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4292319850921XXXX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对居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增高。生态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建设的必要目标,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打造和谐自然的人居环境。本文从生态城市的建设角度出发,从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城市生态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原则等角度出发,多方面的阐释城市生态建设的规划,旨在打造生态城市。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绿地系统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发展出现了规划不健全和生态环境遭破坏等诸多问题。在部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加强对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在各种生态关系中寻求有序、稳定的发展方向,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说,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而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离不开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对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是建成生态城市的关键一步。
1. 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 城市规划概况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随着人们对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讨论不断增多,城市环境建设的步伐也逐步加快,建设生态城市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调整提高城市建设节约水、能源、土地等资源和治污、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纳入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2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市的存在已有悠久的历史,是人们聚居的场所,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多层内容,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居民从事社会活动的基础,加快城市化建设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做好城市规划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1)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水资源是城市建设的必要消耗品,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我国城市当前出现城市用水集中、量大和用水需求增长快的现状,缺水现象十分严重。做好城市规划建设,不光要从水资源的角度出发,还要要懂得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同时,还要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加快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开发水回用技术与设备,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2)改革供热收费制度,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采暖地区的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提高采暖舒适度和热能利用效率。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生物能,加快新能源的使用,降低城市污染。
(3)改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打造和谐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扩大城市生态系统的范围,努力增加绿化量,调控好公共绿地的分布。同时,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通过合理布局绿地做到减少汽车尾气和烟尘等环境污染,做好城市绿地休憩地等规划建设。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还要注意加强社区建设,打造宜居的人居环境,共通推进城市的绿色繁荣和发展。
(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我国城市建设出现的问题综合体现在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城市出现了超负荷运转的现象。在交通建设上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交通工具尽量使用电力或清洁燃料,提高交通用地的利用效率,发展船运和铁路运输。在城市经济建设上,要加大生态产业的建设,使物质、能量多级使用、高效产出,加大资源和环境的系统开发和持续运用。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城市活动的主体是人,要加强对城市居民的环境教育,扩大社会影响。
2. 城市生态规划
2.1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其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城市与传统的城市不同,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的调整和补充。
2.2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诱发人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城市生态系统涉及城市居民及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安排,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而提出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具体来讲,城市生态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系统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综合布局与安排,将城市对生态的破坏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理念规划的原则
3.1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必须要将有效的生态保护纳入城市规划方案设计中,从经济、环境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进行城市的房产设计、街道设计和景观设计,做到住宅区、商业区和绿化区并存。同时,注重加快城市生态工业化发展,加强对旅游、医药等方面产业的发展。
3.2生态化的城市建设
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不仅要注重从疏通交通方面着手,还要注重节能建设。城市交通以高效能、低消耗为主,注重布局城区的交通系统,加快开发公共交通设施和新能源汽车,在有效运输人流量的同时做到缓解交通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城市规划更加合理、全面。
3结语
生态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打造和谐人居环境的重要步骤,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国家的关键。生态化的城市建设对于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解决城市矛盾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加强城市生态规划建设,转变城市建设思路,从而有效的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应云仙,汤坚立,李王鸣.生态伦理思想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初步探讨[J].城市规划,2012.
[2]张莹.中小城市生态建设初探[D].天津:南开大学,2006.
[3]彭晓春,李明光.生态城市的内涵[J].现代城市研究.2001.(6).
[4]黄天其,邹振扬.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社会文化生态学问题[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0,1(2):37-40.
[5]蔡竞.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