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水利局 山东德州 2531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当地生态系统带来了破坏。基于生态水利理念,论文对当前传统河道工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并针对如何将生态水利理念应用在河道规划设计中进行分析,旨在促进生态水利建设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生态设计;水利建设;运用
1、河道工程现状及不足
1.1、河道规划不合理
在传统的河道工程中,人们只着重于河道的防洪、通航等功能,对自然经济的认识不够全面和彻底,从而导致河流的生态功能被淡化。只有对河道进行合理规划,从多方面考虑河道现状,及其发挥的工程经济和生态效益,才能保证河流治理过程的持续发展。河道规划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工作,其中,规划理念是河道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河道规划中,往往会出现只注重过程,使得在治理过程中设计不合理,忽略后期管理与生态等问题,导致一些规划成为形式。另外,河道的一些配套养护设施和河道修复技术,是河道维稳运行的重要保障工作,但是目前很多河道在规划后没有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维护,使之没有达到良好的整治效果。
1.2河道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现实生活中,河道两岸树种单一,林层结构简单,植被覆盖率低,导致河流水土流失严重。河道周边环境生活及工业垃圾堆积在河道周围或河道中,易使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的方式流入河道中,污染水体,易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另外,渠道的过度硬化,会阻断水体与土壤之间的物质交换,违背自然规律,使得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被破坏,生物群落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河道生态环境不断退化。
1.3、河道的管理体制方面有待提高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土地辽阔的国家,而且大多数的河流的跨度也比较大,有些河流通常是跨越了多个省份。但是在对于河道进行治理的时候,每个省份采取的方式都是不相同的,并且对于河流的管理体制也是存在着很多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在治理河道的时候大家会产生分歧,从而降低了治理河道的效率,其中也有一些是不近乎合理的管理方法。对于河道的建设,工作人员对即将出现的问题或正在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但是忽视了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说对于环境的影响,忽略了河道的可持续性发展。
2、生态意识融入到水利工程设计的应用策略
2.1、提升河道全面规划设计
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初始阶段,首先要明确目标,确定发展方向是要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不断的优化,同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设计中的第二个重点,用科学的合理的规划设计进行绿色工程的深刻落实,最后,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有条不紊的展开,在整个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做到严格监管,从根源阻绝问题的发生。如农田水利工程计划的设计,必须以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必须对当地农作物的特点、自然人文环境的特点进行深入的考察,同时以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所需的材料、施工环境为主要依据,合理选择施工材料,有效降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成本。
2.2、完善生态水利工程各项标准
制定完善的水利工程设计标准,根据生态水利发展需求,解决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升操作性,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对此,在实践中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状况制定水利工程标准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以设计为基础,制定完善的设计技术管理系统,根据实际状况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标准,提升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综合水利工程实际状况增加不同系数、公式的计算分析方式,进而保证水利工程可以在特定的范围中落实标准。
2.3、注重防护岸设计的科学性
要想保证生态系统功能的全面发挥,首先要保证防护岸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尤其是陆地与水面的结合位置处极其重要,这一结合位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全面建设质量,甚至直接关乎于动植物是否可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这些区域的设计一定要建立在以科学、合理为标准的基础之上。根据我国目前的工程情况来看,其中大部分工程建设均会对河岸造成破坏,使其出现损坏,所以,在如今的水利工程建设中,首先要加大对河岸的保护程度,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必要的保护措施,从而在保证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同时,加大对动植物的保护力度。在施工中,通常采用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因为混凝土相比较于其他施工材料,不具有破坏性以及有害性,所以使用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对鸟类更有利,不仅可以帮助鸟类等猎食,而且还能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2.4、恢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恢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异质性,以实现项目在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平衡,在工程中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应注重生态系统内影响各种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因素,这些都直接关系到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以及非生物的增加。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地区,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更要注重提高技术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相关的生物数据可以知道,生物多样性在地方的异质性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有着很明显的关系,也就是说,非生物异感空间越强,就包含更多的生物多样性,物种数量就会越大。如果非生物的环境是单调的,那么其中的内部的生物种类就会减少,生物多样性因此会受到影响[2]。
2.5、完善河道结构
河道形态的建设中,尽量避免单一的渠道硬化方式,针对河道防洪能力的设计,需保证水面落差较低,对于水流速较小的河道可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完善河道生态建设。在河道生态建设中,可采用先进的河岸护坡技术,如采用混凝土草坪地毯式护坡技术[3]另外,加强河道景观的建设,对河道进行绿化,丰富景观绿植结构形成河道生态廊道,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河道水质,丰富河道沿线景观、优化生态环境都有积极的影响。修建人工湿地,通过充分利用砾石、沙石,土壤过滤,生物与微生物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污染物,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修建适宜的湿地景观平台,发挥湿地调蓄洪水、调节局部地区气候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功能。
2.6、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河道建设相结合
在生态项目设计中,通过修复河道的浅塘,可以帮助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这样就可以增加水里溶解的氧气量,以此更适合于水生生物的生长。通过修复河道里的深滩,可以使得水本身的净化能力得到增强,这是一种很好的脱氮的方式。重新对河道两边的植物进行改善和修复,这样可以使得其中所包含的氧化含量增大,水体自我净化也会有所提高,周边的动物、鸟类以及其他的生物都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生态植被的量,考虑河道储存的水分量。可以通过调整河道的植被量来控制河堤所能够储存的水量。在干燥的季节,河堤的含水量可以帮助植被抵抗干旱的气候,在雨水比较多的季节,甚至发生洪水的时候,河道的植被可以保护河堤,降低洪水对于河岸的损坏[4]。
结束语
重视水利工程设计管理,了解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探究合理的解决对策,可以有效地减少不良影响。对此,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要从生态角度分析,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效融合,进而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武丽娜.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111.
[2]孙燕.试论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6):71.
[3]赵举明.浅谈河道整治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J].农林科技,2018(5):200.
[4]江张胜.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