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做好石油化工安全管理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孙猛
[导读] 摘要:石油化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型企业,于近几年得到了愈加蓬勃的发展。
        山东益丰生化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256500
        摘要:石油化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型企业,于近几年得到了愈加蓬勃的发展。然而发展的同时也面对种种安全问题的暴露。企业若想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则需要加强新时期的石油化工安全管理。本文基于石油化工当前的安全现状展开分析,并就促进相关企业做好安全管理提出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石油化工;安全问题;管理策略
        前言:
        随着近年来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一些存在于石油生产中的安全问题逐渐暴露在人们的视野。新时期的到来,国家对石油化工企业也提出了新要求,即要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于是,如何加强对于石油化工生产安全的管理,保障效益的提升成了各个石油化工企业纷纷展开探讨的问题。
        一、新时期做好石油化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在近年来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以人为本注重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国家更是对石油化工企业就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必须顺应国家发展的需求,将企业的发展向更科学、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去转变和管理。而从现阶段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形势来看,逐渐由粗放型转变成为集约型,开始重视石油资源的节约,将安全发展提上日程[1]。石油化工生产的安全管理不但可以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减少人员的伤亡,进而保证生产的效率;还可以通过减少资源的浪费而提升原有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在实现了为国家节能减排的同时又提升了企业的效益。因此,新时期做好石油化工安全管理的加强与实施,势在必行。
        二、石油化工有关安全问题的现状
        1.安全理念的欠缺
        尽管石油化工的生产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长久以来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此引起重视。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这些企业敲响了一次又一次的“警告”,但从整体看来,不论是对于安全问题的宣传还是对于解决安全问题的资金的融入情况都有所欠缺,侧面体现出来企业管理人员对于生产安全管理重视程度的不足。其实要想加大生产力度,提升生产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都需要从设备、人员和制度这几个角度展开考虑,而安全知识宣传不足导致的设备养护不到位,人员操作不规范,安全管理缺少依据,问题发生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等情况都使得石油化工生产面临着效率减弱,质量得不到提升以及成本浪费严重等问题,这让石油化工企业停滞不前,更不要说在新时期的形势下有所发展。
        2.安全机制不完善
        新时期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向着更加科学、标准化的方向行进,而石油化工企业在过去的生产过程中也因为安全机制的不够完善而产生了很多的问题,需要得到重新的审视,并加以改正。安全机制的设立就是为了让企业的生产安全能在生产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管理,减少安全问题的产生。而如今石油化工企业无论是对于员工的安全操作流程还是管理人员对应的安全管理的制度都缺少完整、完善的机制,这使得生产中生产操作流程无法统一,操作员工的作业水平参差不齐;而对于管理者来说,这不仅使管理工作缺少衡量员工作业的标准,让生产的监督和管理无从开展;更是使得管理内部安全制度的缺失,让管理这件工作本身就充满难度,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安全管理出现了工作怠慢与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状况频繁的发生。
        3.员工素质待提高
        目前很多石油化工企业还停留在对生产和效益的追逐层面,从而忽略了员工在生产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技术型员工在生产中还处于缺少安全意识的灌输,缺少生产流程的统一培训和考核,缺少安全保障的资金投入等状况里;而管理人员也普遍存在这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人员素质有高有低的情况。技术型员工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是致使生产安全问题频发的根源,而管理人员的素质缺乏提升则在问题的解决上显现出了一系列的管理劣势。

尤其是一些小型的石油化工企业,由于他们缺少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的安全意识,不注重对于员工的工作流程的规范和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导致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的同时也增加了员工操作中的自身风险。
        三、石油化工做好安全管理的对策
        1.加强安全理念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工作中涉及到很多高温高压的反应,而且生产的原材料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等高危性特点[2]。因此,为了减少安全问题的产生,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的宣传,让基层的员工明确正确操作流程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强化他们对于设备使用与养护的意识和技术水平,从而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安全事故;让管理人员清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把生产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牢牢地与自己的工作内容结合到一起,从而进一步改善管理人员懈怠的工作态度,使得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被真正的重视起来,继而得到发展。另外,石油化工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理念的加强不仅仅体现在对安全知识的有效宣传,还体现在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资金的投入和支持。现如今,很多企业缺少对于生产安全管理实施的投入,这让管理缺乏开展的条件;而对于操作员工安全保障投入的不足,则直接让员工面临安全问题所导致的一切后果,不仅有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还会让企业在安全知识宣传的过程中显得十分的被动。因此,对于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资金的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2.完善安全机制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整个安全生产过程当中,会涉及到各个方面人员的管理以及设备的管理问题,因此要想对这些问题加以有效地管理,就需要对安全制度体系进行建立健全,与企业的生产世界相符合,从而使得企业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得到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3]。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应该是对生产操作员工的操作流程制定明确的规范和制度,同时配备对于员工生产操作过程的监督人员,施行奖罚制度,从而帮助员工在正确规范的操作流程中完成生产和对设备应有的保护与保养,这不仅能使员工的安全问题和设备的养护问题得到解决,还能通过统一标准量化生产,在提升生产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的良性运作和可持续性发展;而对于管理人员自身,也应有相应的管理体制来促进管理责任的落实到个人,同样的奖罚制度也应该在管理人员中实施,借以改善管理人员一贯的散漫与推诿态度,从而使得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得到顺利的开展。
        3.定期员工培训
        基于很多石油化工企业的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在实行安全流程规范操作的和奖罚制度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员工的理解能力上不去,配合度低等情况的发生。为了便于企业的管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进一步的开展,企业应对现有的员工做定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企业文化、生产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生产操作中的规范流程和先进的技术。员工通过对企业文化的熟悉与认同逐渐形成与企业发展一致的生产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很好的铺垫,而生产安全的知识和其重要性也可以在企业文化的铺垫下得到良好的推广与宣传,最后对员工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则可以确保员工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的质量与效率,从而大大提升企业的效益。另外,对于管理人员内部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的开展安全生产的管理,则需要通过定期培训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使得他们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上面可以有更多的总结和突破。
        结语:
        综上所述,从安全理念的融入、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人员提升上面入手,做好石油化工安全的管理是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和整个行业在新时期的大形势下发展壮大的关键。并且,相关的从业者还需要总结经验,在发展安全生产的道路上保持探索,继续推进。
        参考文献:
        [1]陈芳,王璇政.新时期做好石油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J].化工管理,2019(07):126-127.
        [2]汝庆辉.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策略[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12):27+41.
        [3]白存寿,汪爱军.新时期做好石油化工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J].化工管理,2018(14):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