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潘二煤矿运输一区 安徽省淮南市 232001
摘要:机电运输系统是井下煤矿生产的重要一环,涵盖范围大,对技术人员要求高,同时,煤矿运输设备还具有结构复杂、隐患众多、维护困难等特点。煤矿企业想要进一步提升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就要不断加强对设备的研究与管理。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主要特点,然后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管理要点
1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特点
1.1系统复杂
煤矿机电运输系统是贯穿整个煤矿的脉络,覆盖范围广,且井下的煤矿设备多且复杂,机电运输设备彼此相互联系,且运行环境复杂多变,井下的运输设备趋于大型化,因此各自又有不同的子系统。复杂的系统网络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机电运输系统复杂的系统层次。巷道的掘进、煤的回采、运输和提升,这4个煤炭开采的主要阶段之间构成主网络。煤矿又划分为多个水平和采区,每一个采区的供电系统、运输系统、通风系统及排水系统等又是其各自的子系统,各个系统之间横纵相连,共同组成了繁琐的煤矿机电运输网络。层次复杂的煤矿机电运输系统有着整体联动的特性,部分的改变可能会引起复杂的联动变化。随着煤矿生产的持续推进,各个机电设备会有不同的空间和所处环境的变化。围岩环境、瓦斯含量、通风条件等因素都影响着机电运输系统。除了外界环境的变化,装备自身的老化和磨损等情况也都对机电运输系统网络有所影响。
1.2隐患较多
由于井下环境复杂,机电设备大型化,井下的机电运输系统也存在着众多隐患。在采掘过程中,当瓦斯和煤尘在空气中所含比例达到一定值时,电气设备所产生的电火花具有致命的威胁;巷道中湿度较大时会使机电设备受到腐蚀的影响,导致设备绝缘性下降;井下的空间有限,在设备安装,调修和搬运的过程中存在着不便,易造成触电;机电设备所需电量较大,致使供电系统负荷过高,对供电电压要求也越来越高,供电电压易造成短路;井下的环境致使设备的安装条件差,移动频繁;煤矿的机电运输设备之间相互配合,协调运作,这也对时间空间上的一致性有很大要求。
1.3对工作人员技术要求高
作业人员是机电运输的主体,由于井下机电设备并未达到完全自动化,许多操作仍需要工作人员来手动执行,那么工作人员的作业水平和意识都会关系到运输结果。机电运输设备往往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工作,来保证产量和工效。对于非特种岗位的人员来讲,就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性,提高工作质量。对于特种岗位人员,技术要求较高,这也意味着特种岗位不可随意顶替,特种岗位的人员也不可随意调动。
1.4老煤矿维护工作困难
随着煤矿使用时间的增长,机电提升运输的系统得到扩张,对技术的要求增高。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开采条件和煤层及围岩的应力条件都会随之下降。老煤矿的开采延伸和水平间的接替都对机电运输系统的要求更加严格。同样地,老煤矿对机电运输设备的监管和维修工作也更加繁琐。操作的工作人员也需要更加细心。
2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管理
2.1提高煤矿安全监督力度
对于煤矿机电运输系统中的安全隐患问题,首先要针对机电运输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管理制度,保证煤矿建设生产过程中具有理论根据,施工人员要按照相应流程和制度开展工作。加大煤矿工程负责人的监管力度,保证根据相应的政策与标准执行施工进程,从而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有法必依。其次,煤矿管理部门要对煤矿内部安全隐患进行整治,保证煤矿施工可靠性与安全性。政府根据出台的政策,对于煤矿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和查处。针对设备验收管理来说,领导要制定规范化、高效化的设备管理制度。假如煤矿运输设备出现由于年限或者性能问题导致的故障,就要及时更换设备。假如出现人为损坏,就要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并且对出现人为损坏涉事人员进行相应责任处理。
2.3改造煤矿机械运输系统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煤炭开发规模不断扩大,井下拓展距离也不断延伸。目前,井下技术发展需要解决的就是煤矿运输设备的问题。目前,我国部分煤矿的机械运输系统还比较老旧。运输管理工作再好,若没有良好工作环境与运行设备,也会降低管理效率。所以在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管理过程中,还需重视煤矿机械运输系统的改造。在矿井扩建、建设的过程中,以矿井的地质条件、开发方法创建良好的运输系统,使用合格的运输设备,充分发挥运输系统的优势,提高系统安全性。还可以开发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体积较小的绳牵引单轨吊车,从而提高运输设备、材料与人员的效率,并且研发多种设备混合使用的运输模式。
2.3创建统一数据监控平台
自动化生产过程、数字化安全监控是数字化矿井主要特点,数字化矿井的主要目的是减员增效、集中控制。由于矿井环境复杂,只有实现无人值守才能安全生产。所以需自动化改造变电所、泵房等主要场所,在变电所、泵房中都安装网络视频摄像仪进行全面监控。利用光纤,使各工况数据传输到地面远程监控室中。创建统一化数据分析、监控平台,实现各数据信息的融合,改进机电运输系统。通过设备层得到底层数据,并且对监控层发送控制执行指令。监控层利用处理设备层中的数据,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使用先进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技术、数据融合技术等实现获得数据的增值处理,创建专家知识库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超前预警,实现维护、检修计划的合理制定。管理层能够集成生产监控、调度与系统办公,以此促进矿井高层管理人员经营管理与生产。
3煤矿机电运输系统自动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3.1运输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
不断完善的煤矿机电运输信息系统有助于对煤矿机电运输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复杂性进行探究,并且也有助于对一系列机电运输设备信息资料的获取,以使机电运输系统的闭环控制实现,进而奠定之后管理机电运输系统的良好基础。机电运输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能够应用六西格玛控制思想,且实施多种方式全面评价机电运输会面临的安全隐患,有效地确保精细化进行闭环管理,以有助于评价机电设备的保护能力。并且,还应结合参考性较强的理论内容分析机电运输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的稳定性,注重机电运输设备的网络化、数字化,且结合网络对设备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取得机电运输系统的运行状态,完善不足之处,最终使机电运输系统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3.2数字化矿井建设
应基于矿井整体创建监测传感网络,方便取得机电运输生产条件参数以及系统数据,只有把握这一系列的信息数据,才可以提高矿井工作的安全系数。还应建构一致的数据库和监控功能,不过在工作实际中常常不可以根据此功能对设备进行检查,要求配置专门的检查人员,以加强平时的巡回检查工作,实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地降低机电设备故障形成率。因为矿井的工作环境非常复杂,所以比较多的电子元件在自动化排水系统中较易形成故障问题。鉴于此,对于自动排水系统的一系列控制设备、通信线路、传感器等,需要注重检修,以确保自动化系统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矿井作业生产过程中,煤矿机电运输对煤矿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煤矿企业在实现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常见安全事故隐患,根据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特点,制定相应管理和保障措施,从而保证煤矿机电运输和作业安全生产的实现,以促进我国煤矿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刚,赵帅.谈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及解决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15(12):69.
[2]徐小风.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及解决措施[J].决策探索,2018,25(Suppl):33-34.
[3]张建刚,王阿锋.浅析提升煤矿机电运输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J].环球人文地理,2017,19(7):78-79.
[4]马兴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及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26(8):98-99.
[5]宋艳彬.煤矿机电管理及发展趋势[J].科学技术创新,2017,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