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空间网架BIM仿真建模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王佳红
[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期,针对BIM技术发展现状,结合现有钢结构空间网架建模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关于空间网架仿真建模的概念,实现钢结构空间网架BIM仿真建模。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311209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期,针对BIM技术发展现状,结合现有钢结构空间网架建模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关于空间网架仿真建模的概念,实现钢结构空间网架BIM仿真建模。通过创建空间网架Revit标准构件库,并引用RevitAPI类库在Revit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完成钢结构空间网架的建模。同时,针对MSTCAD数据接口文件进行开发,实现自动化建模。通过Revit参数化建模与Revit二次开发的结合,创新出Revit下钢结构空间网架BIM仿真建模的方法,为今后钢结构空间网架在Revit平台下的建模提供便利。
        关键词:钢结构;空间网架;BIM;仿真建模;二次开发
        引言
        在许多钢结构建筑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钢结构模型中有些杆件由于装配应力过大,可能在组装的过程中就容易发生破环,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鉴于此,本文一方面搭建空间网架模型进行实验,实际测量结构构件的装配应力,另一方面,学习专业软件USSCAD,计算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
        1特点
        1)针对该屋面工程为空间双曲面钢结构网架的特点,运用该技术成功解决了空间节点定位难度大;结构高度大,覆盖范围广,吊装作业难度大;高空焊接作业量大,焊接应力及变形对结构影响大;网架安装支撑体系采用脚手架+标准支撑架组合形式及其拆除卸载分析等技术难点。2)技术含量高,整个安装施工过程充分应用Midas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并对工程结构子结构应力进行了分析。3)简单灵活的实现了大跨度和复杂的几何结构造型。施工速度优势明显,不受季节施工影响。4)建筑节能效果明显,节约用材。有效的提高使用空间。开间比混凝土结构提高50%。
        2钢结构空间网架BIM仿真建模技术
        2.1组装螺栓球节点杆件族
        现有空间网架BIM模型并未区分螺栓球节点和焊接球节点,对两种节点也未进行细节处理。BIM建模中几乎所有BIM网架模型均利用幕墙嵌板族样板,结合Revit幕墙功能完成网架模型的建立,所得模型节点与实物完全不同,缺乏BIM“仿真”的要点,无法将模型应有的信息传递到施工、运维阶段,使BIM后期操作变得无力。处在钢结构建模核心地位的Tekla在网架处理上也略显疲惫。空间网架完全符合装配式结构的特点,工厂预拼装成为网架加工制造中的重要环节。利用Revit完成所有网架零件族的建立后需仿照加工车间对网架零件进行拼装。拼装初期笔者提出两种拼装假设:1)利用嵌套将球节点和锥头端部做在一起,利用系统钢管族和嵌套节点完成网架拼接;2)将钢管和锥头等零部件做在一起,建模时期分别放置球和杆件,然后处理杆件和球之间的关系。第一种可通过设置空间角度参数,根据杆件与锥头的空间角度关系变换锥头与螺栓球相对位置,但会导致参数过多且无法保证杆件整体性,同时与工程实际构件预拼装顺序不同。对比两种假设,第二种更符合实际操作。类比RevitArchitecture中梁式单元建模方法,经过多样板比对,最终选择“公制结构框架-梁和支撑”族样板作为建立网架杆件族的基板。与梁不同的是,网架杆件端部并没有在插入点,根据节点球径的变化来控制杆端位置。这种人为控制端部位置的方法经笔者多次验证具有实用性,可以为以后此类问题提供参考。上述过程完成了整个网架族库的创建,填补了Revit系统族库中网架族的空白,为将来业内建模提供了共享资源。
        2.2吊装构件分段
        主拱:以斜拱为界,将主拱桁架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双机抬吊不再分段,最大重量175.1吨,外部等分为两段最大重量92.5吨。副拱:在与斜拱相连部分留1米左右杆件最后与斜拱连接固定,余下单侧拱架按照1:2的比例分为两段,其中较大的一段有一端落地。副拱最大重量56.2吨。构件的分段见“桁架吊装分段图”。斜拱和内圈桁架:以主拱为界分段。吊点位置和吊点数的选择:根据桁架形状,截面,长度,起重机性能等具体情况确定。由于桁架截面为三角形,为了保证分段桁架在吊装过程中的稳定形,空中姿态的可调节性,并防止分段桁架发生变形,采用四个吊点,分别位于距离分段桁架两端1/3处,两侧吊点相距15m左右。


