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在连续箱梁桥施工中,墩帽是连接墩身与桥面的重要结构。桥梁上部荷载通过支座、墩帽传递到墩柱、基座上,保证桥梁结构稳定。但是在桥梁工程的实际建设中,经常会出现墩帽裂缝的情况。从裂缝成因上来看,主要与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有密切关系。本文以某桥梁工程为例,首先分析了墩帽裂缝形成原因,随后从构造加固、裂缝预防和裂缝处理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连续箱梁;墩帽;裂缝成因;加固处理
引言:构造裂缝在连续箱梁施工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根据裂缝发生位置的不同,其形成原因也有很大差异。墩帽作为整个桥梁中的关键连接点,既是裂缝的多发位置,也是需要进行加固的重点位置。如果裂缝形成并且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裂缝还将继续扩大、发育,最终对整个桥梁的结构稳定和使用安全构成威胁。为此,无论是在桥梁建设环节,还是后期投入使用,都要加强对墩帽裂缝问题的重视与监测,既要防范裂缝的发生,又要确保在裂缝出现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一、工程概况
某市政桥梁全长167.6m,上部采用30m+60m+60m+30m的四跨连续梁桥。横截面为单箱双室,宽度为21.7m。下部采用实体型桥墩,承台顶面为12.0m长的实体墩帽,墩帽采用C40混凝土。在桥0#块张拉预应力筋时,发现墩帽表面出现了几处长度在10mm-80mm不等,宽度在0.05mm-0.40mm不等的裂缝。
二、连续箱梁墩帽裂缝成因分析
1、工程设计不合理
(1)墩帽应力过于集中
墩帽部分高度不一致,在支座墩帽总厚度2.0m,支座之间的墩帽厚为1.5m,墩帽刚度不一,墩帽顶面受拉,引起墩帽断面突变的转角处应力集中,导致混凝土拉应力的增加。墩帽的裂缝出现在截面突变的角落,裂缝方向与主拉应力垂直。
(2)支座位置不当
结合桥梁的设计图纸可以发现,边支座中心位置过于靠外,距离桥墩的边缘位置只有300mm的距离。这种情况下,随着后期支座所受荷载的增加,大部分应力作用于桥墩边缘,发生偏压现象,墩帽顶面受到一个向外的拉力,在应力集中位置出现撕裂。
(3)墩帽顶面配筋不科学
最大弯曲应力在支座之问墩帽凹槽顶面转角处,但设计在凹槽处未配置通长钢筋,只在支座下设置钢筋,承受局部压应力,无法平衡拉应力,引起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钢筋偏少,造成或加剧混凝土的开裂。转角不设局部构造钢筋导致应力集中引起混凝土开裂。
2、施工质量不过关
(1)模板方面的问题
模板安装前,未对模板质量进行严格检查。本次桥梁工程中,所用模板中有一部分为重复使用,个别模板存在变形、裂缝等问题,现场施工人员没有及时更换。后期浇筑混凝土后,裂缝位置出现了漏浆情况,是导致墩帽裂缝的一方面原因。另外,模板安装后,没有复查模板对接部位是否密封,如果相邻两块模板之间缝隙较大,也有可能导致漏浆,墩帽混凝土有较大概率发生干缩裂缝。
(2)钢筋方面的问题
墩帽部位的钢筋施工中,构造钢筋的数量较少,后期浇筑混凝土后,无法提供有效的承载力,引起混凝土开裂。还有就是在墩帽应力集中的凹槽、转角位置,没有根据受力特点增加钢筋密度或是钢筋直径,也会因为承载力无法满足抵消荷载力,进而导致墩帽混凝土发生裂缝。
除了钢筋施工不合理外,钢筋自身存在质量问题,例如钢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锈蚀问题等,也有可能导致钢筋与混凝土无法牢固的粘结在一起,是引发裂缝的又一原因。
(3)混凝土方面的问题
墩帽采用C40混凝土浇筑形成,混凝土的性能与质量,除了会直接影响墩帽的承载力与稳定性,还会与裂缝的形成有密切关联。例如,在本次桥梁工程中,由于桥梁施工现场没有足够大的空闲场地,只能采取从附近拌合站运输商品混凝土的方式,满足现场桥梁施工所需。但是,使用砼车运送商品混凝土,如果运输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泌水,进而影响其性能,增加了混凝土发生裂缝的概率。另外,在墩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理论上来说至少需要养护28d,待混凝土完全硬结且经检验强度达标后,再进行上部结构施工。但是有些建设单位为了追赶工期,没有达到既定的养护时间就开始施工,也会造成混凝土裂缝。
