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和构建安全文化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王安伟
[导读] 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关系到群众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
        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关系到群众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在新时期,对电力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企业管理,构建出科学的企业安全文化,引导全体员工树立珍爱生命、遵守操作规范、保护资源和能源的意识,进而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本文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安全管理方法为例,从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相关内容入手,讨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阐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希望通过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可以实现规范操作,避免人员伤亡事故,保证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培育;构建;安全文化;方法
        如今我国的电力行业在正在进行市场化改革,以此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同时电力企业内部也在积极进行改革创新,在安全管理方面也进行了有效改革,诸多电力企业构建了自身的安全文化,对电力企业职工的操作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安全文化是保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更是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以下分享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安全管理经验。
        一、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相关内容
        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是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综合,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包括了安全目标、安全习惯、安全科技、安全素养、责任意识以及设备监管等内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证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让电力企业的全体员工树立珍惜生命安全、遵守职业健康规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进而构建安全、和谐的电力企业文化氛围。在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中,主要包括视觉层面、精神层面以及行为层面,其中视觉层面主要是指对现场的设备设施进行安全保护,操作人员做好自身的安全的防护工作;精神层面主要是指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和使命;行为层面可以体现在员工的工作作风,比如遵守操作规范,具有爱岗敬业的意识[1]。
        二、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安全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在电力企业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员工的积极参与,而这种氛围的形式与电力企业的管理层有直接关系,如果对安全文化理解不足,或者在思想上缺乏也应有的重视,就是导致员工逐渐对安全文化忽视,进而密下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影响电力企业的正常生产计划执行。所以电力企业的管理层不仅要关注电力资源的合理调配以及资源节约问题,也需要打造出安全文化。
        其次,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任务落实不到位。在思想上加以重视的同时,更要让安全管理工作切实落实下去,这样才看到工作成效。但是部分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具有专业性,不会出现安全管理事故,所以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时走表面形式,不能深入到细节,而员工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随意性,不能判断出是都需要更换部件、保养设备,使得人员和物资浪费,对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会造成不利影响[2]。
        最后,安全文化体系建设不完善。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建设是保证日常化、定期化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与保证,在电力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部分电力企业没有更新安全管理制度,原有的安全文化也部门满足当前的管理需要,比如诸多内容不能深入的贯彻的落实,影响措施的执行效果。同时,还存在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问题,后期的安全培训也未能定期开展,尤其是很多新入职的员工安全观念与集体意识十分缺乏。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关系到诸多的内容,以下分享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和对安全管理建议。
        首先,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在思想上加以重视是落实安全文化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关键。

作为一名电力企业员工,要意识到电力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所以要让电力资源稳定、安全的调配,加强安全管理,关注电力调配的细节,随着安全意识的提升会全心全意的参与到计划制定进而整改当中,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实现电力企业更加健康的发展。在提升安全意识方面,电力企业要加强思想教育与安全培训,同时要制定出安全管理规范与系统的考核制度,激发与约束员工的行为,充分思考安全问题,遵守操作流程,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下去[3]。在电力企业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近年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的能源消费新模式,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降耗,得到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
        其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电力企业中,安全生产责任制具有强大的约束作用,可以让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对安全问题高度关注。电力企业要打造出安全网络系统,需要基层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安检人员以及中层和高层的领导遵守与维护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而实现各个部门的联动,做到全员监督。在安全管理系统下,还要建立第一责任人的管理体系,比如各科室的管理人员为第一负责人,对部门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管理,企业董事会成员要定期对电力企业的安全设备进行检查,考察相关部门人员的操作合规性,及时指出和处理存在的电力安全管理问题。现代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对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同时还要制定出系统的考核制度以及奖惩措施,为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保驾护航。此外,需要建立电力企业的如下机制:安全监督纠察机制、安全教育培训和激励考核机制、安全风险承担机制,要求全体员工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进而实现对电力企业安全隐患的有效控制。
        再次,完善并落实安全机制。在电力企业中,需要对代理设备的运行情况加强管理,制定出月度、季度的保养计划,并且要细化考核方法,实现安全管理和各个部门考核相结合。同时,电力企业要制定出责任追究制度,将任职期内的管理人员作为安全负责人,对各个岗位的员工权利与义务确定,如果发现相关人员没有落实责任与义务需要接受问责,对表现较好的个人要进行表彰。如果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对刻意隐瞒的行为要追究相关责任。在加强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还要落实安全培训机制,塑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比如定期进行征文活动。在培训期间要侧重培养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之后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形式考核,对未能通过考核的员工要剥夺上岗的权利。开展思想宣传工作要保证形式多样,积极利用会议、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形式,深入浅出的、具有趣味性的展示出安全文化的价值。
        最后,注重精细化管理。在电力企业中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思想可以将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下去,保证设备抢修质量。技术人员每天要对电力设备检查,关注细节,发现设备存在缺陷要及时处理。以往的习惯性违章更加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出现,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加强对该类问题的重视,利用典型案例组织操作人员认真学习,并根据材料总结学习经验教训,进而消除侥幸心理。当然,电力企业还要建立预警制度,在发生安全事故后要采取应急措施,启动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对事故出现的原因分析,追究相关责任。作为一名电力企业员工,要遵守《安全生产法》、《电力法》、《电业安全作业规程》,以往发生过的安全事故中,可以发现很多事故都是由于部分企业员工安全素质不足导致的,所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做到循序渐进,常抓不懈,进而营造良好的企业安全环境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安全文化对代理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在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并落实安全机制和注重精细化管理上入手,进而实现电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勇,赫利芳.如何培育和构建企业安全文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3):26-26.
        [2]王桂林.千万吨级煤矿“安全文化+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践[J].煤矿安全,2019,50(12):239-242,247.
        [3]王强,王镌博,常贵君,等.中资油气管道企业涉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文化建设[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9,41(06):133-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