 摘要:供热计量改革多年,作为改革主体的供热企业,积极性一直不高。
        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山东潍坊  261061
        摘要:供热计量改革多年,作为改革主体的供热企业,积极性一直不高。除了供热价格、计量装置产权、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外,安全和实际节能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环节,本文以供热行业服务单位的视角从以上四个方面给出分析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供热计量;问题;解决
        我市的供热计量改革工作,从试点到大面积推广,再到后来的“应改尽改”,已经经历了“八年抗战”之久,从目前本地的整体情况来看,真正实现分户计量并按热量收费的并不太多,虽然近几年政府从老百姓利益出发,近乎强制供热企业实施计量改革,但大多数供热企业还是推进力度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供热价格的合理性
        目前供热企业仍然是政策性亏损企业,各供热企业实施分户计量收费的部分或区域仍处于亏损状态,而节能部分尚无法补足退费带来的损失,各供热企业心里存在抵触,已经多次向政府部门反映,希望研究制定更加合理的价格政策。
        以我市某供热公司为例:该公司供热面积1100多万平方米,实行分户计量的有220万平方米左右,去年按面积收费5000多万元,供暖结束后退费1000多万元(超过了节能收益),原因是虽然我市已实施两部制热价,但由于我市供热行业市场化程度比较深,热源企业与供热企业分立,无形之中推高了供热企业热水成本。加之,供热面积逐年增加,人力、管理成本渐高,而房屋空置又加大了热量损耗,热价更新滞后,矛盾就相对突出起来。对此,建议发改部门应该针对本地区情况,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出合理的供热价格,使用户和供热企业合理的分配节能收益,调动供热企业的积极性。
        2热计量装置产权问题
        政府的有关文件未对热计量装置产权做出明确规定,为以后的更换、管理、维护埋下了隐患,特别是计量表超出质保期以后怎么处理(在质保期内有计量表厂家质保)亟需解决。当前有些居民小区的计量表已经出保,这给部分供热企业增加很多工作,需投入大量的精力、人力、物力。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文件,明确产权归属和管理责任,消除供热部门和用户的种种担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产品质量的问题
        本文中所说的产品质量,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热表质量。二是建筑质量。之所以同时分析,是基于我市的管理现状。当前,我市的供热和建筑分数不同的部门管理,因此在具体的管理细节上必然存在着一定的不同步性,在工程的建设、验收等方面所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在我市当前形势下,供热企业在建筑工程中的参与度是比较低的,而当前国产表质量良莠不齐,进口表价格又相对较高,因此很难保证开发商选用的热表完全符合热企所需的质量和技术标准。并且在当前的低参与度下,亦无法了解建筑物的节能水平,给后期的调节运行也带来了难度。建议在后期的新建或既有建筑改造中,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提高相关供热企业的参与度,为供热企业后期的计量运行提供更大的便利以及参数支持。
        4安全和节能问题
        以我市的行业背景为例。我市有十几家供热企业,热源企业和供热企业多有分立,虽有明确的供热区域划分,但管网不免“各自为政”,统筹性并不高。另外,在近年的环保压力下,热源统筹规划,并且与供热区域距离较远。这就形成了我市供热管网大纵深、多迂回的现状,无形之中增加了压力调整、供热计量反馈的难度。而经过我们调研,发现供暖季尤其是部分上班族出于节能能源和节省供热费用的目的,白天上班或者外出时,会将阀门或者控制面板关闭或者调低,单位宿舍或者小区这种现状更加明显,此时的楼宇或者单元内其他用户的管网承受压力增大,如果是老旧小区,安全隐患大幅增加。而作为热源企业,由于纵深、迂回的管网,一是在调节压力方面难度增加。二是无法精准调节热量输出:不降,只退费不节能;降,影响供热质量,尤其是管网末端。对此,建议大方面从优化市场环境出发,统筹管网规划;细节上,从技术上对热表进行调控,设置更加科学的户内自主调控下限,甚至建议发改部门考虑从退费政策上加以调整,当热费低于热企成本后即不再退费。在不保证提振热企积极性的情况下,至少保证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减少矛盾。
        结语
        疫情过后,社会经济发展必然会迎来反弹,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是集中供热面积的增加和人民群众对供热质量要求的提高。本文就我市供热行业背景下分户计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思路作了简单的分享。作为行业服务单位,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消除供热企业的观望心态,这样才能将供热计量改革尽快推进下去,真正实现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让更多的群众得到实惠。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