三、连续箱梁墩帽的加固处理
1、构造加固方法
做好墩帽加固处理,是预防裂缝发生的有效举措。在本次工程中,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了重点加固:(1)端面处理。墩帽作为中间连接构造,下端面连接的是墩柱,上断面连接的箱梁。在施工时,需要要将墩柱顶面进行整平处理,对于裸露的钢筋应控制露出长度不超过50mm。并且在预应力锚下,布设双层钢筋网片,或是单层钢板。(2)凹槽处理。将凹槽内杂物清理干净,并保证凹槽内表面光滑。有凹凸不平的,需要进行整平处理,有钢筋露出的,需要进行补强。(3)预应力孔处理。对照设计图纸,检查预应力孔的孔深、直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筋应采用包管的方式布置,起到保护预应力筋的目的。
2、墩帽裂缝预防
为了预防裂缝的发生,除了科学设计桥梁方案外,还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和细节处理。结合上文的裂缝成因分析,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的裂缝预防措施有:安装模板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质量完好,不存在裂缝、穿孔等情况。布设钢筋时,应注意结合设计方案,科学进行钢筋选型,钢筋的型号、数量以及布设方式等,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特别是对于凹槽、转角位置,由于应力集中,应适当增加钢筋密度和直径,以保证满足承载要求。混凝土浇筑施工是防止墩帽裂缝发生的关键因素。首先要保证混凝土质量合格,像强度、密度等性能指标,必须经检验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其次就是要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立即组织开展养护作业,可以有效避免墩帽混凝土因为温差过大、失水过快等原因发生裂缝。
3、既有裂缝处理
在连续箱梁工程的墩帽施工中,有时候即便是从设计与施工环节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但是还是因为各种不可控因素,导致墩帽部位发生了裂缝。对于已经形成的裂缝,一方面是要做好裂缝监测,观察裂缝的发育情况。如果观察一段时间,裂缝没有扩大迹象,可以不予处理。如果裂缝的长度、宽度持续增加,则必须要查明墩帽裂缝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因为应力集中导致裂缝发生的,需要在应力集中位置,适当增加支撑构件的数量,通过分担荷载的方式,将实际荷载降低至允许范围以内,可以组织裂缝的发育和扩张。另外,本次工程中发现的墩帽裂缝宽度不足0.5mm,可以采用灌浆封堵法进行处理。
结语:在连续箱梁桥建设过程中,裂缝问题需要已经高度重视,如果任由裂缝发育,将会对桥梁的寿命与安全造成损害。墩帽作为连接墩柱与桥梁的关键节点,是桥梁中比较容易发生裂缝的位置。对于此类问题,一种措施是优化桥梁结构设计,通过提前做好受力分析,合理设计墩帽支座位置、配筋方式;另一种措施则是严格施工管控,重点从模板、钢筋、混凝土三个方面,加强质量监管,也是预防墩帽裂缝的有效措施。另外,还要密切做好墩帽监测,发现出现裂缝后及时处理,保证桥梁的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明忠.永安市溪源水库大坝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水利科技,2019(02):59-61.
[2]商朋朋,刘青,姚帅彪,等.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裂缝成因及其处置对策研究[J].河南建材,2019(3):69-70.
[3]杨益态,谢茂宇.连续刚构桥病害成因分析与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