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住宅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李晴 李茂峰 苗成栋
[导读]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推广与普及应用,并不断与各行各业进行深度融合。
        济南建工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推广与普及应用,并不断与各行各业进行深度融合。BIM技术便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建筑行业相结合的产物,为推动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住宅建筑施工中,也要有效应用BIM技术,并要将BIM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保障住宅建筑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文章主要对BIM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住宅建筑施工中BIM技术的必要性及其有效应用策略,供相关研究实践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住宅建筑;施工
        目前,BIM技术已经在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的诸多研究指出,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决策、施工以及运行管理等各阶段,对BIM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便可以对各阶段的风险隐患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住宅建筑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居住环境以及生活水平的高低,因此,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也要对BIM技术进行合理应用。
        1.BIM技术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主要是对建筑工程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并以此为根据,建立建筑模型,然后对这一模拟建筑模型进行应用,来对建筑工程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现阶段来说,BIM技术已经在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决策、施工、运行管理等阶段对BIM技术进行应用,还可以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材料管理、造价管理等工作中对BIM技术进行应用。
        作为信息技术与建筑领域相结合的高技术产物,BIM技术有着诸多优势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视化的特征。在工程建设中,可以应用BIM技术,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三维立体模型,从而将建筑的空间结构关系展示出来,实现所见即所得,即“可视化”;第二,模拟性的特征。在工程设计阶段,通过应用BIM技术,可以开展节能模拟实验、紧急疏散模拟实验等,帮助施工单位明确施工关键点;第三,协调性的特征。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业主均要做好协调,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应用BIM的协调性功能,提前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问题进行协调,从而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第四,优化性的特征。工程设计、施工、投入运行等全过程,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通过有效应用BIM技术,能够更好地开展优化。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信息以及复杂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若是缺乏有效信息,则不能得到预期优化效果。建立BIM模型之后,其中包含建筑的规则信息、几何信息以及物理信息等,为复杂建筑工程的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2.住宅建筑施工中应用BIM技术的必要性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施工设备不断发展、改进,同时,受到建筑用地面积的限制,高层住宅建筑、智能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多,水、电、照明、采暖、空调、消防、通风等系统的管道敷设、设备安装日益复杂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住宅建筑的施工难度。同时,各专业管线、设备之间相互交叉,导致管线与设备、管线与构件之间容易出现碰撞,影响住宅建筑的施工质量。此外,住宅建筑施工中,各部门、各单位之间若是沟通不到位,便无法进行有效的施工指导,容易出现返工的现象,从而造成工期延误、成本上升,影响施工质量。应用传统技术手段,无法对住宅建筑施工中出现的海量数据进行及时处理,不能解决协同效率低下、错误多的现象。基于此,必须对BIM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借助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数据结构化、工作协同化等优势,来提高住宅建筑的施工质量。


        3.住宅建筑施工中BIM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
        3.1综合管线布置中BIM技术的应用
        综合管线布置是住宅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因此,在综合管线布置的过程中,可对BIM技术进行应用。中标后,施工方应全面收集工程的数据信息资料,建立BIM模型,并对其进行有效应用,对施工阶段的管线与结构、建筑与结构、管线与构件等进行施工模拟、优化设计、碰撞检查,并对施工中机械设备的停放位置、各种物料的摆放位置进行合理规划。施工前,找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明确不合理之处,适当进行调整、优化,从而制定最科学、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具体流程为:一是建立模型。在对BIM技术进行应用的时候,工程师应仔细地研究、分析设计图纸,并以设计图纸中所标记出来的尺寸、数据为依据,细致地对各种技术文件进行分类处理,确定统一的建模标本、统一的命名规则以及统一的模板等。施工中的各参与专业,在统一的标准下、使用同样的模板,采取Revit软件,来构建三维立体模型,不同专业,建立不同的三维立体模型。三维立体模型建立完成之后,便可以避免二维平面的限制,全视角地、直观、形象地展示三维立体工程。二是多方会审。模型建立完成之后,监理方应组织设计方、施工方、建设方等,开展多方协调会议,共同分析、探讨、查找模型中的问题,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及其执行策略。三是优化设计。多方协调会议完成之后,针对其所发现的问题、制定的解决方案,在确保其符合设计规范、施工标准的条件下,设计方应全面考虑空间大小、造价、平面布置等方面的因素,优化管线走向,调整梁柱尺寸。四是建立模拟施工模型。必须要对模型进行3次以上的调整,最终形成模拟施工模型,并在模拟施工、进度控制、工程量统计等方面对模拟施工模型进行合理应用。
        3.2碰撞检查中BIM技术的应用
        开展碰撞检查是BIM模型的主要功能之一。碰撞检查指的是,借助BIM模型,应用直观、可视化的方法,查找设计、施工中的漏碰差错问题。在住宅建筑中,存在诸多交叉部位,如果考虑不够全面、统筹安排不够合理或者是各专业之间没有进行有效配合,则专业内部或者是各专业之间,便容易出现位置冲突、空间冲突、多部位碰撞、工序颠倒、互相破坏等现象,从而影响住宅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时,这些现象出现之后,还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施工,从而提高工程成本、延误工期,不利于住宅建筑的持续发展。例如,某住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发现一些部位孔洞预留位置存在错位现象,甚至有的未预埋干线、套管,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于已建成的梁、柱、墙以及楼板上开凿了沟槽、孔洞,不仅破坏了已经完成的防水墙、地面,增加了后期渗漏水问题的风险,还造成了结构破坏,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若想要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必须在住宅建筑施工中,对BIM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加强碰撞检查,及时发现、解决漏碰差错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施工中,应对BIM技术进行有效应用,从而确保综合管线布置、碰撞检查的效果,减少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提高住宅建筑的施工质量,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文曦.BIM技术在住宅工业化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0(02):73-74.
        [2]吴水根,王玲玲,韩晓丹.BIM技术在多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2019,41(04):691-693.
        [3]王鹏.BIM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居舍,2019(14):57.
        [4]童鹏程,张同波.BIM技术结合测量机器人放样功能在高层建筑领域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8(11):161-163.
        [5]吴志光.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3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