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10060
摘要: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不再是简单的数据大,而是能够通过在海量的数据中进行分析、提取,从而获得巨大的信息价值,大数据具有容量大、种类多、速度快的优势,但是价值密度比较低。只有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与整合,才能够确保数据技术得到全面增强。通过对大数据背景下城市规划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城市规划发展的现状,明确大数据技术对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并且提出城市规划的具体策略,为城乡规划发展提供重要方向。
关键词:大数据;城市规划;要策略
引言
城市规划能够对城市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确保城市稳定发展。在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涉及到的内容众多、对象复杂,如果按照传统的城市规划策略进行分析很难对城市未来发展作出准确预估,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收集与信息挖掘,将大数据技术与GIS技术、GPS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制图技术相互融合,对居民生活空间规律城市肌理和城市等级体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确保城乡规划的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1数字化城市规划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社会已进入智慧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数字化平台能够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快速的收集与处理,从而确保城市功能服务变得更加多样。为了能够对城市规划中海量问题进行快速解决,必须要对信息问题进行全面收集,合理规划完善城市设计,促进不同城市系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大多数类型非常复杂,而且形式并不固定,根据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和经济条件变化规律能够发现,城市规划也不断改变。
传统的城乡规划模式有三个方面的弊端,一是信息总量与维度受限,二是研究内容受限,三是缺乏人文精神。在传统意义上城乡规划更倾向于从实地勘查中获得大量的数据信息,但是由于人工计算能力不高,而且信息总量相对较小,这样也就使得在城乡规划过程中需要研究的要素比较少,导致决策性不够科学合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巨大的系统,有大量信息无法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过去大多数城市资料收集期限为10年或15年,导致城市规划研究处于静态阶段。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模式,导致公众缺乏参与感,造成现代都市设计同质化现象越来越多。缺乏人本精神的规划使得城市景观功能千篇一律,许多城市的地域性特点消失殆尽,居民也没有能够获得乡愁的寄托,在钢筋与水泥的都市森林中,每一个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却无法释放,这些问题都使得城乡规划发展受到阻碍。
2大数据背景下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
大数据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海量处理,同时可以利用云平台对数据进行收集加工与整理,从而实现数据共享。大数据能够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为行业的生产经营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将大数据引入城市规划之中,能够增强数据的价值,将城市内部的资源集中化处理,从而有效减少城市规划设计的成本消耗,促进城市系统化建设。城市规划中城市功能规划必须要以便利性为目标,智能化服务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为城市的智能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与帮助。大数据背景下,能够对城市内部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快速处理,提高分析效率和质量,还能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动态化评估,确保城市规划工作指标得以优化,从而全面实现城市规划设计的动态化发展。
目前社会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也占据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此背景下,通过利用大数据对城市规划空间进行有效拓展,对不同层级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处理,能够保证城市规划方向更加科学。政府部门能够在经济管理、人口管理、防震减灾等重大公共事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建设,能够优化交通路线,改进道路设计,有效避免城市拥堵问题。还能够加强城市监控,有效打击犯罪分子,提高城市的治安水平。而且在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很多问题也能够及时解决,确保城市建设和整体功能全面提高。
3大数据下城市规划策略
3.1居民时空
居民时空分析是基于地理学提出的一种观点,在时间地理学体系下,社会被分为众多个体路径所编织的网络,而个体在时空活动中以及相似个体所构成的群体活动,能够对城市空间布局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目前大多数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居民时空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为交通优化、旅游规划、居民群体活动的预测实现可视化,保证城市规划得到快速调整。
3.2城市肌理
城市肌理是城市最为特色最直观的一种体现,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大数据的出现能够使城市肌理分类方法得到创新,对城市肌理的描述也能够更加客观,通过对城市街道网格进行计算,并且形成x轴和y轴的空间坐标,能够对城市肌理进行可视化描述。根据不同的城市肌理能够对社区路网状态和健康普查数据相结合,帮助居民对居住社区和社区规划进行准确参考。
3.3城市边界与城市等级体系划分
大数据时代,人们可以快速提取大空间尺度信息,从而跳出内部规划,全面分析城市边界和城镇系统,利用移动通信和社会网络数据,准确判断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发展边界,通过网络模块分析使城市内部与城市边界联系更紧密,重新绘制城市政区图。基于人际关系而形成全新的城市边界,利用人际网络结构图和政区图判断日常生活边界,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3.4市民情感分析与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就是将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进行紧密结合,从而确保城市运行更加高效,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品信息的云存储也成为可能,人们不需要通过传统的纸媒对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只需要利用移动终端就能够自由获取海量的物品信息。大数据不仅能够为城市规划设计师提供重要的数据源和新的数据分析方法,而且还能够为数据科学发展注入更多以人为本的观念,使居民能够对数据产生更强的情感依赖,对城市个体行为和城市发展进行分析。
目前数据孤岛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大数据信息处理的能力,为此必须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交换,促进数据平台建设更加完善,增加数据处理的效率,要建设数据开放平台,整合各部门向大众资源开放,提供数据发布交换的相关服务,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保证政府海量数据信息得到精细化管理,满足公共服务智能化发展。
3.5城乡规划大数据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大数据技术,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更多的开源数据信息,还能够对人们的出行数据进行采集,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对城市数据库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城市规划时必须要注重大数据研究的方法创新,同时还要加强对居民隐私保护,通过不同族群聚居的多元文化,了解不同族群空间分布的特点,为城市治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能够为弱势群体创建更美好的生活体验。
利用互联网技术人们可以进行网络购物,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时随地采购全球商品,而打开购物网站时也可以选择用户最喜欢的商品,帮助用户节约大量的时间也可以增加商品的展示机会,促进商品的发展。利用导航进入能够为人们的出行规划较短的路线,选择最合理的驾驶方式,帮助人们能够缩短出行时间。随着网络生活不断普及,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全面的改善,提高居民的总体生活质量。
结语
城市规划要以人为中心,服务居民生活,以人为中心的概念为基础,建设幸福、宜居城市。城市规划的课题是长期性的、目标的设定要从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在设定目标时,城市规划要以群众关心的为主要目标,把城市功能服务的创新性开发做好。大数据是面向城市规划的主要数据处理系统,它集成了遥感地图和GIS等新的计算机技术,更高效地分析和挖掘数据,形成了良好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韩玲.大数据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3): 106+108.
[2]于贵全.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的规划与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 23(07):176-177.
[3]张晋同.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 (15):228.黄洁.大数据的城市规划评估思路与方法浅谈[J].居舍,2020(06):9.
[4]方光亮.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18.郑轲.城市规划的大数据研究方法的探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