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钢集团汉钢公司党群工作部 陕西汉中 724200
摘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构建全媒体格局,做大做强主流媒体,是国有企业顺应时代发展、促进文化升级、提升品牌形象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陕钢集团汉钢公司为案例,通过对国有企业媒体融合现状的梳理、问题的剖析,探寻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策略,以期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关键词: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紧盯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大势,紧扣媒体融合的时代脉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打造四全媒体,构建全媒体格局,做大做强主流媒体,走好媒体融合之路,是国有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企业文化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陕钢集团汉钢公司为案例,通过资料检索、文献分析、深度调研、实践探讨等方法,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剖析国有企业在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积极探索在媒体格局、传播技术、舆论生态、呈现形式等发生深刻变革的情况下,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对策与方法,以期能够开创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局面,以高站位的思想引领、高层次的宣传定位、高品质的宣传报道、高水平的宣传队伍、高效率的管理模式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兴动力。
一、国有企业推动媒体融合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党和国家重要会议上、考察新闻单位时,就推动媒体融合作出重要指示、重点部署。201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首次提出媒体融合的概念,2014年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一个个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的新型宣传矩阵,随着媒体融合的探索实践、深入发展,在全媒体的时代潮流中不断成长,以陕钢集团汉钢公司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亦在推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砥砺前行。
陕钢集团汉钢公司现已形成集图、文、影、音、字、画为一体,报纸、广播、网站、微信、微博、抖音同步运行的新型宣传矩阵,汉钢公司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单体模式到简单的物物相加、再到正在推进的媒体融合,整体成长、蜕变的历程便是国有企业整体情况的缩影。“不日新者必日退”,守正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已经成为推进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所在,亦是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二、国有企业推动媒体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经过长足的发展、完善、升级,国有企业媒体融合成效显著,以汉钢公司为代表的国有重工业企业,外宣上稿的数量、质量不断提升,全媒体宣传格局初步确立,关注度、“好看”度、粘合度日益增加,主流媒体的宣传阵地、宣传声势、宣传影响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推动媒体融合方面,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和不足:
(一)全媒体思维未形成
在实际调研中,不难发现,国有企业的职工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自产自销”阶段,这种思想观念上的滞后性,不仅不利于新媒体的推广应用、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而且还不利于新闻舆情的监管,全媒体、大数据的思维模式不可或缺。
(二)媒体融合形式单一
查阅国有企业内部各个宣传平台我们不难发现,网站设置、稿件内容、栏目设置等套路式、照搬式现象严重,无论是栏目的创新、内容的创新,还是形式的创新,基本上都只停留在模仿、复制的“拿来主义”阶段,真正形成特色亮点的很少。
(三)媒体融合技术匮乏
媒体融合技术匮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司的平台管理、开发技术有限,出现故障时,只能被动等待处理;另一方面是视频拍摄、剪辑、制作等专业人才比较欠缺,即使是手机拍摄,技术水平的差异化也比较大,新闻宣传队伍的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三、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对策研究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在如今的信息技术革命、媒体融合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国有企业唯有乘势而上,把握机遇,才能赶上时代步伐,展现新闻宣传的新气象,赢得主流媒体的新未来。
(一)“内容为王”,占领传播制高点
全媒体时代,国有企业各宣传平台在多样的传播方式和海量的传播信息冲击下,必须要坚实内容为王的原则。一是要不断增强党性,强化思想优势。国有企业要以各宣传平台为“瞭望角”,以党的先进思想为指引,及时传达、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让党的先进思想、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党性修养、政治站位,提高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思想底蕴;二是要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要让更多的通讯员走出办公室、走进生产现场,走出“纸上谈兵”、走进一线职工,掌握更多“带露珠”“冒热气”的第一手材料,打破传统的三段论、四段式,将陈情与说理相结合,以叙事式、采访式、调研式等手法,集合图片、文字、表格、视频、MV、漫画等为一体,形成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品质、有情怀的报道,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增强媒体与受众的粘合度。
(二)形式多样,融入传媒新技术
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广,目前,国有企业已经在各个平台的报道形式上作出了改变,积极引入新技术,打造出技术创新、思想创新、审美创新的新兴媒体。一是引入UGC的运营模式,让受众参与内容的制造、传播,使宣传内容更加接地气、平民化、年轻化、潮流化,呈现出特色鲜明的报道;二是引进VR、AR技术,对现实世界的图像、声音、味道等信息进行仿真处理,再叠加虚拟的环境、物件等,破除图片的单一和固化、视频的模仿式和翻拍式,增强现实感、立体感、冲击感,加深受众的记忆力和关注度。
(三)以人为本,构建人才新高地
媒体融合发展,人才是决定性因素,没有人才支撑,推动媒体融合举步维艰。一是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渠道,积极引进摄影学、传播学、新闻学等理论知识丰富、综合技术较强的专业人人才,为推动媒体融合注入新鲜血液;二是着力构建多层次的培训体系,推选优秀人才积极走出去,走进各专业协会、省级报刊、集团公司等举办的新闻宣传培训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三是建立健全媒体融合方面人才使用管理的机制,着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研究、确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线上考核评价平台,同步完善职位晋升制度、薪酬分配办法等,以公平、公开、公正的方式,吸引更多精通全媒体内容、技术研发的高精尖人才,为媒体深度融合增添强劲动力、提供坚实保障。
(四)“他山之石”,对标实现新突破
全媒体时代,国有企业要实现从媒体相加到相融的蜕变,必须深度对标,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一是对标央视媒体。央视媒体打破了传统刻板式、公文式、固定式宣传模式,除重要政治事件的报道外,其他报道的标题更加新颖、抓人眼球,内容更加风趣幽默,对小事件、小人物的关注度、报道度显著增加;二是对标省报。以《陕西工人报•陕煤专刊》为例,对版面进行了升级改版,不仅增加了报道的文字内容、图片新闻,还增加了视频“链接”,即将视频平台的二维码加入了报纸,受众可通过扫码进入新界面,欣赏基层单位的优秀视频,这种方式拓展了传统媒介的外延,极大地增加了报纸的“内容量”、可读性;三是对标行业先进。以陕钢集团龙钢公司为例,定期推出专栏,以视频新闻的方式播报公司要闻,这也正是很多公司媒体融合缺少的版块。总之,汉钢公司要通过全方位、全视域、全过程的对标学习,以清单式、销号式的管理方式,结合具体实际,逐步实践落实,为媒体融合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新经验,推动媒体融合实现新突破、新发展、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