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028419871207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建筑物拔地而起。而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掌握混凝土的关键技术。文章从混凝土施工的准备阶段入手,就混凝土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可以改善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并促使建筑工程行业有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在这之中,无论是住房还是写字楼,都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国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筑领域需要必须不断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做好现场管理工作、有效排除工程隐患,提升国民物质生活水平。
1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1.1混凝土麻面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混凝土的表面会出现一些细小的麻点、凹坑或者气泡。这会导致混凝土出现麻面,不仅影响混凝土的美观,而且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在于对施工细节的处理不到位。例如,对模板的清理不到位,模板上粘有杂质,导致混凝土出现麻面。如果没能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养护,或者在混凝土振捣过程的振捣不充分,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未完全排除等,都会造成混凝土出现麻面现象。
1.2混凝土蜂窝问题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在其表面呈现疏松情况,形成蜂窝状。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骨料聚集过程中砂浆没能完全覆盖,在长时间的空气侵蚀下,会在骨料之间形成蜂窝状的孔穴。如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骨料与砂浆之间出现离析,将会导致混凝土蜂窝的出现。而且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模板破损,或者模板密封不严,发生浆液渗漏,也会导致混凝土蜂窝出现。
1.3混凝土裂缝问题
裂缝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也是危害性较大的问题之一,混凝土裂缝主要分为三种,即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以及网状裂缝等。如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温度把控不当,便很容易出现裂缝问题。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如果不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养护处理,也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除此之外,在外力的作用下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1混凝土的运输及泵送
根据对建筑施工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可知,搅拌机运送混凝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强度可能会因外界因素而产生一定的变化,若变化十分明显可能会凝固,这时混凝土无法用于建筑施工中,若施工方还继续施工,会为建筑物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考虑到每一个可能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原因,包括混凝土材料质量、运送时间等,只有考虑到每个因素后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法,才可有效加强混凝土材料质量。因此,施工人员要事先对混凝土展开充分搅拌工作,搅拌完毕后覆遮盖物遮盖处理,延缓混凝土水分流失。
2.2混凝土施工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十分注意的一项工作是对混凝土施工要点展开控制工作。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混凝土维护工作,再根据此次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特征制定出合理的混凝土比例,保障混凝土性能与施工标准相一致。此外,搅拌机工作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借助精密的计算来加强混凝土质量。上述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要进行混凝土质量分层检测,只有不断加强混凝土质量、有效约束工人施工,才可明显加强各环节的施工质量。
2.3钢纤维施工
混凝土施工中有一个十分关键的施工步骤,即钢纤维施工。
进行钢纤维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进行实时监督并不断加强钢纤维施工质量,重点监督内容是混凝土搅拌和检修工作。为加强混凝土钢纤维分布合理性,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度符合施工标准。为进一步加强钢纤维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可通过抽查这一方式检查施工质量,进而保障钢纤维施工工艺和施工标准相一致。混凝土搅拌可选用湿拌和干拌中的一种。此外,工作人员需准确控制搅拌流程和时长。
2.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展时,施工人员需注意冷缝问题。一般,混凝土浇筑难以避免冷缝的产生。由于冷缝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求施工人员不断加强对冷缝的重视程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密实程度不足会产生很多冷缝问题。若人工展开振捣工作极其容易导致混凝土分布不均,进而产生相应的冷缝问题。目前,我国混凝土振捣工作多数选用机械展开。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要保障混凝土振捣时间科学、合理,以混凝土表面未产生浮浆和未下沉为衡量指标。借此能够有效加强混凝土浇筑质量,也可为建筑工作开展带来保障。
2.5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
现阶段,进行混凝土施工工作时,技术人员必须根据施工情况和项目标准来设计相应的施工流程,设计完成后还要展开技术交流工作,向施工人员详细地解释该次施工的各项注意事项以及施工步骤,还可与其他技术人员分析该设计的各项缺漏,做到准确无误。目前,技术交流工作和设计工作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较高,要求施工单位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程度。此外,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工艺以及混凝土质量,充分保障浇筑的混凝土符合标准,必要时工作人员可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对材料、工人展开合理的调配。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发现施工方案存在不足之处,应及时反馈并给予有效的优化方式。
2.6梁板浇筑技术
在梁板浇筑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的施工要求合理选择建筑施工方案,通常情况下,在梁板浇筑过程中都会采用赶浆法。应用赶浆法,需要对完成施工的部分进行及时的检测,在确保其质量合格之后才能开展下一阶段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梁板的厚度小于铺设的高度值,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压实的方向与浇筑方向一致。
2.7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养护对混凝土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完成混凝土浇筑的半天后,需要将混凝土覆盖严实,然后定时对混凝土浇水养护。通过浇水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使混凝土的表面与内部的湿度平均,避免出现裂缝现象。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水养护需要持续7天左右时间。在养护过程中,一旦发现混凝土表面出现干燥情况便应立即浇水,这样才能保障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结语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发展很快,而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基本材料,它的地位十分重要。混凝土关键技术的掌握,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保障。本文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处理的关键技术做了一些研究和分析,尤其针对混凝土的准备过程、浇筑过程以及振捣过程进行了一些技术性分析,提出了一些方案措施,希望未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以及建筑施工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瑜.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9,9(6): 154-155.
[2]缪健.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3):180.
[3]马乐许.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1):273.
[4]张小强,徐文栋.城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与质控方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8):32-33.
[5]李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2).
[6]王海見.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