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艾东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艾东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身份证号:37243019701029XXXX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城市化建设离不开房屋建筑工程的助力,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更是房屋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耐久性和抗压性较强是混凝土的最大优势和特点,进入现代化的建筑施工时代后,混凝土一直是建筑行业重要的施工材料,混凝土的应用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混凝土与钢筋框架结构的施工有效结合后,其抗震性和耐久性便会得到有效的巩固。混凝土具有其他建筑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当前的建筑材料市场始终以混凝土为主要施工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混凝土的应用技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大致有三:第一,这种类型的混凝土体积较大,所以整体结构相对更加稳定、结实;第二,大体积混凝土,顾名思义是含有大量混凝土成分的,混凝土具有快速凝结成型的特点,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尽可能保证一次成型,避免浪费和不达标;第三,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相对于其他建筑材料来说,要求更高。
        二、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所具有的特点
        所谓的大体积混凝土,不但结构厚实,混凝土含量较大,而且工程条件复杂,通常皆是地下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会超过25℃。作为大体积混凝土所具有的特点,对于结构端面的大量混凝土,房屋建筑工程应当注重增多单次混凝土方面的用量,以此来更具成效的提升混凝土所具有成效、品质跟质量。此外,外界较大的温度差异会对混凝土质量构成较大的影响,比如裂缝等现象的产生。这也表明,混凝土的养护的难度会受到其内部结构的变化跟影响,对于温差方面的问题,施工作业人员可以通过运用浇筑冷水等方式来起到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目的,进而达成养护的目的。另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讲,其内部通常皆是构造筋作为主要部分,而配筋是作为辅助部分的。
        三、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中所运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技术
        (一)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原料配比
        当今混凝土依旧是建筑设计、施工的首选,因而国内外专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对于建造施工制定的规范和施工标准也在实时更新,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建筑的高度和体型不断增加,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对于结构的强度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应当科学合理的设置材料的配合比,以方便混凝土搅拌后的浇筑能符合设计要求。除了配合比之外,还应当注意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当今市面上的材料供应商良莠不齐,导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标号、骨料有时会出现不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出现,这也就导致了混凝土浇筑时出现质量问题。对此,应在材料选用上进行严格控制,为后期混凝土配置打好基础,规避使用风险。
        (二)输送混凝土
        对于混凝土的运输环节,通常是在其配置好之后,运用移动泵跟拖泵来予以实施的。在正式输送之前,技术工作人员应当先对混凝土泵方面的技术、功能以及操作环节予以充分的了解跟掌握。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对其中那些容易损坏的零部件进行准备跟备份。之后,应当提前制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相应措施。在安置泵管的进程中,应当对其残留的混凝土予以切实到位的视察跟勘察,从而尽量避免漏浆等问题的产生。此外,在暂时停泵的时期里,可以将具有成效的倒泵方式给应用过来,这有助于提升泵的性能,令其更加合乎施工建设的预期跟需要。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温度控制
        当前混凝土的施工中混凝土的拉应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的影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混凝土根据绝热温度的升高幅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拉应力,总的来说,只有采用相应的措施才能使得水泥热化的速率变小:第一,积极采用水热化反应较慢的矿渣水泥;第二,通过煤灰的添加能够有效降低水泥的使用量;第三,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采用温度较低的水搅拌完成施工;第四,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中,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分层的浇筑方式来实现降温冷却和热化温度释放;第五,加强水热化控制,尽量选择放热速率较慢的水泥作为混凝土的制作原料,让砂石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在控制温度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铺设防水草帘、蓄水养护以及塑料膜覆盖等措施。
        (四)施工质量控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配料、搅拌、浇筑、最终成型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对其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快速、顺利地完工。那么,针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可以采用一些专业的质量控制方法。无论是振捣方法、浇筑方法,还是泌水方法,都是在各个环节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的方法,都是需要施工工程队重视的。不管是其中的哪种方法或是哪个环节,都要做到认真仔细,切不可马虎大意。
        (五)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与验收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材料配合比、原料质量和浇筑方式需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同时,浇筑之后的养护工作也能够有效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在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可以利用压实设备排出其内部的多余水分,同时进行宝石工作,可以选择稻草、塑料膜覆盖结构表面,防止水分流失。除此之外,施工方还应当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进行监测布置,以方便实时监控结构内部的温度,控制结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温度差。除了要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为了保证其施工质量,还应当及时验收,严格检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质量和结构的外观尺寸。对于验收人员的选择应注重其施工经验,同时选取符合标准的验收设备,全方位的保证结构质量。同时话要注意结构表面蜂窝、裂缝和漏筋等情况的验收。
        (六)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浇带施工
        除了混凝土的材料选用、配合比设置等主观因素导致结构的裂缝出现,是工作所在的环境的变化、施工选用的工艺是导致裂缝出现的客观因素。对于解决客观原因的影响,可以次选用后浇带施工。该技术在提高结构整体性、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的同时,也可以优化施工工序、显著提高结构强度和施工质量。对此可以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长度和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的进行区段划分,可以按照施工缝合理组合施工工序,最大程度的缩减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差。一般进行后浇带施工时,会在浇筑施工完成后40d后开始,对接触表面可以进行凿毛处理以保证其表面的清洁和湿润。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在我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几乎各行各业的生产和发展都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技术进步,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频率更是显著提升,只有积极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前只有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控制,才能在控制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促进建筑工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尚,李韡.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21-122.
        [2]付鸿杰.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178-179+204.
        [3]厉志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5):45-46.
        [4]王占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9(19):64.
        [5]张玉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9(04): 144+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