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研究 陈亚平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陈亚平
[导读] 摘要:目前高支模施工中由于未严格执行各项技术参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模板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
        甘肃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目前高支模施工中由于未严格执行各项技术参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模板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为此,严格按照现行国家执行规范和标准,科学组织设计对高支模架体搭设、拆除和全过程实施严格管理,才能最大化规避工程施工风险,本文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
        引言
        高支模施工技术具体是指在建筑施工中利用模板、钢管等材料进行施工时,使其按照一定科学合理的结构组合起来,以达到完全利用其自身承载力的目的,而且根据相关文件的定义,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的场所通常是高度超过8m,或者跨度超过18m以上的混凝土构件浇筑施工。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指应用高度偏高的模板,在建筑物中搭建大于五米高度的支撑体系。在搭建过程中,要应用相关的技术和方法来进行。在展开高支模施工技术时,施工的承受能力和搭建支撑体系的跨度都有着十分严格的标准。在建筑物中,若是在高度比支撑能力大或者是施工中没有紧密联系的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展开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很高的风险,难度十分大。因此,在展开高支模施工时要根据专业人员的设计来展开工作,整个过程中还需要技术人员来展开安全指导。
        2高支模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流程
        工程开始前需要先完成相关施工方案和施工材料的制定和选择,这是工程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来设计出更加合理科学高效的方案设计,以此来满足既定的工程要求和目的,方案的设计结果还应与实际施工场地的大小相适应,以保证方案的实施,选材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同时在工程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材料,所以作为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全面细致检查各相关材料的性能质量,只有在满足标准后才允许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保证整个支架系统的安全稳固。
        2.2高支模施工材料选择
        一般来说在建筑施工中高支模的选材包括木材、混凝土和钢筋等材质,但是不同的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材料也各不相同,所以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的情况来选择高支模施工的材料,以节约施工成本、保障施工质量为基础来进行材料选择。另外,还要保障高支模施工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施工材料方面应该按照相关规定的标准来选择,并对材料的性能、规格和质量进行合理的检测,尽量的避免高支模材料中出现生锈的钢筋、有裂痕的混凝土和变形发霉的木材,通过对高支模施工材料的检测来保障高支模施工中的承载力。
        2.3模板制作
        模板制作要事先设计好施工方案再交由相应的制作部门来进行,制作部门要对制作的模板进行严格的分类,还要对型号和尺寸标记清楚。等所有的模板制作完毕后,技术人员便可以对模板展开质量检验,以此保障模板的牢固性。质量达标的模板要展开脱模剂涂刷工作,工作完毕后便可运输到施工现场,在指定位置存放。
        2.4高支模安装与混凝土浇筑
        在对模板进行安装施工作业时,首先,我们应重点分析模板拼接及有关材料的安装,在模板进行拼接作业时,应保证其长度和宽度进行对齐,并预留大小适宜的空隙,待模板主体进行安装后,有关安装施工人员应对模板的干湿度进行整体的检查,从而预防拼接变形的问题出现,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在楼面安装支顶模板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明确安装工序流程。首先,对楼面标高进行测量,在纵梁之上进行放线,在完成整个脚手架的安装工序,而在脚手架安装中测量工作者应事先对其垂直位置及水平进行测量,最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在脚手架的两侧同步进行安装,可以保证安装后,脚手架两侧可处于锁死的基本状态,提升工程脚手架的安全和稳定性。同时各类型脚手架的立柱需要保持在同一条的中心线上,只有这样才可以加强脚手架垂直位置的稳固。在进行浇筑作业时,振捣的基本顺序应是从梁中点逐步向两端方向平行推进,应依照“稳定均平”的基本原则,预防漏振及过振的不良现象发生。

在进行外框架的柱梁设置过程中,首先在混凝土和梁板进行浇筑施工作业时,要注意井格梁瓦盖进行施工时,需将排架和梁柱设置为水平式支撑力模式,保证外框架的梁柱居于稳定性。而承受主力的结构主梁其纵向的水平杆,应对两端起到一个支柱的基本作用,从而形成侧面压力,最终将每个主梁中间的位置延伸斜向位置支撑钢管,并与每层脚手架要进行有效的衔接。待外层的支柱和框架完工后,相关技术工作者需要对框架支柱和排架整体的稳定性进行一定检验工作,从而保证施工
        2.5对施工完毕的高支模进行检查与验收
        高支模关系到整个工程后续工作的质量好坏与安全性,因此必须重视对高支模的检查与验收,确保高支模的设计符合要求,并且及时发现与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保证高支模的架设质量。在施工中做好高支撑架体检查验收记录、模板安装检查验收记录、模板拆除检查验收记录、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在高支模支撑系统搭设前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留存记录,同时施工人员应按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达到高支模相关技术要求与允许偏差,并留存记录、资料。高支模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2.6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模板拆除
        高支模拆除前,要事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展开检验,当每个步骤都符合有关标准时施工单位便能够预留相应的时间来加强混凝土强度。最后通过检验人员的检查,由监理公司同意后便能够展开拆除工作。高支模进行拆除的顺序是自上而下、后支先拆,这样能够有效保障模板拆除各结构还能够符合验收水准,进而加强工程质量。
        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
        3.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工程设计
        高支模施工是当前建筑施工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它的施工作用是为当前所建筑的建筑物带来较大的荷载力,这也是高支模施工中的重要原则。由此,为进一步加强高支模的荷载力,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要能够进行相关的实地考察工作,这样能够对数据展开较为精准的处理,以便加强施工的安全性。在进行高支模施工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晰思路,首先要找准两位线位置和有关的轴线控制线,其次,需要重点考量使用的材料和安装的步骤。最后,还要能够高效处理中央和模板之间的紧密程度。
        3.2加强对安装支撑系统的规范管理
        支护体系关系整个工程的安全稳固,必须严格规范化管理,认真检查,特别是支护连接的检查,杜绝出现任何连接不牢固情况,尽可能排除所有安全隐患。除此以外,在具体建设安装中,必须强化支撑系统的管控。同时作为相关技术施工人员,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和施工水平,将质量问题的出现率降至最低,为整个工程有序合理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高支模作为一项普遍使用的建筑技术对高层建筑的建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人员要按照规定严格把控高支模的检查与验收,以保障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本文对高支模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充分发挥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优势,为建筑施工的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参考文献
        [1]杜钧.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简述[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24.
        [2]王海山.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 2019(03):142+144.
        [3]田慧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45 (03):97-99.
        [4]高振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9):42 -43.
        [5]韩欣幸.高支模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 170+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