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管玲玉1 钱莹2 何金刚3
[导读] 摘要:如何养好奶牛,繁育好奶牛,多产奶,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奶牛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
        1新疆昊科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新疆昌吉  831100;2新疆农垦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新疆石河子  832000;3新疆昊科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如何养好奶牛,繁育好奶牛,多产奶,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奶牛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许多奶牛养殖户不了解奶牛的生理特性,在养殖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导致奶牛产奶量低,经济效益不好。现将奶牛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总结如下。
        关键词:奶牛养殖;问题;措施
        1 奶牛养殖发展存在问题
        1.1 粗放型养殖方式制约奶产量的提高
        大部分农民不懂科学养殖奶牛,饲养管理理念及养畜的方式方法比较落后,造成饲料结构单一、奶牛日粮配比不合理、营养不平衡,精粗饲料未能科学搭配或搭配失调以及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机械化程度低、疾病等因素,都直接影响了产奶量,使目前地区奶牛整体品质差、单产水平低,饲养管理滞后。
        1.2 现有的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力仍偏小农牧民卖奶难
        没有正规的牵头龙头企业和小规模的乳业公司,大多选择不定期的零散式销售模式,卖奶难的原因之一,还有乳品企业开工不足,由于市场等原因,有些地区每年只在春夏季开工半年,其它时间里,周边奶农只有自己想办法处理自己的牛奶了。
        1.3 养殖小区分布不均匀作用发挥不明显
        一方面,近年来奶牛养殖小区合理的规划、便利的服务已经被多数养殖户所认同和接受,但仍有部分养殖户由于受地域限制,本地没有而无法进入;另一方面,部分建成的小区受地域的限制入户率较低,形成了相对过剩的矛盾。
        2常见奶牛疾病分析
        2.1不孕症
        不孕症是一种特殊的奶牛疾病,该疾病的发病率占整个奶牛疾病的四分之一,主要分为卵巢疾病及子宫疾病两种,且卵巢疾病发病率最高,对奶牛的繁殖和产奶都会造成干扰。
        2.2肢蹄病
        奶牛感染肢蹄病后,行动会有不便,患病后母牛的行走能力受限,也会影响其产奶能力。若饲养人员没有加强对奶牛的安全监督和管理,没有注重对该病的防治,养殖场的产奶量下降,最终影响善感养殖效益。
        2.3乳腺癌
        结合多个奶牛养殖场的实践分析,奶牛也会感染乳腺癌。感染该疾病后,奶牛的产奶量下降,且产奶会有很多不良成分,对人体造成影响。在患病期间,奶牛的数量和产量减低,会减少奶牛的泌乳能力,更会降低农场的生产水平。对应的养殖研究分析,因为乳腺癌导致产奶量降低的现象较多,且乳腺癌对奶牛产量损失高达40%以上。
        3对发展奶牛养殖的应对措施
        3.1选择优良品种
        我国的奶牛品种主要是荷斯坦牛和爱尔夏牛,这两种奶牛品种的产奶量比较高,因此受到众多养殖户的青睐。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根据品种的特性来营造适合的养殖环境和科学喂养方式,如果只是按照本地牛的喂养方法来饲养引进牛,就会对产奶量产生影响。想要保证奶牛养殖的合理性,就需要采取合适的技术来选择品种,可以采用DIH选择法来对奶牛的品种进行科学测定,进而为养殖户提供最佳的奶牛品种,实现奶牛产奶量的最优化和安全性。
        3.2合理调配饲料
        青饲料是奶牛饲料中最为关键的饲料,主要是由牧草和青绿秸秆组成。奶牛的食量一般都比较大,但是牧草和青绿秸秆都无法常年供给,因此需要重视饲料的储藏。粗饲料一般就是干草和干秸秆(,干草价值要高于干秸秆,有条件的话最好是储藏足够的干草。精饲料一般都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的,很多有经验的饲养人员也可以自行配制,饲养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奶牛的饮食习惯来进行科学配置。冬天的时候,奶牛饲料比较少,但是冬春季节正是产奶的高峰期和适配期,想要提高产奶量,就需要多加注意饲料的多样化,重视优质料的储备和供应。养殖户在冬季到来之前,一定要储存足量的饲料和饲草,确保奶牛可以得到有效的营养支持。


        3.3科学饲养管理
        奶牛的产奶量与饲养环境有着明显的关系,因此要保证合理的光照,同时还要做好卫生清扫的工作。在冬季的时候,还要保证保暖和通风。牛舍的建造要采用高低错落的方式,方便清理粪便,同时还要设置饮水槽和饲料槽。在奶牛进行饲养的时候,需要对牛犊、育成牛和成年牛进行分群饲养。对于奶牛的饲喂来说,需要以精饲料为主,粗饲料为辅,精饲料主要以牛的产奶量进行科学的计算,一般喂量在60%以下,绝对不能超过70%,以保证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上。另外,奶牛喂养需要定时定量,如果发现有变质发霉的情况,就要停止喂养,同时还要保证饮水的清洁。针对奶牛养殖中产生的粪便和垫料,需进行无害化处理,为奶牛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提升奶牛的产奶量。
