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背景下农网改造工程问题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单贵鹏
[导读] 摘要:和城市电网比较,农网不管是供电设备,还是技术方面都与之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对农网实施改造迫在眉睫。
        国网喀什供电公司  新疆喀什  844000
        摘要:和城市电网比较,农网不管是供电设备,还是技术方面都与之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对农网实施改造迫在眉睫。然而,如果对所有区域的农网进行改造升级,其难度较大,不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等,并且在升级改造当中对质量控制难度也是比较大。为了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实现有效发展,加强社会整体经济的良性发展,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保证农网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关键词:二元经济;农网改造;对策
        1新时代背景下农网改造工程的重要意义
        现有的农网供电设施在安全性、智能性和负载性等方面都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对老旧农村电网的改建就成为了全国各个省市电网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虽然我国农网改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用电质量和城镇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对用电水平和质量的要求,就必须推动农网改造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二元经济背景下农网改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农网改造过程中的外部沟通界面广、难度大
        农网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相关利益方进行沟通,相比其他工程建设项目沟通对象,农网改造工程的沟通对象不是特定的某几个个体,而是被占地的农民、影响线路安全的植物或建筑的归属人、穿越或者跨越沿线公路的主管单位等,沟通对象多,沟通的时间跨度和地区跨度大。比如在万宁某分支线的改建过程中,要穿越某公路时,由于当地主管部门不同意,导致该项目工期无限期的推延。
        2.2农网改造项目标准化程度低
        由于农网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在成本允许的范围内很难做到标准化的设计、标准化的施工。标准化程度低也就意味着其工程的风险比较大,相关质量把控难度上升。另外,标准化程度也关系到企业的形象,“脏乱差”的农网改造项目施工现场会让群众对电网企业形成负面的形象,企业的品牌价值严重受损。
        2.3农网改造项目施工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
        农网工程项目规模小、分散是其主要的特点,比如万宁地区仅2019年的农网改造项目就多达231个,覆盖了万宁地区几乎所有的村子,施工点多、线长、面广,人员流动频繁,管理难度非常大。
        2.4农网改造项目应对外界环境干扰的敏感性高
        在生态环境方面,农网改造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土石开挖、堆放、回填、基础灌浆等施工活动都可能对地表土壤、地貌、植被等产生直接影响,改变附近的生态结构,甚至引发地质灾害、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在社会环境方面,农网改造项目由于沟通对象多,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发生的概率高。
        2.5农网改造的项目工期紧
        “供电可靠性”指标是衡量电网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而农网改造项目又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部分线路的停电操作,这就加大了施工企业的管理难度,不仅给当地民众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便,也直接影响业主企业“供电可靠性”指标。
        3施工质量管理的解决对策
        3.1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工作很重要,并且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强化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开始施工前,首先完善人员配置。严格依照项目部管理有关要求,委派合格业主项目经理,并在业主项目部配置安全员、质量员、造价员、技术员等管理人员,以满足建设管理需要。

明确监理项目部所需人员配备基本要求,开展施工队伍承载力评估工作,将施工队伍承载力同施工额度挂钩,确保施工人员满足项目要求。其次完善硬件配置。实行业主、监理项目部“相对独立、集中办公、资源共享”的形式,设立位置固定、整齐划一的办公场所,配置办公必需的资料室、会议室、休息室。根据工程需要配备足够的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为规范项目管理提供充足的硬件保障。再是完善软件配置。即各类文件、流程、规章制度配置到位。“三个项目部”按照项目批次成立,以正式文件印发,在项目部进行挂牌。人员分工明确,岗位职责清晰。制定完善的工程管理流程、管理办法,确保项目部运作有据可依,有条不紊。选取工程安全管理“十八项”禁令“十不干”“三防三十条”等最新要求上墙,使要求深入人心,并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3.2完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前期工作
        招投标作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前期主要的工作之一,其完善性对工程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质量管理中需要对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相关工作加强控制。
        3.3通过动态管理方式提升工程质量
        (1)针对施工前的控制工作。在施工前需要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规范和防护对策,以此来对农网改造工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具体化应对。(2)施工阶段的控制。施工过程作为对工程落实到实体的一个阶段,保证施工的完整性,就是保证施工的质量可以符合要求。因此,在这当中,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之间需要做好配合协调工作,在施工中加强协调沟通,做到信息共享,各个部分在对工程项目施工检查中,对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并提出,促使施工企业可以及时改进,降低返工造成的损失。对于可能对质量产生影响的隐患,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和控制,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有效处理。(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针对质量管理工作,不但需要在前期和施工过程中加强重视,还需要在后期工作中严格把关,即做好后期的管理工作,在后期的验收检查工作当中需要对不合格的产品标注出来,并且下发整改单,促使其尽快整改,全面消除质量隐患。
        3.4农民工工资风险改善
        为应对农网工程施工单位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风险的发生,主要应对措施有:
        业主与施工单位签署工程施工合同时,在“专用合同条款承包人的一般义务”中规定:施工单位必须定期向所雇佣农民工支付工资,并将农民工工资领用表、身份证复印件及工资支付情况说明等资料一并提交至业主项目部进行留档。业主项目部对领取工资的农民工以抽查询问的方式进行核对,发现施工单位未按该条款执行或虚假执行时按合同约定进行处罚。同时,将该项条款的执行情况作为工程进度款支付的重要依据,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控。业主方与施工单位签署工程施工合同的同时,要求施工单位签署《不拖欠农民工工资承诺书》并附于施工合同中作为补充文件受法律约束,承诺书中须详细表明农民工工资发放时限、发放时留存的佐证材料等具体要求,以及施工单位违约所需承担的相关经济处罚和法律责任。施工单位中标后,在与业主签署施工合同前,向项目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备案,并向指定国有银行申请办理农民工工资代发业务。施工单位在中标通知书下发20日内办理完成农民工工资代发业务后,方可与甲方签署施工合同。通过该方式有效规避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风险,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结语
        农网改造工程作为电网企业的重点工程,不仅涉及业主、设计、施工等各方利益,更关乎到为农村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的电力资源,因此项目管理中不能仅局限于重视安全、质量、进度等关键管控点,更要提前掌握潜在的风险点并采取相应措施,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做好农网工程管理工作,为项目尽早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生.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通讯世界,2017(22):309-310.
        [2]李昱见.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质量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127-128.
        [3]陈江业.农网改造升级让贫困村焕发新活力[J].农电管理,2020(02):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