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与电梯检验探讨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马贝诺
[导读] 摘要:居民对电梯的需求程度正在逐年提升,通过短时间的空间直线转移,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快且高效地到达地点,同时还能帮助人们实现托运行李,进而减少人工劳动力。
        菏泽市产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居民对电梯的需求程度正在逐年提升,通过短时间的空间直线转移,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快且高效地到达地点,同时还能帮助人们实现托运行李,进而减少人工劳动力。尤其针对忙碌的人而言,成为了节省时间的主要方式。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电梯的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常常出现的事故包含停止运营、突然下降等,使得电梯的安全性成为当前人们热议的话题。基于此,为了能有效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将针对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和强化电梯检验检测的策略。
        关键词: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电梯检验
        1电梯检验检测技术分析
        1.1目视检测和无损检测技术
        目视检测是电梯检验检测中最为基础的检测技术,工作人员主要是对电梯的外部装置以及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对电梯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故障进行判断。电梯的控制区域和轿厢是目视检测的主要位置,在目视检测的过程中还可对相关的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以目视判断提供有力的依据。无损检测是电梯定期检验时比较常用的方法,可通过激光测试法和线锤法检测导轨的完整性及破坏程度。激光测试法主要通过激光测距仪、激光接收器和电脑等设备,收集导轨上数据信息,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因为线锤法为分段操作,所以在测量过程中会出现遗漏的现象,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
        1.2电梯功能性试验
        功能性试验主要是利用带载负荷和超载负荷试验对电梯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以此判断电梯各个构件的运行参数是否符合运行标准。平衡系数试验、噪声试验、速度测试、上行制动试验、下行制动试验是功能性试验的主要内容,平衡系数试验主要是让电梯轿厢在不同的额定负载条件下做上下全程运行,然后记录轿厢与对重处于同一水平线时电动机的输入电流和转速,经过数据分析可判断电梯运行的平衡性。噪声试验主要是利用测声压传感器来获取电梯不同位置的噪声值,然后根据电梯的运营指标来判断电梯的运行状态。速度测试主要是利用反射式光电转速表测试电梯的速度,无需与电梯接触即可完成测试。上行制动试验和下行制动试验,主要是检测电梯的安全制停功能,曳引机工作状态等,还可发现电梯是否有损坏和变形。
        1.3噪声检测
        电梯噪声检测的方法,即为采用测试级别的声音传感装置,安装在距离地面1.5米左右的位置,需要注意,噪声测试的传感装置需要至少安装三个或以上的测试点,每一个传感点的位置距离保持一米,采集其最大的噪音指数,即可完成分析工作。噪声检测的方法优势在于,其综合能力相对较强,能够对电梯潜在的各类情况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分析,其检测所需要设备也较为简易。而在噪声传感器的使用中,也能够对信号数据有一个较快的反馈,通常会搭配专业的软件和计算机一起使用,使得电梯内的各类情况被有效捕捉,达到最佳的检测目的。
        1.4牵引钢丝绳漏磁检测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大多电梯已经明确出现故障后,为了排查故障的位置和具体情况,大多可采用牵引钢丝绳漏磁检测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是采用传感器的方式,使用牵引绳向下进行检测,从而了解到故障位置和正常位置在磁场上的区别,通过对其波长的不同,进行数字化信号的转换和辨识,从而了解到当下电梯出现故障的位置和其潜在问题,使得电梯的维修状况更有针对性,提升相应效率。
        1.5电梯综合性能检测
        伴随我国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现代化的建筑功能和设备也越发复杂,电梯也往往伴随其他的设备一起运行、使用,因此在其故障的时候也需要对其综合性能予以检测。伴随我国针对电梯检修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衍生了一类专门的便携式综合性能的检测,其原理是在同一台设备上,进行多种电子传感器的组装,用以对电梯性能的综合性分析和检查,并将测得的数据发送至检修人员的计算机上,进行良好的安全性能检查。但目前我国针对电梯综合检修的设备发展相对较为落后,主要的设备还需要靠海外的进口。日后我国会加强针对这一方面的研发与加强,力求打造出更适配中国电梯运行和综合检测的仪器,以求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成效。


