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安徽省宿州市 234000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秸秆大部分被丢弃,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对农作秸秆进行综合利用,提高农作物秸秆的二次利用价值是目前农村农业发展中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次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于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和发展。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
一、皖北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皖北地区作为安徽省重要的农业地区,根据农业部门公布的数据可知:在皖北地区2019年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为634.35万亩,主要以玉米、水稻和小麦为主,伴有大豆,油料等。在皖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大部分都会产生农作物秸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9年皖北地区共产生秸秆为534.99万吨,产生的大量农作物秸秆,目前皖北地区对于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发展现状主要如下:
(一)农作物秸秆还田
目前在皖北地区农村秸秆的利用占比最大的就是秸秆还田的综合利用。秸秆可以说是一种农业种植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垃圾,但是可以作为一种土地的肥料。在农业种植中秸秆本身含有土地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和影响物质,利用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秸秆污染的问题。秸秆得到了有效的二次利用,不仅解决了秸秆的农村污染问题,也提高了土地的肥料来源问题。作为肥料的农作物秸秆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地中的营养成分,加快土地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农作物秸秆用作饲料
在皖北地区作为农作物收获后产生的秸秆,在很多畜牧业地区可以用作畜牧业牲畜的喂养。农作物作为一种植物可以为农民牛羊饲养提供足够的饲料来源。很多农民就会利用农作物的秸秆作为饲料喂养牲畜。作为畜牧业的饲料不仅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降低成本,还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二次利用。
(三)作为生活能源
1.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
目前皖北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部分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对于农作物秸秆的利用还可以进行生活能源进行利用,利用秸秆直接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生活。秸秆的直接燃烧可以进行做饭和取暖,这是农民生活中最为直接的二次利用。但农作物秸秆的燃烧会对农村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
2.农作物秸秆制作沼气
在皖北地区,对于农作物秸秆的利用,很多农村会利用农作物的秸秆作为沼气池的原料,让秸秆的生物能转化为热能,在冬天的时候可以进行取暖。秸秆经过发酵以后可以产生有利于燃烧的气体,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沼气池的发酵就可以变成可燃气体,通过地暖的管道燃烧后进行取暖。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对秸秆较先进的利用,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效率,对于资源利用和生态循环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四)用作食用菌原料
皖北地区的农作物秸秆在经过发酵以后可作为食用菌的原材料进行食用菌的种植。比如说小麦的秸秆在经过一定程度的发酵以后,可以作为双孢菇的菌丝生存基料。而且产生的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十分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农作物的秸秆在食用菌的基料使用和生产过程中,因为其自身含有的多种的微量元素,可以给食用菌提供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成分。
二、目前国家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
为促进农村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防止秸秆对环境产生污染。国家对秸秆综合利用制定的相关的发展政策,成立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专门项目。具体政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政策扶持秸秆综合利用
国家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加快对农作物秸秆在加工企业的发展,在政策上进行扶持。对于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进行无息贷款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促进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
(二)进行秸秆综合利用资金补贴
对于农村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发展,国家财政部下发了专用的补贴资金,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发展和激发农民对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补贴。国家相关部门以镇为单位,进行一千万到两千万的补贴,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率。
二、皖北地区农作物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直接还田造成病虫害
很多农民之所以不愿意直接把秸秆打碎后还田,是因为在秸秆中的各种物质和微量元素不仅对土地来讲有营养,也十分有利于病虫害的滋生和成长。因为直接还田后农作物的秸秆没有经过发酵,导致土地里面在加入秸秆后产生很多病虫害,给农民的种植带来一定的危害。
(二)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占比较低
目前我国秸秆在综合利用上面占比较低,大多数是被丢弃或者是在一些贫穷地区被直接用作燃料进行燃烧。因为秸秆的利用价值有限,而且在对秸秆进行二次利用的时候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财力,这样农民在对秸秆进行二次利用的时候就不划算。所以这就导致目前我国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占比较低。
(三)农村群众对于秸秆的利用价值认知不足
很多农民认为秸秆没有价值,仅仅是进行简单的利用,这样就导致很多时候秸秆作为一种资源被浪费和丢弃。因为在农村,经济发展有限,对于秸秆的利用企业的建设较少。就目前我国的农民对秸秆二次利用的认知来看,认知程度有限,起步较晚,而且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四)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设备匮乏
很多时候农民不是不愿意利用秸秆,但是因为没有先进的设备,无法实现秸秆有价值的二次利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对于秸秆的综合利用的设备投入比较欠缺,发展技术相对较为落后,导致对于秸秆的利用技术和相关涉笔发展十分不完善。因为没有相应的使用设备,这就导致很多农民无法处置秸秆,因此对农作物秸秆的丢弃和燃烧问题就十分的突出。
三、促进皖北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建议
(一)提高农民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识
在农村种植过程中,地方政府对于秸秆的综合利用和发展应该进行普法宣传,加强人们对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在宣传过程中,应该让农民知道秸秆有很多价值可以利用,不仅可以作为肥料和饲料,还可以进行二次加工,提高秸秆的价值,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对于农民而言,政府的宣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对农作物秸秆的认识,从而实现对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商业价值。
(二)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技术研发
在农村,秸秆很多时候都是被当做废料丢弃。但是农作物秸秆肯定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因为在秸秆中富含各种农业生产需要的物质和微量元素。而且秸秆作为一种资源 ,在经济发展中一定具有其自身的多种利用价值。因此政府应该鼓励相关的农科院或者是农业高效加大对秸秆的利用价值的技术研发,提高农作物秸秆的二次利用价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增加一部分收入。在相关的技术研发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农业生产需要,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
(三)加强对农作物秸秆资源产业化的利用
为了促进农作秸秆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应该加强对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产业化利用的技术研究。地方政府应该鼓励企业积极的对农作物秸秆的价值进行研发和研究,拓展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比如说可以进行集中沼气燃料的二次利用给农村进行集中供暖,还可以对农村的农作物秸秆制作为有利于土地种植的肥料,提高农作物秸秆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支持,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尤其是对农业欠发达的地区或者是贫穷地区。
参考文献:
[1]梁琦.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农机化研究,2017(08).
[2]冯勇.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与发展[J].农技服务,2017(07).
张前进男1977回族安徽省蚌埠市本科中级农艺师农业技术