        3.4规范奶牛养殖防疫制度
        组织做好防疫工作,规范奶牛免疫程序,注意个别病型的强制免疫,增强重大疾病的防控能力。健全奶牛养殖档案管理,完善奶牛疫病可追溯机制,严格病死牛无公害处理制度。健全兽医管理制度,兽医及养殖人员要勤于观察,注意病害的及时诊疗。做好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的质量监察,做好用料添加品的安全监测。定期组织驱虫,降低寄生虫对奶牛的危害,确保饲喂奶牛的健康,激发奶牛潜在的生产潜力。做好非传染性疾病的诊治,像是不孕症、代谢性疾病等等,虽然传染性不高,但是对奶牛养殖效益的影响却很大。对此,重点是提高饲喂管理,积极对症治疗,降低病牛的淘汰率,提升奶牛养殖经济效益。
        3.5改善奶牛养殖生产环境
        恶劣的养殖环境下,奶牛极易感染病患,乳房炎的发病率极高,仅此一项即可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注意改善奶牛场环境,制定严格的消毒程序。每次挤奶注意乳房清洁,注意周边场地、用具等的定期消毒。同时,注意饮水卫生、饲料安全,注意营造安静、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此外,重点做好养殖场粪污处理,以发展低碳养殖为出发点,做好奶牛养殖场的环保工程建设。严格按照粪污无公害处理、粪便安全使用准则、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尝试应用沼气技术、生物发酵技术、粪污干湿分离技术等做好粪污无公害处理,以扩大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6技术推广,示范先行
        国内外的推广实践证明,在多种不同技术推广方法中,成果示范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国外奶牛养殖相关企业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将先进的设施、设备、遗传资源、信息系统以及养殖理念带到了中国。在这些更新换代的技术传播伊始,考虑到其应用成本,只有少数养殖者敢于尝试,其余大部分人处于观望态度。此新技术的推广展开,需要有某一家或几家养殖场率先应用成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判断出该种技术的优劣,有无大范围推广的必要和可能,并加以鼓励引导。鼓励引导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还是以技术服务和资金支持为主,此两种形式也更容易被接受。
        3.7发挥专业技术服务团队优势,走市场化运营
        奶牛牧场中生产链条长,养殖者组织人员分工负责各个环节,但存在的问题是人员少、一人负责多个环节、专业度不够、忽视细节,因此而造成巨大损失。如今,不少奶牛养殖者引进专业化服务队,付酬服务。例如,借助专业化修蹄队的服务,牧场的修蹄环节整体外包出去,大大节省了养殖者的精力,且修蹄效果明显,综合成本也不高。此种模式适宜推广。
        结束语:总之,奶牛养殖是一种技术性工作,尤其是大规模养殖,饲养员必须要重视养殖技术。奶牛养殖是目前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因此对奶牛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和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还能促进奶牛生产向更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重视奶牛品种的引进,在饲养过程中还要重视养殖密度,也要重视日常的饲养管理,确保奶牛身体健康的同时,提升奶牛的养殖量和产奶量,进而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建华,赵璞,刘佳佳,朱孟帅.物联网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及展望[J].农业展望,2014,10(10):51-56.
        [2]赵文哲,钱贵霞.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可持续性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S2):435-438.
        [3]尹春洋.中国奶牛规模养殖的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16):4-6+10.
        [4]曹平,贾志宏,张一蕾,杨厚安,李小强,蒙文学,李志强.中国奶牛养殖模式及效益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13,34(08):28-35.
        [5]周鑫宇,杨君香,黄文明,李胜利.对我国规模奶牛养殖模式的思考[J].中国畜牧杂志,2010,46(12):35-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