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辽宁省大连市 116023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物联网的食用菌远程监控系统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食用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可口;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江苏省食用菌生产迅猛发展,而相对于食用菌生产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对安全生产的需求,食用菌生长环境监测技术显得比较落后,仍停留在基本的温湿度监测上。因此,研究开发可实时监测生长库体内的生长参数,使其具备远程图像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监控功能,并能记录、处理历史数据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智能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物联网;食用菌;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引言
食用菌不仅菌营养丰富,还含有具有抗癌作用的多糖生物活性物质,是人们理想绿色保健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把“一荤一素一菌”作为人类最佳的饮食结构。我国虽然是世界上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最早的国家,但是食用菌的生产产量,无法满足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栽培食用菌技术还比较落后,生产成本高,因此,利用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改善传统食用菌栽培模式,增高食用菌生产效益迫在眉睫。针对以上情况,本文利用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设计一套食用菌生长监控系统,实现食用菌生长环境自动控制和管理,提高食用菌栽培产量,使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提质增效。
1系统结构设计
1.1系统工作原理
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有HMI人机交互触摸屏、DeltaPLC核心控制器、TP301DTU网络远程模块、各类信息采集传感器等。通过HMI人机交互系统作为上位机可进行人工现场查看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现场调试运行。PLC负责采集传感器信息,实时上传给上位机并接收上位机的反馈信息。DTU作为远程模块,实现远程监控与开关的功能。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如图1所示,PLC通过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实时的传送给上位机。上位机接收到信号后,处理并存储信息,将其与预设标准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将控制命令发送到下位机PLC中,以达到对食用菌拌料机控制的目的。
1.2系统功能
根据温度,湿度,PH值等拌料环境参数,实时监控现场环境,并将数据通过网络上传到控制中心。经过计算得出食用菌拌料最佳成分比例,通过拌料环境参数范围设计上下限,实现环境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测及偏差参数的快速校正。并使用案例库模型确定相应的设备和工作时间,更正相应的值,自动进行诊断和决策。
2硬件设计
2.1采集节点硬件设计
图3为本系统的采集节点硬件设计原理框图,主要由工业级传感器(光照传感器、CO2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RS485接口、CC2530控制器、数码驱动芯片TM1650、数码管显示模块、电流驱动芯片ULN2003、继电器和蓝牙通信模块组成。在设计本系统时,为了提高可靠性,选用工业级别的光照、CO2和温湿度传感器。由于这些传感器均采用RS485Modbus通信协议,为了实现CC2530控制器与传感器之间通信,要设计RS485接口电路,如图3所示,RS485接口芯片的1、4引脚为信号输出和输入脚,RS485接口芯片的2、3引脚数据传输方向控制引脚。数码管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湿度、湿度、CO2深度和光照数据值。蓝牙通信模块为本系统的输入模块,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的蓝牙模块与本模块通信,通过运行手机APP程序,可以方便的修改本系统的控制参数值。
TM1650是一款数码管专用驱动芯片,其内置一个标准串行通信接口。继电器的正常工作时,需要几十毫安的驱动电流,而CC2530的I/O驱动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本系统中采用一片ULN2003大电流驱动芯片来驱动继电器工作。在CC2530单片机中运行采集节点协议栈,当成功加入网络之后,节点周期性的采集环境参数数据,并把数据发回数据采集器。
2.2数据集中器硬件电路设计
图4为本系统的数据集中器硬件设计框图,采用以ARM为控制器的设计结构。数据集中器主要由ARM控制器、SDRAM储存器、FLASH储存器、SD卡、USB通信接口、触摸屏显示器、UART接口、GPRS通信模块、CC2530单片等组成。ARM控制器选用了三星公司的S3C2440A处理器;SDRAM存储器采用HY57V561620存储芯片,其容量扩充到2MB;FLASH储存器采用K9F1208存储芯片,其容量大小为512M,其作用是,储存嵌入式系统中部分代码和数据。SD卡是数据集中器的外部存储设备,作为本地存储设备,其作用是,能把终端采集到的数据保存一段时间,方便用户查询。在S3C2440A芯片上有3个互相独立的异步UART口,一个分配给CC2530单片机,一个分配给GPRS通信模块,另一个分配给MAX232PC机串口。GPRS通信模块采用安信可公司的A6GPRS芯片,支持GPRS数据业务,最大下载数据速率高达85.6Kbps,上传数据速率高达42.8Kbps。在A6GPRS芯片中还内置TCP/IP通信协议,并支持通过AT命令对GPRS模块进行配置。数据集中器的CC2530单片机运行协调器协议栈,负责网络的建立、维护和接收采集节点发回的数据。当CC2530单片机接收完所有节点数据后,把所有的数据以数据包形式通过串行通信口发给ARM处理器。ARM处理器接收到数据之后,一方面把数据存储在本地的SD卡里,一方面把这些数据通过GPRS发到远程的数据监控中心,为用户提供远程的网络数据服务。
2.3底层软件设计开发
底层电路主要实现现场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网络数据的传输和控制设备等功能,在各模块初始化后对食用菌生长库内环境参数进行采集,利用芯片上RTC功能读取时间,将环境参数及时间显示在现场7寸液晶屏上,然后将这些数据上传至指定的网络数据库,同时查询是否接收到远程操作指令。完成了一系列数据操作后,判断数据是否在食用菌生长工艺范围内,如需要调节环境则控制相应的设备调节环境参数。
结语
食用菌营养丰富,是理想绿色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目前我国的食用菌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产量不高。利用现代技术升级改造食用菌行业,是提高食用菌效益重要途径。本文利用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设计一套食用菌生长监控系统,实现食用菌生长环境自动控制和管理,有利于提高食用菌栽培产量,使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宋卫东,王明友,肖宏儒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用菌生产智能化测控系统[J].中国农机化,2019,(4):142-144,151.
[2]蔡杰,杨立新,徐红星.食用菌菇房物联网系统组成与设备选型分析[M].绿色科技,2017,(11).
[3]赵丽,朱学军.基于无线射频模块杏鲍菇栽培环境监控系统开发[J].中国食用菌,2017,34(2):23-28.
[4]陈晓栋,原向阳,郭平毅,等.农业物联网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8,17(2):8-16.
[5]陈美镇,王纪章,李萍萍,等.基于Android系统的温室异构网络环境监测智能网关开发[J].农业工程学报,2019,(5):21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