        2.3进行实验并读取数据
        完成所有的前期工作后,进行结构模型的实际测量了。我们采取了如下步骤:①模型预组装后,平衡应变仪,直到机箱显示所有杆件应变读数均为0或接近0。②按一定的次序顺次拧紧所有的杆件,使其产生装配应力。③设定读数次数和时间间隔,开始采样读数。④.整理分析实验数据。
        2.4建模过程
        (1)创建Revit自适应构件族首先根据钢网架设计图,对待建模的钢网架结构进行分解,得到不同类型的对象构件,如连接杆件、螺栓球、焊接球、支座等,根据网架的空间结构,杆件及节点球的连接方式,统计各类构件的型号尺寸,针对不同类型的构件确定创建构件族所需要设置的数字参数,使用Revit的自适应族样板创建各类型构件的参数化族模型,确保生成的族能够通过数字进行驱动,进而改变模型的形状,所有类型构件的自适应族形成了可调用的参数化族数据库。(2)数据库准备提取设计图中各节点球的三维空间坐标,记录各节点螺栓球以及连接杆件的数量和几何尺寸等信息,判定节点球和杆件的连接关系,确定上弦杆、下弦杆,将杆件信息与坐标对应,汇总所有信息生成excel文件并保存,得到节点excel建模数据库。(3)生成三维实体模型利用Dynamo的“Excel.ReadFromFile”节点进行路径浏览,找到并读取excel建模数据库,通过节点编程程序进行代码运算,快速生成三维空间内由点线组成的空间结构形状。然后调用自适应族数据库,将点转化为螺栓球,线转化为连接杆件,最后生成钢网架三维实体模型。
        2.5确定提升方案
        钢网架最大安装标高是+18.612m。在进行钢网架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钢网架的实际大小、重量以及现场施工条件。由于工程的组装工作量比较大,所以,不能采用高空拼装的施工方式,必须尽量减少高空焊接作业,以及吊装设备的吊装难度。同时,也要考虑到施工的安全问题,以及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钢结构杆件变形的情况。最终决定采用地面拼装的工作模式,所有的钢结构组装工作都在地面进行,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系统建模,分析施工过程中网架的受力情况。这将会极大地降低施工难度,保证施工的安全,以及钢结构自身的安全。
        结语
        通过对钢结构空间网架BIM仿真建模进行研究,扩展了BIM在钢结构领域的功能,并且完成了空间网架仿真建模,重新诠释了钢结构BIM模型的意义,为今后钢结构BIM网架部分的建模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1)在Revit原有系统标准族库的基础上完成了对空间网架族库的补充。(2)通过RevitAPI对Revit网架建模的二次开发解决了空间网架建模过程中节点处理问题,大大减少了网架建模的工作量,避免了因工作繁杂带来的不必要误差。(3)以空间网架族库和Revit二次开发为基础,通过对MSTCAD接口数据文件的处理,使Revit自动获取网架设计参数从而完成空间网架的自动建模。
        参考文献
        [1]纪博雅,戚振强,金占勇.BIM技术在建筑运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北京奥运会奥运村项目为例[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30(1):68-72.
        [2]张维锦,李至平.网架结构三维建模方法的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6,33(3):94-98.
        [3]龙全,夏绪勇,顾维平.栅格法在任意多边形平板网架快速建模中的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5(6):64-66.
        [4]李忠富,付超.BIM技术在空间网架建模与快速估价中的应用[J].工程管理学报,2014,28(4):93-97.
        [5]薛忠华,谢步瀛.RevitAPI在空间网格结构参数化建模中的应用[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3,22(1):58-63.
        [6]何关培.BIM和BIM相关软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2(4):110-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