        2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
        2.1电梯自身因素
        电梯技术不断发展,随着电梯自动化技术的升级,电梯已经出现了智能化一体设备,各个部件的组合,全面提高了电梯的性能。不论技术如何转变,电梯基本结构没有变化,电梯系统主要由8个子系统构成,各个系统之间紧密协调,保证了电梯的性能发挥。电梯的安全主要体现在电梯、机械两大部分,如果这两部分稳定,则充分反映电梯运行是安全可靠的。电梯自身因素出现的安全责任事故就是由于设备不合格或者维护不当产生的,全面定期对电梯运行情况进行检测,才能确保整体机械性能良好。
        2.2电梯运行环境因素
        电梯安装在不同的楼房,其功能也不同,有货梯也有客梯,其运行环境很主要,受环境的影响,电梯的使用寿命也不同。电梯运行环境是建筑物建设完成后,要全面综合考虑的,特别是对外界因素的干扰,是电梯运行稳定的关键因素,要全面结合环境的情况,合理设置电梯参数,保证电梯使用寿命。在电梯运行检验工作中,经常会看到一些技术安装人员并没有严格技术标准,用户电梯井道条件、电梯安装布置和实际施工图纸是不符合的,影响了电梯的使用安全。
        2.3电梯设备运行前期的监督检测因素
        可以说,电梯设备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从性能上看,电梯已经被归入到特种设备行列,那么,就需要严格按照物种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全面保证运行安全。因此,电梯设备改造和安装操作时,一定要做好方案设计,把设计方案提交到相关的管理部门,经管理部门同意后,才能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需要全面进行电梯的安全检验,符合标准后,再投入使用。
        3强化电梯检验检测的策略
        3.1从优化环境入手,提高电梯使用质量
        检验检测人员在对电梯开始检验工作时,一般都会先从层门开始检验,然后,逐渐把检验操作拓展到电梯轿顶,最终完成检验工作。在整个检验过程中,若是周围环境过于恶劣,就会使得操作视线受到蒙蔽,进而在电梯检验打开门厅后,因视线不清晰导致电梯使用出现坠落事故。对此,为了有效保障电梯检验工作的安全运行,需要在电梯检验过程中,确保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禁止把电梯检验操作不相关的设备放置在机房或者底坑中,确保电梯使用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3.2从监督管理入手,提高电梯稳定性能
        在整个电梯运行设备的检验过程中,其内容包含主要零部件、安全系统的检测等,而且,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若是出现因为电梯控制系统引发问题,则会对后期电梯的运行造成影响,比如,常见的电梯故障有电路短路故障、断路故障等。基于此,电梯检验人员应从监督管理入手,进而提高电梯的稳定性能,为提高电梯检验效果,主要通过健全短路系统故障流程的方式,确保电路短路基本检查流程的完善。此外,还可以通过创建监督管理部门的方式,对电梯性能展开检验,从而确保电梯在使用中的安全性。
        3.3电梯制动性能是否稳定,决定了电梯的安全性,制动器是电梯的主要部件,需要严格进行检测,要全面做好技术控制,观察制动器电磁线圈回路是否可靠。电梯正常运行时如果有一个接触器触点没有打开,那就会影响运行,要对触点进行检测,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4结语
        总而言之,电梯现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主要运输设备,特别针对高层建筑而言,电梯就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基于此,将对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强化电梯检验检测的策略,从而确保电梯能够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奎.对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和强化电梯检验检测的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9,25(3):143.
        [2]鹿晓龙.探讨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和强化电梯检验检测的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4):199.
        [3]沈向宇.分析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J].化工管理,2018,(36):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