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王景家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类型,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实现建筑施工的节能环保。
        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类型,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实现建筑施工的节能环保。装配式结构的应用不但改变了建筑施工的工艺,也改变了施工体系和运作方式,这种改变使得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加强对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能够助推建筑单位取得更为可持续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建筑施工;应用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点分析
        1.1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建筑构件可以在工厂内进行预制,能够为介入施工企业节省一大笔构件的制造费用。并且当构件制作完成之后,运送到施工场地,施工作业的流程较为简单。这样也提高了施工效率,建筑企业的企业效益也因此得以提升。并且,与传统建筑行业相比,采取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企业,在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的施工成本都要明显的低于传统施工企业。从构架的材料组成来看,传统的混凝土构件建筑与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材料相比,混凝土原材料贵且重量大,不利于运输,运输费用昂贵。
        1.2符合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
        减少环境污染是装配式结构的显著优势,以往的施工方法常常会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而这样建立在破坏环境基础上的建设始终是不能长久的,装配式结构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装配式结构能够减少建筑施工现场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的种类及数量,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施工作业所产生的扬尘、废气、噪音污染,同时也保障了施工附近居民的生活受施工现场的影响较小,并且由于装配式结构能帮助企业减少施工材料的使用,所以可以显著减少建筑垃圾如废铁丝、废钢丝的产生。此外,装配式结构不需要耗费较多的水资源,同时,对装配式预制构件进行蒸汽养护时所消耗的水可以循环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2、装配式结构的应用要点分析
        2.1了解吊装程序
        预制构件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既定的顺序逐层进行安装,吊装人员要固定、专业,按照先水平构件后竖向构件的顺序进行,水平构件全部吊装完成后,进行必要的配合浇筑,待强度达到要求后,按照吊装手册进行竖向构件安装,严禁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同时进行安装。
        2.2确定安装工序
        水平构件的安装关键在于方向与标高的准确性,先将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结合部位的支架、模板搭设并加固完成,在模板四周粘贴海绵条以防止漏浆,预制构件验收完成后即可按照顺序进行吊装,在吊装的过程中工人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模板、支架进行调整,不得出现悬空或局部支点。竖向构件的安装要严格按照工序流程进行,清理基层→PE条布置→吊装→调节标高→安装支撑→垂直度调整→支撑加固→缝隙密封→连接(灌浆)处理。
        2.3构件连接
        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的连接是装配式结构施工的最关键工序。水平构件的连接难度较小,竖向构件的连接要尤其重视,可通过技术手段在电脑上模拟连接过程,施工过程中需人员全程盯控灌浆的饱满程度直接决定完成后的整体刚度及竖向构件承受剪切力的能力等,施工时不能求快,而要逐步施工逐个检查。
        3、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3.1预留预埋应用
        (1)预埋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板厚度仅为65mm,如果单独埋设吊环,且锚固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极易导致吊环脱出。针对此,应优先考虑利用叠合板桁架筋节点顶替传统的预埋吊环施工工艺,确保吊点位置符合结构力学特征,保证吊装质量。客观对比两种吊环预设方式可知,利用利用叠合板桁架筋节点不仅可节省吊环材料成本,还能优化施工工艺,并且保证吊环安装的安全稳定性。


        (2)预埋叠合板洞口及线盒。在施工中,需要在叠合板、上预留排风洞口和管线进出口。按照常规理论,洞口直径要略大于管线外轮廓尺寸,同时,提前调整叠合板内钢筋配比,在洞口处增设稳固装置,进一步增大零构件的强度,避免管线磨损。
        (3)预制墙体应用。针对预制墙体内的预埋管线槽、弱电配电箱、新风通入口、暖通设备,应当在构件应用环节促进各专业的协调配合,避免相互制约,确保各专业体系发挥实际作用。
        (4)零构配件应用。在装配式结构住宅建筑施工环节,需要应用多类型吊装工具、禁锢构件及专业辅助器具,合理优化工具不仅可以提高装配式施工效率,还能确保钢筋位置的精确性,为强化墙体安装质量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在装配式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现浇板带是指采用现浇工艺处理预制叠合板间的空隙。通常,现浇板带模板主要采用铝合金模板,并使用自制吊杆的固定方式代替传统的独立支撑体系,具有操作简便、稳固效果高等优势特征。预制叠合板与预制墙体上下存在50mm高差,使用圈边龙骨作为模板主体架构。圈边龙骨多由铝合金和木方等构成,配合预制圈边龙骨承托架可进一步增强稳固性。
        3.2施工工艺应用
        (1)结合施工需求采取附着式脚手架,预留连墙支座孔洞。项目采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并且需要在外墙结构预留直径约为50mm的孔洞以便安装脚手架连墙支座。在预留孔洞应用过程中,需要与厂家协调沟通,在充分考量各结构承载力条件的基础上,解决冲突问题。例如,在应用环节,如果连墙支座预留孔洞与线盒存在冲突,需要联合电气设计、建筑工程设计及脚手架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共同商讨,深度剖析影响因素,调整线盒位置,确定改动方案的可行性。
        (2)预留圈边龙骨固定螺栓孔洞。项目的预制叠合板与预制墙体上下存在50mm高差,通过全面的权衡,施工团队决定采用圈边龙骨,并利用预制的承托架作为固定工具。即先要在预制墙体上预留与穿墙螺栓相对应的孔洞,再利用穿墙螺栓将圈边龙骨承托架与预制墙体相连接。
        (3)预留模板对拉禁锢螺栓连接孔洞。使用对拉螺栓与墙体另一侧模板或背楞对拉作为预制墙体间现浇部位的模板固定方式,综合参考厂家预先制定的模板施工方案,在确定模板位置及对拉螺栓孔洞直径后,优化预制构件设计图纸,在构件厂完成孔洞预留工作。
        (4)预留预制墙体斜支撑螺栓孔洞。采用墙体斜支撑方式作为预制墙体的临时固定方式,同时在墙体及预制叠合板上预埋固定用套筒,通常套筒直径为20mm,并由专业厂家为设计人员提供相关的平面位置图,经反复审核确认后,避免与其它预埋件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5)叠合板防漏浆。实践经验表明在浇筑叠合板板带时,由于模板与叠合板无法紧密复合,不可避免会出现漏浆问题。针对此,应当将预制叠合板板边设计成宽深比为50mm×50mm的凹企口,同时,保证模板板面与凹企口内的阴角相连接,尽量避免漏浆问题。即便发生轻微漏浆,也会保证渗漏浆体在企口内堆积,不会影响外观质量。
        (6)预制墙体内凹企口。为解决预制内外墙体与现浇节点出现漏浆问题,应当在预制墙体边缘设计宽深比为30mm×8mm的内凹企口,同样的保证模板板面与凹企口内的阴角相贴合,避免漏浆问题。
        (7)增设临时性固定钢梁。有门洞口的预制墙体,为避免墙体在吊装过程中出现形变,需要增设钢梁提高稳固性。预制墙体生产时在门洞口两侧预埋套筒,在预制墙体吊装前利用预埋套筒固定临时钢梁,防止预制墙体发生变形。
        结束语:
        总之,建筑行业要想获得充足的发展动力,就要坚持创新理念,敢于打破常规,突破现状,积极对传统施工模式进行改革,在施工中采用装配式结构,并加强企业员工对这一结构的学习和应用,并加强对于装配式结构应用的监督,以促进改建筑结构施工流程的简化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并最终为推动企业快速成长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吴琼.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
        [2]朱亮,刘辉.浅谈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8.
        [3]张向东,高月秀.浅谈装配式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